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件殺人案只有1件死刑定讞 法務部:我國程序嚴謹死刑合憲

憲法法庭上午進行37死囚的死刑合憲性言詞辯論,法務部檢察司長郭永發出席。記者侯永全/攝影
憲法法庭上午進行37死囚的死刑合憲性言詞辯論,法務部檢察司長郭永發出席。記者侯永全/攝影

憲法法庭今辯論死刑違憲與否,法務部檢察司長郭永發指出,死刑沒有違反生命權保障,也沒有侵害人性尊嚴,符合比例、平等原則,還有嚴謹程序保障,死刑為不得已最後手段,請憲法法庭宣示合憲性判決。

郭永發指出,死刑制度是憲政秩序所肯認,憲法並未對死刑制度顯示出反對的立場,司法院釋字第194、263、476號解釋均認為死刑規定合憲;現今憲政秩序、社會法價值認識的現狀沒有改變,仍不宜即為轉向見解,應維持向來死刑合憲的見解。

他認為,死刑不當然違反生命權保障,生命權受憲法保障,但並非絕對,憲法列舉的基本權仍可以在法律保留、比例原則框架下限制,而限制就是包括基本權的剝奪,「禁止剝奪生命的誡命並非絕對,必須符合比例原則」。

郭永發說,死刑並不當然侵犯人性尊嚴,德國是經由基本法第102條明定廢除死刑,不是因保障生命權、人性尊嚴所導出的憲法結論,人性尊嚴在於確立刑法本質的觀點「無罪責即無刑罰」,死刑若非依預防目的、合比例且非殘忍執行,可符合人性尊嚴。

他說,死刑不當然是酷刑,也不違反比例原則,基於罪責衡平,死刑是犯罪者自我決定、自我承擔,符合適當性;若僅針對情節最嚴重犯罪,基於特別預防仍可排除死刑,符合必要性;另死刑僅針對情節最嚴重之罪,無其他刑罰可能的不得已情況下,具最後手段性。

郭永發說,日本最高法院判決認為死刑非屬殘忍的刑罰,死刑也沒有違背憲法意旨,但死刑是將生命永遠剝奪,適用應該非常慎重,若罪責重大,極刑不得不然的選擇仍可接受;美國最高法院在gregg案死刑合憲理由中,認為極端情況下,死刑是適當的制裁,體現社會信念,有些罪行本身就是對人的嚴重侮辱,唯一的適當回應是死刑。

他認為,刑罰構成要件不問種族、宗教、性別、教育,死刑沒有基於歧視或不正當差別待遇因子,符合平等原則,另死刑適用範圍包括具體罪名、個案審判程序,仍有審究是否符合平等原則,特別是法院量刑程序等。

郭永發指出,量處死刑應有基準排除的恣意,應聚焦個案特別情況,並有必要的上訴審查罪刑相當性,我國現行法程序及食物發展的死刑量刑基準,均可滿足相關原則,且近5年來476件殺人確定判決中,僅有1件死刑定讞,顯見死刑案件審判程序嚴謹。

他說,死刑確定仍有特別救濟程序,包括再審、非常上訴、憲法訴訟、赦免,且次數沒有限制,執行死刑規則及審核死刑案件實施要點規定,如有提起或聲請特別救濟,不得執行,盡可能避免誤判,並確保程序穩妥。

憲法法庭 死刑

延伸閱讀

監委高涌誠廢死立場鮮明 指台謀殺率下降與死刑無關

被害人沒復仇權利?死刑辯論直播湧3500人觀看 網友怒批「打假球」

國內一成廢死派掌握話語權不成比例 大法官很會挑法庭之友?

大法官心證已成?法庭之友廢死立場鮮明

相關新聞

憲法法庭廢死激辯五小時 最快三個月內判決

卅七名死囚聲請大法官解釋死刑是否違憲,憲法法庭昨天舉行長達五小時的言詞辯論。死囚律師團主張死刑違憲,且不能用暴力回覆暴力,法官也沒有殺害他人的權利,所謂八成民調反對廢死是「民調偏差」;法務部則主張,反對廢死的民意遠遠超過支持者,死刑存廢應由行政或立法機關決定,不該透過違憲審查方式處理。

新聞眼/死刑辯論 如失衡天秤

台灣死刑存廢爭議數十年,社會遲遲沒有共識,每當重大刑案發生,死刑議題都會再被拿出來討論;憲法法庭昨天論戰死刑存廢議題,堪...

廢死聯盟喊死刑是殺人機器 作家反嗆:殺人犯不應修補該銷毀

作家臉書粉專「漂浪島嶼--munch」引廢死聯盟強調認為死刑是殺人機器,不應該被修補,而是應該被銷毀,讓他也以「殺人兇犯不應該被修補,應該被銷毀」反嗆廢死聯盟。

【重磅快評】不甩民意的大法官與在國會胡扯的司法院高官 哀哉司法

血汗司法過勞問題還未能解決,憲法法庭又開啟死刑是否違憲的世紀之辯,從大法官提問的問題聽得出部分大法官為個人理念無視民意所趨;司法院高官在國會殿堂答詢時,對於司法院長是否應隨總統下台一事,回答內容不僅違

朱立倫:死刑合憲 將造成中華民國憲政史上最大危機

37名死囚認為死刑規定違憲,聲請釋憲,憲法法庭昨天開庭辯論。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表示,如果少數即將卸任的大法官想改變死刑...

死刑存廢辯論直播引3千網友爭論 台灣該往哪走?學者意見為何?

追求女性不成,反怒砍對方176刀致死!曾如此犯下罪行的死刑犯王鴻偉,值得釋憲免除死刑還是伏法?憲法法庭23日針對包括王在內的37名死囚,聲請是否違憲進行辯論,再度讓「廢死」議題成為熱議焦點!司法院的辯論直播更引發高達3500網友觀看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