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方財政吃緊 武漢「登報」討債

中國大陸疫後經濟復甦放緩,地方財政困難頻傳。湖北武漢市財政局近日更「罕見」登報,向200多家單位「公開」討債。(新華社)
中國大陸疫後經濟復甦放緩,地方財政困難頻傳。湖北武漢市財政局近日更「罕見」登報,向200多家單位「公開」討債。(新華社)

中國大陸疫後經濟復甦放緩,地方財政困難頻傳。湖北武漢市財政局近日更「罕見」登報,向兩百多家單位「公開」討債,大批政府機構如區財政局及多家國有企業也赫然在列,顯示大陸地方政府財政警報已拉響。

大陸歷經三年疫情衝擊,地方財政承壓巨大。據大陸財政部統計資料,今年一至二月,大陸全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為二點三八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僅百分之二。大陸全國稅收收入則較去年同期下滑;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五六二七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二成九。

上海第一財經報導指出,除了一般公共預算外,以賣地收入為主的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持續低迷。報導引述相關人士坦言,疫情放開後,防疫支出減少,不過,「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等支出只增不減,鄉村振興、城市建設、抓發展壓力大。

地方政府面臨龐大財政壓力,終於也受不了了。據澎湃新聞,湖北武漢市財政局廿六日透過「長江日報」,發布整版的債務催收公告,列出二五九家欠債單位與欠款金額,要求償還截至二○一八年底尚未償還的欠款。

債務催收公告顯示,這二五九家企業和單位包含區財政局、科研單位,也有地方國企、上市公司子公司和少數民企。其財政借款資金不一,少則人民幣上萬元,多的甚至達到數千萬元,總額超過一億元。

其中,欠債最多的是東風武漢輕型汽車有限公司欠款約二三五三萬元,其次為武漢紅桃開集團有限公司欠款兩千萬元。

武漢市財政局也將武漢市下屬的五個區財政局列入借款未還單位,包括武漢市漢南區財政局、蔡甸區財政局、新洲區財證券國庫科、黃陂區財政局及江夏區財政局等。

據報導,武漢市財政局方面指出,去年遭受大規模退稅減稅、疫情反覆等因素影響,財政收入一五○五億元,減少百分之四點七;今年第一季,武漢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為五○八億元,年減達百分之八點五。

經濟觀察網引述分析,武漢市財政局列出來的欠款很多屬「歷史遺留問題」。上世紀末,財政部門借款給國企、事業單位,還有一些是以前政府為國企擔保產生的欠帳。

武漢市財政局此項公告疑似因「公開」討債引發熱議,長江日報電子版已將公告下架。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鄧淑蓮表示,三年疫情導致收支矛盾加劇。經濟放緩使原來依靠經濟發展的地方政府收入減少;房地產市場調整等使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收入銳減,加上抗疫支出等,一些地方政府財政陷入困境。根本措施仍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只有經濟發展了,政府的收入才能水漲船高。

武漢 疫情

延伸閱讀

中央明審查娛樂稅法 新北:反對減少稅收來源

宜蘭府會爭取54億鐵路高架配合款 吳澤成:不可能補助

陸稱給台灣新冠病毒序列 疾管署深夜駁斥:自美國資料庫下載

侯友宜辭職選總統要花上億元補選? 新北財政局這樣說

相關新聞

幣安趙長鵬認洗錢「判刑4個月」 擁1.4兆成為美監獄史上最有錢囚犯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創辦人趙長鵬,去年在美國承認洗錢罪後,於4月30日被判處監禁4個月,遠低於控...

陸國台辦:盼台灣方面恢復海上客運5航線與擴大30航點

大陸官方28日對兩岸人員往來有諸多措施,最新消息是大陸已經透過兩會機制,促請我方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以及擴大恢復空中客運...

雷軍向比亞迪董座展示小米SU7 力邀合作「搞生態」

北京車展本月25日起登場,是疫情後首次復辦,眾多大陸車企同場較勁。不過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26日前往近期首發新車的小米汽車...

ECAF取消? 國台辦:如民進黨拒不悔改,支持進一步措施

國台辦今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朱鳳蓮再被問到ECAF早收清單是否取消的問題時回應表示,如果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拒不悔改,...

未來3年聚焦大陸市場 小米汽車何時外銷?董座雷軍這樣說

小米SU7純電動汽車3月上市後掀起訂車熱潮。小米董事長雷軍今天說,目前SU7鎖單量已超過7萬輛,小米正在全力擴充產能,預...

大陸經濟復甦冷、前景不明 外資企業縮減人力降低成本

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前景未明,令許多國際金融機構在中國的虧損增加。路透社報導,不少機構已暫時擱置了在中國的計畫,甚至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