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每晚睡覺時間不到建議的7至9小時?專家給5建議有助改善睡眠

線上買股票手續費1元賺啥? 數券商位與小資族互利互惠

面試不錄取找教授討說法 普信生為何自認好棒棒?

中國前外長秦剛因洩密遇害傳聞 專家存疑

美國媒體披露,中國前外長秦剛因涉嫌向西方洩漏軍事機密而遇害,對此多數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存疑說,可信度低於40%,並說秦剛怎麼會有核機密?外交官怎能觸及軍方嚴控的最敏感情資?

美國之音(VOA)今天綜合整理各專家於X平台(前推特)的發文指出,曾在美國國會和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就職的中國事務研究員施拉德(MattSchrader)表示:「這篇文章太瘋狂了。」

前中國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記者安替說:「Politico的聽床報導,我覺得全文可信度低於40%。」

依維基百科,聽床是網路用語,指去年中共20大領導換屆,若干消息來源聲稱,掌握中共領導人的職務變動和派系鬥爭等內部情報,仿佛是躲在(中南海)床下偷聽所得。

「中國時事通訊」(Sinocism)創辦人(BillBishop)則說:「文章沒有作者名字,一些引起轟動的爆料,一部分比較像是真的,一部分是已經流傳了一陣子的流言,但對這些指稱的懷疑是正當的。」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編輯艾普斯坦(Gady Epstein)提醒:「讀者需要注意,這些說法的消息來源並不可靠。這篇關於中國領導層的報導充滿了猜測、八卦、流言,聽起來很棒但很難去證實。」

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的中國政治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更質疑,報導提及「與中國高層官員有接觸」的消息人士,他反問:「有接觸是什麼意思?」

他說:「那些官員的級別有多高?就連大多數黨內人士都不清楚最高層到底發生了什麼。」並說:「秦剛怎麼會有核機密?為什麼一個外交官能觸及到解放軍系統內嚴格控制的最敏感的部分?」

但也有專家認為可信,像是澳洲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凱大熊(Kevin Carrico)指出:「秦剛的消失實在是太突然了,太奇怪了,我還沒看到任何有道理的解釋。」

他說:「這個解釋,在我看來,連接起了7月以來的許多事件。但我們大概永遠無法100%知道真相。」

「中國即將崩潰」的作者章家敦(Gordon Chang)指出,就曝光的消息可知,「中共正處於危機之中,部分原因是整個國家即將崩潰」。

美國媒體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歐洲版7日報導指出,「中國的習近平進行史達林式全面整肅」、「習近平的朝廷裡有些東西已經腐爛了」。

報導說,秦剛離奇失蹤,因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Andrey Rudenko)6月訪北京時向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通報,秦剛和多名中共火箭軍將領被西方滲透,並稱秦剛可能7月間死於自殺或酷刑。

而幾乎在秦剛失蹤同時,當時的中共火箭軍司令員李玉超、副司令員劉光斌,以及前火箭軍副司令員張振中也全部失蹤。

至於官方承認火箭軍整肅事件後不久,於今年3月獲習近平任命為國防部長的李尚福也失蹤了,10月底,他被正式免職。

因秦剛和李尚福先前都被視為習近平信任的官員。Politico的報導說,這些官員遭到關押,令人懷疑中國政權內部的穩定性。

中共 秦剛 習近平

延伸閱讀

被架空的「李中堂」:從李克強之死,解讀習近平政局的權力關係

李尚福和秦剛被正式免職:習近平「一強鬆動」的異常事態?

李尚福、秦剛雙雙被免職 中國國務委員僅剩三人

步上秦剛後塵?李尚福國防部長遭拔 這一點卻「出乎預料」

相關新聞

遠東成關鍵 普亭訪哈爾濱

俄羅斯總統普亭日前訪問中國大陸,除北京,他還去趟哈爾濱。陸媒引述分析指出,哈爾濱是中國最有俄羅斯情結的城市,且在俄羅斯「...

習普中南海會晤 談烏克蘭危機

俄國總統普亭訪問大陸兩日,除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兩場會談外,十六日晚間兩人還在中南海舉行「小範圍會晤」,新華社報導,兩人...

習普會 中、俄將深化軍事協作

俄羅斯總統普亭昨天抵達北京,開始新任期後為期兩天的首度出訪,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其舉行兩場會談,表示要「進一步加強發展戰...

普亭訪哈爾濱成敏感詞 當地學校要家長盯好小孩「發文趕緊刪!」

俄羅斯總統普亭今天訪問中國,明天將轉往哈爾濱參訪「哈洽會」。有哈爾濱民眾爆料,當地學校日前通知家長囑咐孩子「要注意言論」...

國台辦懲戒台灣5名嘴 陸委會:北京對自身體制缺乏信心

大陸國台辦15日宣布,將推出「懲『獨』法律措施」,並稱因蓄意編造有關大陸的虛假訊息,對劉寶傑等五位台灣名嘴與其家屬進行「...

大陸宣布將推出懲「獨」法律措施、制裁劉寶傑等5名嘴

準總統賴清德即將就職之際,陸續宣布的新政府高層不少有獨派背景,大陸國台辦15日宣布,將推出「懲『獨』法律措施」,並表示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