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成廢死派掌握話語權不成比例 大法官很會挑法庭之友?

憲法法庭今審理死刑是否違憲案,圖為聲請方、死囚的訴訟代理人。圖/取自司法院影音網站
憲法法庭今審理死刑是否違憲案,圖為聲請方、死囚的訴訟代理人。圖/取自司法院影音網站

八成多民意反對廢死,憲法法庭今仍就死刑是否違憲行言詞辯論,有學者、立法委員認此議題國內毫無共識,不該由司法決定,應尊重立法權。從憲法法庭許可的「法庭之友」來看,主張廢死的團體與法律人占了大多數,少數廢死支持者掌握了不成比例的話語權,國人能否接受憲法法庭參考「同質性極高」的法律人意見來判決,問題極大。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出具意見書,聲稱國家不可妄自評斷人民的生命價值,不可介入處置人民的生命,反對死刑。廢死聯盟表示,自從受理死刑釋憲的消息公布之後或之前,大眾媒體已斷傳出負面臆測與各種恐嚇性的說法,立委輪流出來說應該由國會決定而非大法官決定,「若廢死賴清德崩盤、民進黨崩盤」。

廢死聯盟因此認為在輿論壓力與憲法法理之間,限縮合憲性解釋可能是「最具誘惑性的出路」,象徵性地為死刑制度加上一些條件,對人權團體有個交代,但是宣布死刑合憲又讓大多數人安心,感覺「大法官尊重民意」,如此折衷皆大歡喜,是「司法權的自制」,但他們「不以為然」。

廢死聯盟舉戒嚴時期為例,認為有些人只不過參加讀書會就被判死刑,而直要2003年前之後才不再有毒品案件被判死刑,再以江國慶案為例,指這是「赤裸裸的國家濫權殺人」。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也以法庭之友的身分提出意見書,指國際特赦組織反對一切死刑,沒有例外。它認為死刑侵犯生命權,極端殘忍、不人道,有辱人格,並指全球廢死趨勢勢不可擋,只有少數國家仍訴諸死刑,台灣承諾加入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江廢除死刑作為保留死刑的國家所要實現的目標。基於此,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促請憲法法庭宣告死刑違憲。

而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除了主張廢死,甚至還認為「不得假釋之無期徒刑」,也違反罪責原則,是違反人性尊嚴保障要求的刑罰,亦為違憲的制度,不能當作死刑的替代方案。人約盟並說應報原則不是復仇原則,復仇不是應報正義,理由是復仇原則無法提供刑罰的正當性界限,就不可能是一種正義原則,也不可能是法律原則。

台灣刑事辯護律師協會表示,死刑干預生命權中人性尊嚴底線,死刑所追求的目的必須是「極為重大且迫切」的利益,且必須無違「人性尊嚴不可侵犯」的基本價值,然而死刑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

憲法法庭審理死刑是否違憲案,廢死聯盟以法庭之友身分出具意見書,認為國家不可妄自評斷人民的生命價值,不可介入處置人民的生命,反對死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憲法法庭審理死刑是否違憲案,廢死聯盟以法庭之友身分出具意見書,認為國家不可妄自評斷人民的生命價值,不可介入處置人民的生命,反對死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際特赦組織 廢死 死刑

延伸閱讀

大法官心證已成?法庭之友廢死立場鮮明

大法官今辯論死刑是否合憲 王鴻薇:法庭之友淪廢死之友

相關新聞

憲法法庭廢死激辯五小時 最快三個月內判決

卅七名死囚聲請大法官解釋死刑是否違憲,憲法法庭昨天舉行長達五小時的言詞辯論。死囚律師團主張死刑違憲,且不能用暴力回覆暴力,法官也沒有殺害他人的權利,所謂八成民調反對廢死是「民調偏差」;法務部則主張,反對廢死的民意遠遠超過支持者,死刑存廢應由行政或立法機關決定,不該透過違憲審查方式處理。

新聞眼/死刑辯論 如失衡天秤

台灣死刑存廢爭議數十年,社會遲遲沒有共識,每當重大刑案發生,死刑議題都會再被拿出來討論;憲法法庭昨天論戰死刑存廢議題,堪...

廢死聯盟喊死刑是殺人機器 作家反嗆:殺人犯不應修補該銷毀

作家臉書粉專「漂浪島嶼--munch」引廢死聯盟強調認為死刑是殺人機器,不應該被修補,而是應該被銷毀,讓他也以「殺人兇犯不應該被修補,應該被銷毀」反嗆廢死聯盟。

【重磅快評】不甩民意的大法官與在國會胡扯的司法院高官 哀哉司法

血汗司法過勞問題還未能解決,憲法法庭又開啟死刑是否違憲的世紀之辯,從大法官提問的問題聽得出部分大法官為個人理念無視民意所趨;司法院高官在國會殿堂答詢時,對於司法院長是否應隨總統下台一事,回答內容不僅違

朱立倫:死刑合憲 將造成中華民國憲政史上最大危機

37名死囚認為死刑規定違憲,聲請釋憲,憲法法庭昨天開庭辯論。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表示,如果少數即將卸任的大法官想改變死刑...

死刑存廢辯論直播引3千網友爭論 台灣該往哪走?學者意見為何?

追求女性不成,反怒砍對方176刀致死!曾如此犯下罪行的死刑犯王鴻偉,值得釋憲免除死刑還是伏法?憲法法庭23日針對包括王在內的37名死囚,聲請是否違憲進行辯論,再度讓「廢死」議題成為熱議焦點!司法院的辯論直播更引發高達3500網友觀看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