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竹南某科技公司實驗室火警 火勢猛烈仍在灌救控制中

針對AI晶片頒新規!美國限制晶片進出口 台灣不在受限名單上

威力彩頭獎連22槓! 下期獎金上看5億元

世運主場館演唱會免租金惹議 議員批「可以補貼、不能倒貼」

高市文化局說,去年高雄辦理117場演唱會,吸引大量歌迷,帶來新台幣45億元觀光產值。記者王勇超/翻攝
高市文化局說,去年高雄辦理117場演唱會,吸引大量歌迷,帶來新台幣45億元觀光產值。記者王勇超/翻攝

高雄演唱會經濟大爆發,接連吸引國內外天團在世運主場館開唱,卻都免收場租費。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天在議會質詢指出,世運主場館沒跟演唱會主辦單位收場地費,「羊毛出在羊身上」,高市府由市庫負擔維護費用,恐壓縮其他建設,她要求市府應思考如何漸進式恢復收費,更要建立票房抽成制度。

陳麗娜說,高雄國家體育場(世運主場館)辦了多場大型演唱會,高市府卻沒有收取場租費,廠商賺取的利潤更高,但高雄市政府卻要付出周邊封路、交管、垃圾清運等公共成本,以及場地清潔費、電費、設備維修費用,世運主場館是用納稅人的錢蓋的,如果免費給廠商營利,非常不合理,最起碼要把基本費用賺回來。

陳麗娜說,市府從市庫拿錢出來負擔世運主場館的維護,恐會壓縮到其他建設的費用,「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還是市民付出最大代價。

陳麗娜說,根據高雄國家體育場使用管理規則,高雄市政府或主管機關專案核准的活動,就可免費使用,卻沒有其他但書,公益團體或社會團體免費使用很合理,但售票團體能免費使用,有沒有圖利的可能性,公務人員需要避嫌,市府應思考如何漸進式恢復收費,更要建立票房抽成制度。

高市文化局說,去年高雄辦理117場演唱會、帶來新台幣45億元觀光產值;今年上半年預計還有15場演唱會,推估將吸引32萬人次,創造10.4億元觀光產值,考量演唱會總體效益實已大於場地使用費收入,依據「高雄國家體育場使用管理規則」第9條規定專案核准辦理場地租金免收,但主辦單位仍需依據市府規範,負擔必要公共服務成本。

文化局長王文翠說,主辦單位須配合場館負擔必要公共服務支出及場館使用成本,包含配合場館提供交通規劃及疏散服務費用,提供每場次40部以上交通接駁車、周邊交維人力與義交超過100人、臨時機車停車場建置、指引牌面設立、交通阻材租借等必要交通服務費用支出;以及由主辦單位聘請人力服務,以確保歌迷疏散安全及整體滿意度。

王文翠表示,每場次演唱會所使用場館水電費,主辦單位須依據實際使用實支實付,且針對場館設施含需草坪養護、地坪等負擔維護及復原費用;演唱會現場所衍生的清潔服務、垃圾清運、流動廁所等服務,也均由主辦單位依據場館規範全額支付。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天在議會質詢指出,世運主場館沒跟演唱會主辦單位收場地費,市府應思考如何漸進式恢復收費,更要建立票房抽成制度。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天在議會質詢指出,世運主場館沒跟演唱會主辦單位收場地費,市府應思考如何漸進式恢復收費,更要建立票房抽成制度。圖/翻攝自高雄市議會直播

演唱會 陳麗娜 高雄市

延伸閱讀

GOLDEN WAVE高雄4月13日登場 捷運加開列車疏運

高雄文化幣消費音樂產業僅1% 挨批成效不彰 文化局將加強

韓國演唱會13日高雄開唱 怕塞車交通指南快看這

最美星二代剛看完IU演唱會 準備開個唱超興奮

相關新聞

屏東市元旦健走紀念品包包超夯 今公告3月14開放補領

屏東市公所舉辦元旦升旗典禮暨健走,吸引逾萬人參與,人潮爆量,今年改送後背包當紀念品,現場1萬份全發完還不夠,現場改發兌換...

高雄捷運橘線突故障「通勤遊客卡在列車」 緊急搶修中

高雄捷運橘線今早有輛列車在大寮站與鳳山國中站之間發生故障、卡在中途不動,許多通勤民眾在停駛捷運車廂上面苦等;高捷公司目前...

潮州六姐妹火辣旗袍跳素蘭陣 詭笑阿伯伸右腳險絆倒…舞團強力譴責

「屏東包家潮州六姐妹」廟會舞團以跳素蘭陣聞名,日前卻發生六姐妹參加廟會活動時,有位阿伯突然伸出自己的右腳,試圖絆倒其中一位表演者,讓舞者差點當眾跌倒。事件曝光後,「潮州六姐妹」發聲表示,強力譴責該名觀眾的危害行徑。

高捷出狀況!車門開了「月台門沒開」 旅客按對講機求援未獲回應

高雄捷運今天上午10時許,1班往岡山方向的列車在凹子底站出現車門對不上月台門狀況。旅客說,內車門開了,但月台門還沒開;有...

影/澎湖垃圾場陷火海「癱瘓清運作業」 陳光復請中央跨海支援

澎湖縣湖西鄉的「紅羅垃圾衛生掩埋場」昨日早上發生大火,因風勢助長導致延燒超過20小時,雖全面灌救,仍有大面積悶燒,且多輛...

高雄28萬戶住家明天「停水13小時」 三民、左營影響大

高雄市三民區澄清路、澄和路交叉路口因特殊接頭的自來水管破管搶修,明天11日預計將有28萬戶需停水13小時,其中以三民區4...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