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勒死女友竟從無期變15年 高院:因為無期等假釋要很久
高院判決理由指出,從張案發前傳送給友人的訊息來看,可見對女友仍有不捨之情,且死者是遭勒斃,四肢無抵抗傷、身上少有抵抗或防禦性傷勢;扣案西瓜刀刀刃血跡所檢出的也是張的DNA型別,因此「不能以他事發前曾上網買西瓜刀、搜尋刀法」,就認為是預謀殺人,因此撤銷改判。
張育銘承認感受到女友扭動掙扎,但他仍執意殺人。經心理鑑定,他具一般智識水平,正當工作與社交活動,並非孤立無援,但情緒控制欠佳、容易衝動,將成功與否歸咎於外在環境,缺乏自省能力,對他人高度自我防衛,不擅於面對壓力或衝突事件,情緒失控後易引發暴力行為。
高院認為,張自我約束、服從法治、尊重他人的能力都「低於常人」,有量處較重刑度懲警必要。
死者對張育銘噓寒問暖、相當關心,但對於張與他人的衝突、情緒不穩的反應感到害怕,案發前2個月相當不安。高院認為前女友死亡時才27歲,她的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無端蒙受家庭破裂悲劇,張的犯行無可彌補。
因死者家屬不接受道歉,而張育銘在看守所收容晤談時聲稱是「被感情欺騙的一方」,到了高院審理時改口「我今天犯這樣的罪,不宜辯解」,並具狀表示「因為衝動犯下殺人案件,至今仍反省懺悔、後悔一時的過錯…雖尚未取得家屬諒解,但永遠不會放棄」,合議庭認為還知悔悟。
雖然家屬要求判張育銘無期徒刑,但合議庭認為張具有中高度再社會化可能性,而刑法規定無期徒刑執行逾25年始得假釋,實證統計無期徒刑假釋執行期間比法律規定多30%,張現年35歲,在現行法律規定下,若量處無期徒刑,等到假釋時能否復歸社會,還是個問題,因此改判15年刑。
本案源於張育銘不滿女友去年1月至2月間提分手,先在網站YouTube上搜尋殺人手法,又向朋友透露殺女友的念頭,並將女友約到原本兩人同住的租屋處見面,因無法接受分手事實,趁女友背對他時將她勒斃。張勒死女友後打電話給好友,稱要自殺並交代後事,警方獲報趕到場,張將門反鎖後持刀自戕,員警及時救下。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