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CPI低於預期…美股三大指數同創新高 台積電ADR漲2.39%再攀新高

北京住房限購令大鬆綁 上海、深圳有望跟進放寬

北京自2011年起執行了13年的住房限購政策,迎來首次調整。 美聯社
北京自2011年起執行了13年的住房限購政策,迎來首次調整。 美聯社

北京市住建委宣布鬆綁住房限購,允許已擁有住房達到限購套數的居民家庭,到五環外新購一套住房。這也意味著,北京自2011年起執行了13年的住房限購政策,迎來首次調整。

專家指出,北京定向寬鬆房市限購措施,開啟京滬深一線城市在限購政策上對郊區房市放鬆購房資格、去庫存的先河。預計上海、深圳類似政策很快就會落地。

北京鬆綁住房限購概況
北京鬆綁住房限購概況

北京市住建委發布的「關於優化調整本市住房限購政策的通知」,提出在執行現有住房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允許在京擁有兩套住房的京籍居民家庭、在京擁有一套住房的京籍單身人士、在京擁有一套住房且連續五年在京繳納社保或個稅的非京籍居民家庭和單身人士,在五環外新購買一套住房。

五環,即北京的五環路,全長98.58公里,在地圖上呈現為一個大型的不規則的圓。證券時報引述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北京這次政策力度非常大,是最近半年來北京第八次寬鬆政策,力度相當於給了所有符合限購的人再一次購房資格。此次政策有利北京郊區物業,特別是改善型物業。限購鬆綁後,有望拉動這些區域市場成交量。

據中原地產研究院統計,北京大約80%的新建商品房房源成交目前集中在五環外,當下新建商品房住宅庫存81.4%在五環外,二手房大約70%房源在五環外。

張大偉指出,北京房地產調控依然屬於大陸全國最嚴格,此次北京釋放五環外限購鬆綁後,預計其他一線城市最近也會同步,後續全國性政策繼續寬鬆是趨勢。最近幾天,已超過11個城市公布各種購房支持政策,最近大陸會有一輪政策寬鬆。

中指研究院分析稱,隨著宏觀政策發力以及房地產供需兩端政策持續跟進,第2季市場情緒有望好轉,尤其是核心城市在政策帶動下,市場活躍度或將逐漸修復,同時年中高基數影響逐步減弱,預計整體房地產銷售年降幅將會有所收窄。

據統計,北京2023年下半年以來已經累計發布八次政策:2023年9月1日,北京執行「認房不認貸」;2023年12月14日,北京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三成;2024年2月6日,北京通州區「雙限」政策鬆綁;2024年3月27日,北京取消「離婚家庭三年內不得購房」限制;2024年4月8日,北京公積金貸款額度最高可上浮人民幣40萬元;2024年4月17日,購買改造後的老舊社區公積金貸款年限增加;2024年4月22日,離婚不滿一年的房貸申請人,如家庭名下在北京市無成套住房,執行首套房信貸政策;2024年4月30日,北京放鬆五環外限購。

北京 單身 房地產

延伸閱讀

哈瑪斯、法塔在北京談判 中斡旋有成 促沙伊復交後又一突破

北京放寬住房限購 13年來首次

南方暴雨、堵車 五一遊紛取消 機票跳水

美中「紅線外交」 蔡明彥:畫紅線讓中國不要誤判

相關新聞

軟銀證實清倉阿里股票 馬雲成為阿里第一大股東

軟銀集團宣布已出售其持有的幾乎所有阿里巴巴集團的股份,持股比例已降至接近零。這證實了今年1月的傳聞,當時有消息說軟銀持有...

手握一項「關鍵業務」 大陸電商基層員工1年收賄逾4億

中國前不久偵破一起民營企業內部腐敗案件。王某是電商平台基層營運人員,因為手握傢俱類官方旗艦店入駐的初審許可權,他在短短一...

璩靜離職前已自己開公司 李彥宏對員工說:你們才代表百度

昨天才被證實已離職的百度前公關副總裁璩靜,在仍擔任副總裁期間已自己另成立一家公司;據《第一財經》報導,今年4月24日深圳...

大陸容許外國郵輪旅客 免簽證參加旅行團入境停留15日

大陸國家移民管理局15日發布公告,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從天津、遼寧大連、上海等13個城市的郵輪口岸免辦簽證整團入境,並經境...

iPhone在中國銷售下滑 出貨量跌出前5名

蘋果iPhone手機在中國尖端手機市場上競爭力持續疲弱。研究機構數據指出,今年第一季蘋果的市占率僅為13.7%,跌出前5...

導讀《香港製造》:美國羅斯福新政如何「經營」香港?

冷戰時代是本書跨商故事的重要背景。除了跨商之外,故事的另一重要元素,是美國透過非國家組織渠道進行的對外援助。冷戰形勢固然是美國以此作為國際外交政策骨幹的重要成因,但這種國際關係戰略思維早在一九三〇年代成形。在此略為介紹美國歷史學家埃布拉德(David Ekbladh)的著作The Great American Mission: Modern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American World Order,提供更多脈絡,以便理解美國對港影響,乃至「香港模式」之構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