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地震災區復原前台鐵東部票價凍漲 北高票價將研議「遞遠遞減」

領導德不配位 台灣繼續沉淪

中華文化不只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追求台灣文化的主體性,不能去中國化,而是要去政治化。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華文化不只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追求台灣文化的主體性,不能去中國化,而是要去政治化。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筆者向來關注國內的文化教育,執政黨長年以「反中」的意識形態,「去中國」連帶「去中華文化」,不僅在政治上擴大對立與仇恨,也鄙夷中華文化的倫理道德,甚至私德敗壞,而最令我痛心的是,人民對此似也無所謂,形同縱容。

這已是一個病態的「民主」國家。

所謂「中華文化」,不管是先秦以前的諸子百家,還是隋唐以後以儒、釋、道三家為主,包括中醫、琴棋書畫等等,早已是世界文明場域不可或缺的一環,都是幫助我們如何讓身、心、靈融合為一,從「內修」到人與人之間的「處群」,能夠活得更像一個「人」的一套知識文化系統、美學素養而已。

社會放棄了「中華文化」,不僅是放棄了自家的祖產,當我們未來的主人翁面對人生艱難時,他們還能在心中自然湧起一句古人智慧,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此自我勉勵嗎?他們在人生低谷時,能以中國獨特的美學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不要去自殺或殺人嗎?當他們在世界舞台面對歐美人的同業時,他們在工作專業之外,能有高度、深度與對方做豐富的文化對話、交到真正的朋友嗎?

在鄉愿文化教育生態下,這個政治人物說「人家不想聽,你就不要說嘛」,那個政治人物說「道德是封建威權時代的產物」;「這都是什麼時代了,還在談道德?」集體的昏昏無明領導,怎能期待會有昭昭清明的治理?結果以盲導盲,上下其手,無慚無愧,就多活在自欺欺人的矯偽虛假日子裡。

就在這鄉愿的政治文化生態熏染下,學校孩子不喜歡約束,教育當局就設法把「生活倫理」拿掉;學子不喜歡壓力,主政者就把壓力拿掉,不斷地鬆綁、不斷地解放,以姑息為愛,一味地討好無知的學子和對教育一知半解的家長。

所謂道德,只是「個人內在心甘情願的自我節制」,有道德始成世界,它正是人類與禽獸動物拉開距離的一點幾微分別而已。

民主政治中的「自由」,其實涵蓋了責任與義務,其中有自律、他律,而「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但是我們目前的政治人物,有幾個人堪作人民典範?

論文抄襲不到最後關頭就是不承認、卡住台大遴選出來的新校長管中閔,硬拖一年多就是不讓他上任、還有許多官員生活淫亂不堪等,不像昔日內閣只要私德有一點問題就立刻辭職下台,現在卻是恬不知恥,官官相護,請問這是什麼社會教育?而我們這些孩子看在眼裡學到的是什麼?

中國儒家人格教育「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的中道靈智,看似抽象,其實這與每個人的家庭關係、職場倫理、工作精神,甚至行路正義,無不在在相關,民主、自由正需要這些做我們的靈魂主軸,才能真正挺立,而不是人欲橫流、暴力四竄。

「人心失去就,中人可橫行」。標榜「選賢舉能」的台灣民主,多年來充滿「德不配位,能不稱職」的末世亂象,台灣到底是繼續被沉淪,以至萬劫不復,抑或被自己救贖?成也台灣人,敗也台灣人。

這次的大選,也許就是台灣人自我救贖的最後一次機會了。

2024選舉 生態 選情評論

延伸閱讀

殺警案死者胞兄現身問死刑看法 柯文哲這樣直球對決

綠色執政 年輕人漸不識中華民國

三星堆博物館 與遊戲合作

韓國瑜新竹助選林思銘、徐欣瑩 新解「客家精神」籲鄉親大團結

相關新聞

「六無主委」提油救火 人民無望

新春期間,海巡署小艇在金門海域撞翻陸籍漁船卻沒錄影,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第一時間未開誠布公。民進黨政府仇中,如果陸籍漁船違法...

大屋頂下/「三個面對」與「三個回到」 從八田與一回到蔣經國

兩岸正在等待五二○開啟新局之際,金門發生覆船,弄得氣氛很糟。但覆船只是偶發的局部事件,不免有針鋒相對的操作;兩岸新局則應...

金廈事件啟示:兩岸火藥庫須降溫

俄烏戰爭打了兩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公開承認烏軍陣亡人數達三萬多人,約為全國總人口數的千分之一。不論這個數字是否低估,死...

大屋頂下/拜登不支持台灣獨立 賴清德要顧好護位神山

賴清德在當選之夜的國際記者會中有兩段簡短談話論及國家認同與兩岸關係。

大屋頂下/民眾黨的三大戰略目標 柯文哲的可能與不可能

選前,有人問柯文哲:如果賴清德勝選,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民眾黨成了關鍵少數,將靠向民進黨成為執政黨?或與國民黨並肩為反對黨...

結構羈絆非新總統違憲藉口

在新的中華民國總統即將被選出來之際,許多有關台海兩岸及周邊關係的可能變化已被多方分析。這些不只是對他相關執政團隊的挑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