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稱帶台雇主唐氏症兒返印尼照顧4年 代表處證實是台灣人

一名曾在台灣工作的印尼女移工表示,她將台灣雇主的唐氏症兒子帶回印尼照顧4年,並稱最近未收到雇主的補貼費用。圖/取自Tribunnews Bogor YouTube頻道
一名曾在台灣工作的印尼女移工表示,她將台灣雇主的唐氏症兒子帶回印尼照顧4年,並稱最近未收到雇主的補貼費用。圖/取自Tribunnews Bogor YouTube頻道

一名曾在台灣工作的印尼移工表示,她將台灣雇主的唐氏症兒子帶回印尼照顧4年,並稱最近未收到雇主的補貼費用。她的影片引發網友熱議,駐印尼代表處向中央社證實這名男子是台灣人,正設法聯繫他的家人。

曾在台灣工作的印尼女移工西蒂(Siti Aisyah)之前接受印尼TikTok網紅訪問,她說,過去幫黃姓台灣雇主照顧患有唐氏症的孩子長達6年,之後將他帶回印尼繼續照顧4年,詳述在台灣的生活及如何照顧黃姓男子。黃姓雇主住在新北市汐止區。

這則影片已有超過180萬觀看次數,且引發印尼網友熱議。西蒂在影片中說,黃男出生時被診斷患有唐氏症,是身心障礙孩童,在她照顧下,得以獨立行走。中央社無法證實西蒂的說法。

駐印尼代表處今天向中央社證實,黃姓男子是台灣人,今年24歲,並表示目前「已和印尼移民局聯繫,討論男子逾期居留問題,並設法聯絡男子的家屬」。代表處表示,目前要先聯絡到這名男子的家屬才能把他送回台灣。

消息人士表示,黃男屬重度殘障、智能不足,西蒂從2013年開始在台灣照顧他,直至2019年工作期滿返國時與他的父親達成協議,由他父親給西蒂一筆錢,讓西蒂把黃男帶回印尼照顧。根據出入境紀錄,黃男2019年7月入境印尼,目前在印尼已逾期停留。

印尼「羅盤報」(Kompas)報導,西蒂在影片中表示,當她在台灣工作期滿要回印尼時,詢問黃男的父親是否願意讓她把黃男帶回印尼照顧,他的父親同意,並稱「不知道還有誰能照顧好他」。

西蒂說:「老闆,你不相信我嗎? 我會帶他去印尼,在那裡照顧他,他(黃男的父親)哭了,說『沒有其他選擇了』。」

西蒂透露,當時她急著想把黃男帶回印尼,因為她不忍心看到雇主對待他的態度。她說,黃男的親生母親不願意照顧這孩子,他過去一直由保姆照顧,並與他的父親同住。

西蒂在影片中稱,黃男的母親甚至想要結束黃男的生命,或把他交給政府照顧。

西蒂說,黃男的父親是一名警衛,他認真工作,薪資得以支付西蒂的薪水及教育他的孩子。

「論壇新聞」(Tribunnews)報導,黃男的父親已經逝世。西蒂說,她將小孩帶到印尼後,他(黃男的父親)就去世了,現在無法和黃男的家人聯繫。西蒂說:「我打電話,無法打通,也沒有人接聽。」

西蒂指稱,黃男的父親去世後,他的家人就不再為他支付費用,西蒂從她在台灣工作的印尼朋友得知,黃男的家人已經搬家。西蒂說:「那裡的房子沒人住了,他父親的房子被母親拿走了,衣服也被扔掉了。」

這段影片經由印尼多個媒體報導,在網路上引發熱議,許多印尼網友留言,對西蒂的善心表示感動。

印尼 移工 唐氏症 台灣人

延伸閱讀

Grab、GoTo成長放緩 東南亞新創面臨「融資寒冬」

鴻華跨海布局 杭州設點

15國與會 福州漁博會 簽約223億

台灣肯定也不會太便宜!Toyota Yaris Cross印尼預售價洩露

相關新聞

缺蛋缺電缺工更缺安全感 「缺」字獲選台灣2023代表字

從缺水、缺電、缺口罩、缺疫苗、缺快篩.....到今年的缺工缺蛋,台灣民眾最缺的其實是安全感?「台灣2023代表字大選」票...

國際返還遺骨首例 牡丹社事件原民遺骨今下午抵台灣

英國愛丁堡大學正式歸還1870年代牡丹社事件中4具流落至愛丁堡大學的排灣族祖先頭骨,3日舉行遺骨返還儀式。這是台灣原住民...

醫師禁登醫療廣告 判違憲

醫美診所黃姓醫師在臉書刊登醫療廣告挨罰五萬元,不服處分提行政訴訟,承審法官認為醫療法規定有違憲疑慮而聲請釋憲,憲法法庭認...

國寶窄門 故宮文物命運大不同

每逢國慶,故宮總是會推出「國寶展」,今年也不例外,展出七件國寶,以及六件等待文資局審查的「候選國寶」,預計三個月內分曉。...

市區道路這麼多 為何還會塞車?1989年《天下雜誌》已有解答

近年來關於都市主義(Urbanism)的討論,源自歐洲的「人本復興」概念當紅;反觀台灣長期缺乏公共空間對話,深陷「汽車本位」意識形態泥沼,行人意識初萌芽。身處轉型風口浪尖的台灣城市,應該如何擁有「人本城市」再生的可能性?

所有權纏訟10年落幕 美法院判決兩蔣日記歸我國史館

故總統蔣介石與蔣經國私人日記在內的十五箱文件,存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近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蔣家後人與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