快訊

已婚高雄醫外島義診帶護理師同遊 當街「上下來回撫摸」辯只是同事

很少會員知道…揭好市多試吃品5大秘密 樣品商曝「最划算嚐鮮時機」

憲政治理、國家認同 國安最高戰略

圖/季青漫畫
圖/季青漫畫

前總統馬英九即將第二度到訪大陸,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呼籲,若有馬習二會,希望馬能在習近平面前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馬英九基金會表示,陳建仁的言論是台獨主張,違反中華民國憲法;台灣不是國家,是屬於中國(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當前台灣最大的危機,就是民進黨不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嘴巴講維持現狀,卻暗地裡走台獨路線,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修憲,這癥結不解決,台灣會一直亂下去。

類此陳建仁帶頭否定中華民國的場景,幾乎天天上演。一九四九年以來,中華民國的核心價值及其作為國家的主體性、正當性及合法性,一直受到中共、民進黨及台獨勢力的質疑與挑戰。中共認為中華民國已經滅亡,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民進黨黨綱及台獨勢力則主張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必須重新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建立新而獨立的「台灣國」。

為此,民進黨黨員及台獨勢力雖然依據中華民國律法參政、取得公職,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國家認同是中華民國。他們從來只是把這些職務當作伺機推翻或摧毀現存體制的機會,而不是忠心地按照中華民國的體制規章工作。

例如,教育部審定的一○八課綱有關國家認同的各科教材,幾尋不著「中華民國」四字,國家名稱形同被教育部「放生」。

又如,賴清德選前在辯論會上説「中華民國是災難」,後改稱「中華民國憲法是台灣的災難」。自始不提中華民國憲法及其相關律法,更刻意隱藏目前民進黨黨章的台獨條款,卻根據一九九九年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論述國家及兩岸關係的定位及未來。

事實上,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我們的國家名稱叫做中華民國,主權領土及於全中國(依固有疆域),但由於兩岸分裂,目前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範圍僅及於自由地區(即台澎金馬),中共統治大陸地區。

民進黨一向自許為法治政黨,對於中華民國憲法及相關律法卻未曾遵守,也未依法治國原則提升人民對中華民國的國家認同。前後總共執政已十六年,卻不光明正大提出修憲案,反而帶頭教育人民藐視憲法,暗地裡從教育、歷史、文化下手疏離中國,導入台獨路線,導致人民的國家認同愈來愈分歧,彼此的關係愈來愈疏離,甚至變成敵我關係,國家治理及安全終將陷入危機。

奉勸民進黨及五月廿日即將就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賴清德,應嚴肅思考,憲政治理與國家認同,才是國安最高戰略。

如果從心底根本不認同中華民國及憲法,請盡快提出憲法修正案並交付全民公決,否則就應遵守和實踐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回歸憲法法治與兩岸關係定位。因為唯有團結人民認同中華民國及憲法,才能安內攘外,否則連台灣都將不保。

中華民國消失的那一天,就是人民災難的開始。

中華民國憲法 反中 台獨 民進黨 賴清德 馬習二會 馬英九

延伸閱讀

【重磅快評】數位部被開第一槍 民進黨激發周處效應

稱廈金「根本不存在」禁限制水域 陸國防部轟民進黨:陸船事件推諉卸責

馬英九訪中有助和平 藍批綠只搞對立

傅崐萁領銜成立RCEP友好協會 鼓勵休會期間訪東協十國

相關新聞

美援烏以台 徒增紛擾

美國眾議院四月廿日批准向烏克蘭、以色列和印太地區提供九百五十億美元撥款法案,媒體簡稱為「援助烏以台法案」。包括為基輔提供...

百姓脫困 財經改「閣」首務

新內閣名單陸續公布,由產學界尋找優秀人才擔任部會新首長,實讓人耳目一新並甚值期待。尤以與國民生計攸關的財經金首長,其未來...

403花蓮大震揭電力警訊 供電韌性 結合民間參與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日前在竹科與半導體業界代表進行會談,與會代表提到,半導體業界已在討論,是不是乾脆半導體企業自己組團蓋核電...

免於斷電憂慮 才是負責的政策

桃園連續多天停電,北市東區也發生停電,民眾擔心未來是否會缺電,經濟部長王美花說「不會有缺電的問題」,卻不保證明年不缺電,...

星期透視/新閣走向 不如解讀總統傾向

行政院各部會首長人選,在四波名單公布後,輪廓已大體成形。觀察各界對人選的褒貶,明顯與政治立場的差異有關。藍營人士較關注被...

推動防災 企業應做更多

中央氣象署指出,以地震周期來看,平均每卅年台灣就會發生一次規模七以上的大震,等於每個台灣人一生平均會經歷兩次災害型大地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