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震不停!凌晨3點13分花蓮又見規模5.0地震 最大震度4級

台灣高教掉入貧窮陷阱

前教育部長黃榮村認為,高等教育攸關國力,應將大學比照重大基礎建設來發展。本報系資料照
前教育部長黃榮村認為,高等教育攸關國力,應將大學比照重大基礎建設來發展。本報系資料照

據內政部公布的數據,台灣民眾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全球僅次於加拿大,與日本並列第二。但量的增加不代表質的進步,最新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台大跌至一八七名,QS世界大學排名也下降到七十七名。雖說大學排名只是表象,卻敲響台灣高等教育的警鐘,也代表未來我們整體的人才競爭力將遠落後於其他國家,不能不慎。

台灣的高等教育從教改廣設大學開始,就逐漸朝著平庸化方向沉淪,資源不足是很大原因。高教財務主要來自學雜費收入及政府經費補助,然而學費從民國九十三年起就凍漲,即使廿來物價指數累計已增加近二成,但學雜費調幅卻極為有限,遠跟不上通膨速度。政府經費也有限,每年僅約千億台幣。就以台大而言,年度經費預算不到二百億,對比中國大陸的清華大學,同年度經費預算就有一千八百多億台幣。即使加上民間產學合作和捐贈,換算下來台灣一位大學生每年經費只有十至廿萬元,甚至比私立幼兒園生一年十五萬元還少,對比亞洲及世界先進國家有顯著落差。

學生分配到的教育經費不足,大學教授也普遍薪資低落。根據台大人事室資料,第一年助理教授的月薪換算其工作時數,時薪不足三百元,不少教授出走企業或國外;這樣的薪資更難以吸引國際優秀師資來台灣任教或做研究。長此以往,台灣與國際頂級大學的差距將愈來愈大,影響優質人才培育及國家競爭力。

前段大學面臨國際競爭力不足的危機,但台灣更多的大學面臨的是生存挑戰及退場問題。過去廣設大學,如今負面效應已現,生源不足導致註冊率下降,佷多私立大學受傷極重,去年就有十九所大學已達招生不足六成的淹水線,面臨退場命運。本地學生不足,境外生源就非常重要,其中又以陸生為主要來源;但政府對陸生卻不甚友善,設有諸多限制。兩岸急凍後,陸生人數大幅減少;而新南向國家因為語言關係,來台學生也不多。對於經營困難的學校,政府尚未有明確的退場機制,將來勢必又引起混亂,後患無窮。

少子化固然帶來影響,但台灣高教問題關鍵其實不僅是少子化,而是國家願意挹注多少資源來厚植師資及培育學生。合理調漲學雜費是方法之一,但要有照顧弱勢的配套措施。過去我也曾提及,中研院一年有約一百卅億的預算,其實是搶食了有限的資源大餅;若能維持中研院士的崇高名譽及無給職,但將旗下研究機構「解甲歸田」併入各大學,不但可以使高等教育每年增加百億以上研究經費,這些學者也可增加各校研究實力。

另外,政府也可透過抵稅減稅方式,鼓勵企業捐款給大學。美國知名大學來自校友及企業捐款的基金總額驚人,造就了美國一流大學的競爭力。有了充足財源,大學院校不論在聘用教授或招生方面,都可吸收到全球頂尖人才。

教育乃百年大計,影響深遠,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更無可言喻。因為政策不當,台灣高教已陷入貧窮陷阱,如不積極匡正,只會更加惡性循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財源有限情況下,難以培育產業所需的高階人才,更無法與國際競爭,盼政府正視危機。

競爭力 高教

延伸閱讀

少子化搶招生! 苗栗仁德護專與台北護大簽署合作

王永慶往生 經理1通電話要她下午有工作就排開、到大學彩排「迎接靈柩」

影/台中抓人行道違停刷惡名 取締前三名都是大學周邊

嘉義竹崎高中10名桌球隊員 赴日本朝日大學展開8天特訓

相關新聞

「六無主委」提油救火 人民無望

新春期間,海巡署小艇在金門海域撞翻陸籍漁船卻沒錄影,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第一時間未開誠布公。民進黨政府仇中,如果陸籍漁船違法...

大屋頂下/「三個面對」與「三個回到」 從八田與一回到蔣經國

兩岸正在等待五二○開啟新局之際,金門發生覆船,弄得氣氛很糟。但覆船只是偶發的局部事件,不免有針鋒相對的操作;兩岸新局則應...

金廈事件啟示:兩岸火藥庫須降溫

俄烏戰爭打了兩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公開承認烏軍陣亡人數達三萬多人,約為全國總人口數的千分之一。不論這個數字是否低估,死...

大屋頂下/拜登不支持台灣獨立 賴清德要顧好護位神山

賴清德在當選之夜的國際記者會中有兩段簡短談話論及國家認同與兩岸關係。

大屋頂下/民眾黨的三大戰略目標 柯文哲的可能與不可能

選前,有人問柯文哲:如果賴清德勝選,立法院三黨不過半,民眾黨成了關鍵少數,將靠向民進黨成為執政黨?或與國民黨並肩為反對黨...

結構羈絆非新總統違憲藉口

在新的中華民國總統即將被選出來之際,許多有關台海兩岸及周邊關係的可能變化已被多方分析。這些不只是對他相關執政團隊的挑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