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信義區住宅飄屍臭!驚見女子頭罩塑膠套死亡數日 警掌握特定對象犯案

撞擊瞬間曝!高雄男駕車離奇直衝分隔島 他傷重不治與3幼子天人永隔

湯優盃/創造歷史!周天成、兩男雙組合攜手退丹麥 中華隊首闖4強

中國步上日本「失落30年」後塵? 林毅夫提一關鍵因素否認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對中國經濟仍維持一貫的樂觀看法。圖為林毅夫今年3月在北京一場演講的資料照。中新社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對中國經濟仍維持一貫的樂觀看法。圖為林毅夫今年3月在北京一場演講的資料照。中新社

大陸疫後復甦不如預期,不僅債務問題頻傳、房地產價格跌不停、人口持續老齡化,近期信貸投放增加卻未成功刺激投資市場,外界關注日本泡沫經濟後「失落的30年」是否將在大陸上演?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對此分析,日本資產負債表收縮的原因在於缺乏產業升級帶動增長,但大陸「仍有產業升級空間」,因此他認為「大陸經濟不會出現日本化的問題」。

據香港明報報導,林毅夫回顧,日本1990年代爆發泡沫經濟後,伴隨「廣場協議」簽訂使日圓升值,不少產業外移,加上美國迫使日本向其轉移最先進的半導體產業,且日本政府亦放棄主導產業政策,「此後除了汽車工業,再沒有新增國際領先的產業」。

受限於缺乏領先產業,林毅夫說明,不能透過產業升級提高生產力,居民收入便不能增長,「企業和居民只能專注償還泡沫時期的借債,導致資產負債表收縮」。

與日本情況相比,林毅夫認為,中國「仍處發展階段,有不少產業升級空間」。此外,大陸人口多,在產業發展上擁有人才、市場優點,加上大陸硬體生產配套完善,帶來的優勢更多。他更指出,這些優勢現已體現在通訊設備、電動車等先進產業。

林毅夫表示,在大陸持續提高生產率水平、企業繼續增長的情況下,償還借債便不是問題。

報導指出,經歷逾十年發展,有分析認為大陸隨著人口和資本回報率下降,大陸未來經濟增速將會放緩,如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未來五年的GDP增長率將降至4%以下。

對此,林毅夫認為,大陸經濟發展得益於「後來者優勢」,意即透過引進、消化和吸收外來技術,帶動技術創新提升生產力,因此大陸至2035年前每年仍可以有5%至6%增長。

他接著指出,大陸2019年人均GDP是美國的22.6%,相當於德國於1946年、日本於1956年和韓國於1985年時與美國的差距水平,「他們(德日韓)在而後16年每年約有8%增長」。據此,若加上大陸在人力、市場和生產優勢有助生產力提升等考量,林毅夫預估,大陸經濟至2035年有每年增長8%的潛力。

不過,林毅夫提醒,相關增長潛力也受地緣政治影響技術進口,解決城鄉收入差距、為減少排放淘汰舊有技術等因素影響。

日本 林毅夫

延伸閱讀

新加坡主權基金加碼投資中國 CEO:大陸仍值得投資

金正恩出訪期間射彈 分析:北韓控制體制更完善

合利他命日本買比較有效?改善痠痛?前台大醫破「2大迷思」,勸長輩別當補藥吃

【Daily Podcast】利比亞洪災已知5,300死,是什麼造成慘重災情?/日本內閣改造:岸田塑造「總主流派」佈局2024

相關新聞

幣安趙長鵬認洗錢「判刑4個月」 擁1.4兆成為美監獄史上最有錢囚犯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創辦人趙長鵬,去年在美國承認洗錢罪後,於4月30日被判處監禁4個月,遠低於控...

陸國台辦:盼台灣方面恢復海上客運5航線與擴大30航點

大陸官方28日對兩岸人員往來有諸多措施,最新消息是大陸已經透過兩會機制,促請我方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以及擴大恢復空中客運...

雷軍向比亞迪董座展示小米SU7 力邀合作「搞生態」

北京車展本月25日起登場,是疫情後首次復辦,眾多大陸車企同場較勁。不過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26日前往近期首發新車的小米汽車...

ECAF取消? 國台辦:如民進黨拒不悔改,支持進一步措施

國台辦今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朱鳳蓮再被問到ECAF早收清單是否取消的問題時回應表示,如果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拒不悔改,...

未來3年聚焦大陸市場 小米汽車何時外銷?董座雷軍這樣說

小米SU7純電動汽車3月上市後掀起訂車熱潮。小米董事長雷軍今天說,目前SU7鎖單量已超過7萬輛,小米正在全力擴充產能,預...

大陸經濟復甦冷、前景不明 外資企業縮減人力降低成本

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前景未明,令許多國際金融機構在中國的虧損增加。路透社報導,不少機構已暫時擱置了在中國的計畫,甚至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