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運體操/見證歷史!丁華恬平衡木銅牌 史上首面女子體操獎牌

深圳大學畢業才1年!神秘男捐給母校2.1億 驚人背景被挖出

儒家文化與楊麗花一生傳承

楊麗花希望80大壽時,順利完成紀錄片「世紀初戀 楊麗花」。記者李政龍/攝影
楊麗花希望80大壽時,順利完成紀錄片「世紀初戀 楊麗花」。記者李政龍/攝影

歌仔戲國寶楊麗花紀錄片《世紀初戀—楊麗花》開拍,她在記者會上致詞說:「若無歌仔戲,就無楊麗花,我最歡喜的就是為台灣這塊土地貢獻我會的,將咱老祖先『忠孝節義』的智慧傳承下去。」

楊麗花年近八旬,用歌仔戲陪伴台灣成長何止一甲子?從野台戲到電視台,走進家戶,深入人心,題材包羅萬象,有才子佳人、英雄將相、忠臣孝子、神怪傳奇,傳唱世間百態、悲歡離合,訴盡人情冷暖、愛恨情仇。台上鮮活生動,台下隨人物遭遇而上下起伏,同喜同悲、共鳴共情。

傳承歌仔戲是楊麗花一生的願望,「把咱老祖先『忠孝節義』的智慧傳承下去」。透過典雅唱詞與曲折情節,深寓忠孝節義於其中;不僅帶來娛樂消閒,她更以傳遞道德觀念、民族意識和歷史文化為己任。在早年教育不普及的時期,歌仔戲是撫慰民心、教忠教孝的正向力量,具潛移默化的社教功能。

忠、孝、節、義,就是儒家文化的內涵,現代人或許覺得儒家文化飄渺遙遠,甚至與我何干,殊不知儒家文化已融入你我的日常,深入文化肌理。八○年代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令不少西方學者關注東亞現代化的課題,最後紛紛把焦點放在儒家文化,認為儒家傳統對於東亞生產力的貢獻不小。

美國社會學家Peter Berger在〈世俗化—西方與東方〉一文指出:「儒家倫理不是韋伯所說的知識分子與廟堂之士,而是一種通俗的儒家精神,是市井小民的信仰價值。」他已然觀察到儒家精神內化為市井小民的生活價值,日本、韓國都受此影響,通俗的儒家文化成為東亞文化共同的遺產,因此東亞經濟奇蹟並非憑空而來。

過去我常在校外的一家簡餐店晚餐,漸與老闆娘成為好友;她是客家人,常談到她母親勤勞節儉、天天做農活,雖不識字卻從小教她不貪不取、吃虧就是占便宜等等做人道理。後來,她母親年歲漸大,不再做農活,常到店裡走動,我對老太太格外敬重。課堂上我會舉老太太的例子,沒讀過書的母親,不由學可身教言教子女,是因儒家傳統已在先人的血脈裡代代相傳。楊麗花說:「我老爸在世時,教我做人就是『不貪不取』,才吃會長久」,兩位老長輩傳承的家訓竟是一致,怎不令人驚嘆?

今人強調台灣是多元社會,不同文化要彼此和諧相處、共存共榮,這話沒錯。據統計台灣人口有九十六點四%漢人,皆是源出中華文化的後代,我們應當反思,在保障他者文化的同時,是否維護自身的固有文化?回顧當代,無論學校教育、社會風氣、民族氣節,都與傳統精神漸行漸遠。

楊麗花說:「歌仔戲是台灣人共同的記憶與驕傲…希望這支紀錄片讓我們子孫了解台灣最美的文化。」忠孝節義在個人,是品格修養;在社會,是和諧的基礎;在國家,是團結的力量。通俗的儒家文化已然成為華人日常行止的根本、社會安定的力量。

早年大陸文化大革命未能革掉,如今台灣卻因政治分離意識而去中國化,把儒家文化打成彼岸的東西,去之而後快,有如台灣版文革;但兩千五百年來的文化根本,革得掉嗎?

歌仔戲 台灣人 意識

延伸閱讀

陳亞蘭獲傑出校友 楊麗花連問3次驚喜現身激動噴淚

楊麗花吐「想讀書」 陳亞蘭獲傑出校友激動:快招生

陳亞蘭獲台師大傑出校友 恩師楊麗花自爆「也想進修」

獲師大傑出校友 陳亞蘭見師傅楊麗花親自出席贈花淚崩

相關新聞

打開真相 鑰匙在你我手中

遭各界批評戀棧權位的陳吉仲終於下台,但是他給農業(大補貼)及文官體制(只重關係不重專業)留下的遺毒,將繼續毒害台灣農業,...

市府防疫不力 找教師出氣

今年台南市本土登革熱疫情嚴峻,在暑假前就有好幾波疫情接連爆發,暑假後疫情更沒有趨緩。本土登革熱疫情愈演愈烈,從原本只有永...

要談務實 先面對現實

台海會爆發戰爭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會因台海情勢而異,比如菱傳媒從五月至九月作五次調查,發現認為兩岸三年內會開戰者持續下降,...

侯友宜訪美行 後發制人

九月中開始訪美的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將於今天返台,雖為目前四腳督訪美的最後一人,但看來卻有後發制人之效。筆者以為有三個...

雙語政策爭議 三問賴桑

日前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被媒體問及,二○一八年擔任行政院長時頒布「二○三○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的「雙語教育」政策,執...

華為再起 台還能蹉跎?

最近華為Mate 60 Pro新手機橫空出世,震撼各界。尤其他不依傳統手機先宣傳再上市的流程,而在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