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竹科用水穩了!石門水庫水位回升2米 累計一周水量達1200萬噸

安全氣囊、車門打不開?華為問界M7電動車追撞起火3人亡 家屬怒:只問售後體驗

高雄漢來海港巨蛋店就醫增至46人 皆集中26日「兩時段」用餐

經濟惡化 陸湧現「新台流」

「台流」接回人數逐年增 圖/聯合報提供
「台流」接回人數逐年增 圖/聯合報提供

受到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戰、新冠疫情以及大陸自身經濟情勢的影響,二○一九年以來大陸各地台商協會透過海基會協助返台的「台流」人數逐年上升,今年很可能再創新高。

老病孤苦 回台人數逐年升

台商赴大陸經商失敗,或台幹轉職不順失業滯留大陸者,俗稱「台流」。從疫情前的二○一九年到去年,經由大陸台協轉請海基會協助接回台流人數,分別為四十四人、六十二人、六十七人和八十七人。今年截至第二季已達五十六件,逐年上升趨勢明顯。由於上半年個案數增加較快,海基會協處預算面臨提前用罄。

過去台商圈提及「台流」,是指在陸孤苦無依的老病台灣人,需協助才能返台,早期最為人所知的是廣東東莞曾出現「台流村」。二○一九年由數十名兩岸志工在東莞成立「讓愛回家 台灣志願者協會」,是目前唯一專門協助台流的民間組織。

擔任該協會負責人、在華南地區經營事業超過卅年的資深台商小李受訪透露,過去三年疫情期間,因創業與就業困難,借錢也不易,亟需救助返台的台流至少增加三倍。近年他經手協助的台流案件就有三、四十件,還不包括疫情期間協助送回四十多件「骨灰」給台灣家屬。

台流年輕化現象 日漸普遍

大陸從今年初疫情解封以來,經濟情勢向下,加上美國祭出多項制裁,衝擊出口導向的台企,不少台商紛向東南亞轉移或回台發展,在大陸的中年失業台幹有增加的趨勢。

「這波台商離開大陸十分慘烈」,一名珠三角資深台商稱,由於大陸比別的國家晚兩年才打開國門,許多台商台幹在封城、封廠下,不得不遷移到東南亞或回台,台商轉業及台幹中年失業困境仍在惡化,「台流」年輕化現象愈來愈普遍。

來自彰化的阿成早年在蘇州的台企當高階主管,由於公司遷到越南,原以為轉換工作會順利,因此未隨著原來老闆前進東南亞,卻因疫情找不到工作,在大陸當了兩年台流。阿成當時在台協介紹下,到一家台資公司擔任搬運工,撐了一天就離職。

台商倒閉潮 轉職工資2.2萬

東莞台商陳文瑞表示,近年外銷訂單銳減,國際貿易複雜,台資廠商倒閉案例頻傳;台商多是中小企業,口袋不深,三年大疫把積蓄耗光。廣州台商洪承銓說,部分台幹在疫情期間轉到大陸廠商任職,卻遇到史上最大畢業潮,有人甚至自動降薪。疫情期間,陸續送了十幾名台流回台。

曾在台資電子廠當高管、後來離職創業的阿齊,遇上疫情,公司倒了,當了三年的台流。阿齊在朋友介紹下,在連鎖餐廳上班,工資人民幣五千元(約台幣兩萬二千元),與當地人無異。

台商 失業 疫情

延伸閱讀

大陸經濟短期難復甦?分析曝原因:習近平核心圈多是黨官僚

自認遭迫害…大陸公務員「游泳偷渡至馬祖」 上岸請路人報警自首

緩解陸失業壓力?阿里旗下淘天集團向年輕人招手 將招逾2千名畢業生

世界日報社論/大陸擬祭中止ECFA 向賴亮劍警告

相關新聞

陸國台辦:盼台灣方面恢復海上客運5航線與擴大30航點

大陸官方28日對兩岸人員往來有諸多措施,最新消息是大陸已經透過兩會機制,促請我方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以及擴大恢復空中客運...

雷軍向比亞迪董座展示小米SU7 力邀合作「搞生態」

北京車展本月25日起登場,是疫情後首次復辦,眾多大陸車企同場較勁。不過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26日前往近期首發新車的小米汽車...

ECAF取消? 國台辦:如民進黨拒不悔改,支持進一步措施

國台辦今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朱鳳蓮再被問到ECAF早收清單是否取消的問題時回應表示,如果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拒不悔改,...

未來3年聚焦大陸市場 小米汽車何時外銷?董座雷軍這樣說

小米SU7純電動汽車3月上市後掀起訂車熱潮。小米董事長雷軍今天說,目前SU7鎖單量已超過7萬輛,小米正在全力擴充產能,預...

大陸經濟復甦冷、前景不明 外資企業縮減人力降低成本

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前景未明,令許多國際金融機構在中國的虧損增加。路透社報導,不少機構已暫時擱置了在中國的計畫,甚至縮...

人行新規涉超180家非銀行支付機構 實施細則徵求意見

由於涉及超過180家支付機構以及每年交易達數百兆人民幣的金流,大陸國務院「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自去年訂定以來受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