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蘋果M4版iPad Pro、iPad Air 6新舊價格比一比!最貴漲6500元 這款便宜1500元

阿根廷超過10人抗議!總統新政大砍福利「休克療法」引民怨

520前再掀特赦議題…扁第38次延長保外就醫 「4不原則」紅線踩成紅毯

路透:大陸人口連續兩年下降 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大陸人口連續兩年下降,出生率創歷史新低。新華社
大陸人口連續兩年下降,出生率創歷史新低。新華社

路透社報導,大陸人口在2023年連續第二年下降,原因是創紀錄的低出生率和嚴格封鎖結束後出現的新冠肺炎(COVID-19) 死亡潮加速了經濟低迷,這將對中國經濟的成長潛力,產生深遠、長期的影響。

大陸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人口數據,2023年總人口為14.09億,減少208萬人,下降0.15%。路透報導,這個數字遠高於2022年人口減少85萬,這也是自1961年毛澤東時代大饑荒以來的首次人口減少。

去年年初,全大陸經歷了新冠肺炎病例激增,經過三年的嚴格篩檢和檢疫措施,病毒基本上得到了控制,直到當局於2022年12月突然取消限制。

報導稱,去年死亡總人數上升6.6%,達到1,110萬人,死亡率達到1974年文革期間以來的最高水準。而新生兒人數下降5.7%,為902萬人,出生率創歷史新低,6.39‰,低於2022年的 6.77‰。

報導稱,由於1980年至2015年實施的獨生子女政策,以及該時期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大陸的出生率幾十年來一直直線下降。與日本和南韓早期的經濟繁榮一樣,大量人口從大陸農村遷移到城市,而在城市生孩子的成本更高。2022年日本的出生率為6.3‰,而南韓的出生率為4.9‰。

密西根大學人口統計學家周雲表示,「正如從其他低生育率國家一次又一次觀察到的那樣,生育率下降往往很難逆轉。」

報導說,2023年,大陸生育意願進一步下降,青年失業率創歷史新高,許多白領薪資下降,而儲存三分之二以上家庭財富的房地產產業危機加深。這些新數據加劇了人們的擔憂,即由於工人和消費者的減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成長前景正在減弱,而老年人照護和退休福利成本的上升,給負債累累的地方政府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根據聯合國的估計,印度去年超過大陸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引發了更多關於將大陸供應鏈轉移到其他市場的爭論,特別是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深的情況下。

報導並稱,大陸60歲以上人口從2022年的2億8,004萬人增加到2023年的2億9,697萬人,約佔總人口的21.1%。而大陸2023年的死亡率為7.87‰,高於2022年的7.37‰。到 2035 年,大陸60歲及以上的退休年齡人口,預計將從目前的2.8億,增加到4億以上,超過美國總人口。

中國科學院預計,到2035年,退休金制度將耗盡資金。高昂的育兒和教育費用,讓許多大陸夫婦不願生孩子,就業市場的不確定性也阻礙了女性暫停職業生涯。報導稱,人口統計學家表示,性別歧視和女性在家庭中承擔照顧角色的傳統期望,加深了這個問題。

報導提到,儘管地方政府宣布了各種鼓勵生育的措施,包括稅收減免、更長的產假和住房補貼。但由於資金不足和地方政府缺乏動力,許多政策尚未落實。

生育 統計學

延伸閱讀

路透:520前 中國盼美約束賴清德

諾魯斷交 歐洲「福爾摩沙俱樂部」譴責中國對台打壓

大陸去年全年及第4季GDP年增5.2% 路透:2024年前景仍不穩定

【專家之眼】中華民國派的大陸政策何去何從

相關新聞

幣安趙長鵬認洗錢「判刑4個月」 擁1.4兆成為美監獄史上最有錢囚犯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創辦人趙長鵬,去年在美國承認洗錢罪後,於4月30日被判處監禁4個月,遠低於控...

陸國台辦:盼台灣方面恢復海上客運5航線與擴大30航點

大陸官方28日對兩岸人員往來有諸多措施,最新消息是大陸已經透過兩會機制,促請我方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以及擴大恢復空中客運...

雷軍向比亞迪董座展示小米SU7 力邀合作「搞生態」

北京車展本月25日起登場,是疫情後首次復辦,眾多大陸車企同場較勁。不過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26日前往近期首發新車的小米汽車...

ECAF取消? 國台辦:如民進黨拒不悔改,支持進一步措施

國台辦今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朱鳳蓮再被問到ECAF早收清單是否取消的問題時回應表示,如果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拒不悔改,...

未來3年聚焦大陸市場 小米汽車何時外銷?董座雷軍這樣說

小米SU7純電動汽車3月上市後掀起訂車熱潮。小米董事長雷軍今天說,目前SU7鎖單量已超過7萬輛,小米正在全力擴充產能,預...

大陸經濟復甦冷、前景不明 外資企業縮減人力降低成本

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前景未明,令許多國際金融機構在中國的虧損增加。路透社報導,不少機構已暫時擱置了在中國的計畫,甚至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