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捷運警察被指控酒醉性侵親生女兒 檢方傳喚10萬元交保

不動產所有權人沒做1事恐淪詐團肥羊!有地政士詐逾2億、民眾房子遭法拍

星期透視/罷免議長:美式民主崩壞徵兆?

美國共和黨內少數立場強硬的聯邦眾議員,8年來已經讓三位同黨議長下台。法新社
美國共和黨內少數立場強硬的聯邦眾議員,8年來已經讓三位同黨議長下台。法新社

研究國會政治的學者公認,美國國會所擁有的權勢為全球國會的翹楚。理由不難理解,因為殖民地人民當初主張獨立,便因受不了英王的專斷,一旦有權制定自己的憲法,自然將許多權力授予合議制的國會行使。由於擔心國會大權在握形成集體專制,制憲者於是又將國會拆分成參眾兩院,透過相互制衡避免濫權。

然而,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各州自主性強,利益更是不同,這樣一個合議制機構難免因山頭主義或利益交換,造成政策破碎、前後矛盾的弊象。幸好美國在十九世紀出現幾位雄才大略的議長,透過政黨組織與委員會任命有效壓制地方山頭,不僅使國會治理成為可能,也保住美國政體完整。但代價是,這些議長因專斷獨行被冠上「大哥大」、「沙皇」等稱號,凸顯國會運作不民主,也讓知識分子不以為然。

崇尚自由的民意代表當然受不了議長的強勢領導,於是彼此串連在一九一○年發動史上有名的「國會叛變」,利用許多議員復活節返鄉時奇襲修改國會內規,剝奪議長諸多職權。議長自此無法掌控國會,影響所及,讓各地議員如脫韁野馬,為了選區利益競相調高進口關稅,刺激他國採取反制措施,最後導致二○年代經濟大恐慌。二戰後,國會自我檢討深知缺乏議長的有效領導,聯邦制下的國會根本寸步難行,於是又通過一連串改革方案企圖重建議長權威。然而,權力一旦釋放,重新聚攏談何容易?七○年代的水門事件讓國會改革者醒悟,削弱議長職權已然造就「帝王總統」,國會重掌決策恐已不再可能。

事實上,大環境的改變也使得議長無法繼續扮演國會大家長的角色。七○年代國會為了遏止選舉經費高漲,開始立法限制政黨對候選人的補助,這使得候選人轉而尋求利益團體成立的「政治行動協會」(類似台灣的選舉後援會)金援。競選經費既然相當比例來自利益團體,當選後議員便不能不配合利益團體的主張,相對削弱了政黨的整合能力。前議長歐尼爾便曾沉痛的表示:「美國國會已無所謂的多數黨,今天所有的決策都靠臨時湊出的多數。」

政黨既然不再可恃,國會決策便更為多變且不可測。上個世紀學者曾說,「國會議員再怎麼不受控,選議長時至少還會尊重政黨分際。」但年初的麥卡錫必須歷經十五次投票才能就任,現在又因同黨議員提案而遭罷免,這個政黨立場的最後防線顯然也告瓦解。

從歷史長河來看,國會決斷力與領導力日趨下滑是難以挽回趨勢。但問題是,憲法白紙黑字授予國會的龐大權勢,並未因政治生態改變而出現結構性調整。立憲先賢曾構想將大權授予國會兩院,可以避免國家急躁與情緒的做出錯誤的決斷;但當國會已證明無法扮演好守門員角色時,國會這些權力反而成了分贓與需索的工具。許多利益團體因此乘虛而入,希望透過國會影響政府決策。目前五百三十五位議員的美國國會,登記有案的次級團體竟多達八百餘個,許多甚至是利益團體所成立,這使得議員更具獨立性。一個無法凝聚集體意志卻又大權在握的代議機構,議長下台透露的恐怕已是民主崩壞的警訊。(作者為中美文經協會常務理事)

美國 議員

延伸閱讀

民進黨金門內鬨!黨部主委蔡其雍涉賄選 遭翁明志連署罷免

如何成為美國首位遭罷免眾院議長?專欄作家揭麥卡錫自毀7步曲

罷免議長麥卡錫 是必然還是偶然?

強硬保守派蓋茨 宣揚川普大選被竊論 還愛煽動、擾議程

相關新聞

「六無主委」提油救火 人民無望

新春期間,海巡署小艇在金門海域撞翻陸籍漁船卻沒錄影,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第一時間未開誠布公。民進黨政府仇中,如果陸籍漁船違法...

大屋頂下/「三個面對」與「三個回到」 從八田與一回到蔣經國

兩岸正在等待五二○開啟新局之際,金門發生覆船,弄得氣氛很糟。但覆船只是偶發的局部事件,不免有針鋒相對的操作;兩岸新局則應...

金廈事件啟示:兩岸火藥庫須降溫

俄烏戰爭打了兩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公開承認烏軍陣亡人數達三萬多人,約為全國總人口數的千分之一。不論這個數字是否低估,死...

大屋頂下/拜登不支持台灣獨立 賴清德要顧好護位神山

賴清德在當選之夜的國際記者會中有兩段簡短談話論及國家認同與兩岸關係。

大屋頂下/民眾黨的三大戰略目標 柯文哲的可能與不可能

選前,有人問柯文哲:如果賴清德勝選,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民眾黨成了關鍵少數,將靠向民進黨成為執政黨?或與國民黨並肩為反對黨...

結構羈絆非新總統違憲藉口

在新的中華民國總統即將被選出來之際,許多有關台海兩岸及周邊關係的可能變化已被多方分析。這些不只是對他相關執政團隊的挑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