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版N號房/黃子佼案「創意私房」藏鏡人老馬狂賺上億?

大範圍雷雨帶逼近 粉專:預計中午抵達雲嘉南高屏

未開放陸客到金門 陳玉珍證實:陸船翻覆事件未善後 大陸民情激憤

台灣「寄生蟲防治」巨擘陳瑩霖逝世 未從醫卻深深影響醫界

陳瑩霖將過去在一名孩童身上驅出的一千八百多隻蛔蟲製成標本,蟲體數量多到驚人。圖/本報資料照片
陳瑩霖將過去在一名孩童身上驅出的一千八百多隻蛔蟲製成標本,蟲體數量多到驚人。圖/本報資料照片

第18屆醫療奉獻獎得主陳瑩霖上周於家中過世,享壽90歲。陳瑩霖畢生鑽研「寄生蟲」對台灣防疫、寄生蟲防治貢獻卓著。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也在臉書上貼文緬懷,「陳瑩霖教授常詢問現在的醫療政策、醫療狀況,常常給我很多很好的建議。本月10日辭世,令人不捨。」

陳瑩霖12月10日於家中過世,明天將舉辦告別式。王宏育表示,陳瑩霖雖無從醫,但一生育人無數,學生們都在醫界服務,每年也都會舉辦同學會邀請老師出席,是這兩年老師說行動不便,不方便出席,但學生們都希望到老師家拜訪,但擔心無法招待而幾度婉拒學生拜訪,而上周就接到老師的訃聞,大家都相當惋惜。

陳瑩霖出身醫師世家,祖、父輩共有9人當醫師,他原本就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但六年級時,於訂婚喜宴上宣布,畢業後將捨臨床工作,從事寄生蟲研究,令雙方家長一臉錯愕。家中對於他的決定久久無法釋懷,幾經家庭革命才說服了雙親,一頭栽進寄生蟲世界,更赴日本千葉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陳瑩霖投身寄生蟲領域超過一甲子,他曾說,「早年台灣平地每2人就有1人感染寄生蟲,山地鄉更是每5人就有4人感染。」更為了取得檢體,搭上兩小時的車一路顛簸到高雄縣鄉間,採集糞便及土壤檢體。

王宏育說,陳教授是全球寄生蟲研究權威學者,聯合國都拜託他到非洲研究寄生蟲,雖然台灣寄生蟲疾病較少,但每個月依舊會開一次委員會,即使高齡88歲,老師還是堅持每個月從高雄跑到台北開會,「隻身一人搭高鐵來回」,也因此常常在高鐵上跟老師巧遇,老師都相當關注醫界政策。

陳瑩霖也曾任衛生署副署長,為台灣公共衛生貢獻良多,明將舉行告別式。王宏育也緬懷,老師以前在教授課程時雖不太會開玩笑,是非常專業認真的老師,不過,只要學生有問題,一定是知無不言,替學生詳盡解惑;明日告別式已送上花籃,並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代表致贈,雖因為行程無法親往,但已親自致電向師母致哀,明日醫界諸位醫師也都會前往參與,向老師告別。

高醫舉行第一屆同學會時,由陳瑩霖發起,有同學送上一只手工木頭時鐘表示感謝。圖/本報資料照片
高醫舉行第一屆同學會時,由陳瑩霖發起,有同學送上一只手工木頭時鐘表示感謝。圖/本報資料照片
陳瑩霖對於寄生蟲研究的貢獻,獲得第十八屆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得主。圖/本報資料照片
陳瑩霖對於寄生蟲研究的貢獻,獲得第十八屆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得主。圖/本報資料照片

寄生蟲 衛生署 醫學 醫師

延伸閱讀

高雄護理師這巧思讓病人「聽話」 名醫讚:佩服得五體投地

尿尿出現「紅色小蟲子」以為是寄生蟲!初診即確診攝護腺癌末期

看3位醫師英年早逝 公會理事長悲籲:要多給醫療一點經費

全職媽媽不返回職場是寄生蟲?呂秋遠嚴詞批「媽蟲」說法,中肯分析女性嫁人生子「穩賠不賺」

相關新聞

故宮正館擬增建玻璃入口亭 挨批去中、醜化

國立故宮博物院兩年前啟動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要在正館大門設玻璃入口亭,恐遮蔽整體意象,遭文資會強勢否決,修復計畫如今捲土重...

獨/我是台灣人也是代理孕母 過程、費用細節一次看

代理孕母議題在台灣討論將近30年,因為先天性疾病、或其他重大傷病導致無法生育的女性遲遲無法孕育下一代,而台灣同婚通過近5...

施明德曾為1事啜泣 管中閔:他沒等到所希望海晏河清的世界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15日因肝癌病逝於台北榮總,享壽83歲。台大前校長管中閔今天在臉書表示,他昨天到施明德家中向施明德告別...

三接突堤效應明顯漂沙嚴重 環團憂藻礁未來岌岌可危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是否影響當地生態備受關注,台灣生態學會理事蔡嘉陽今年一月十七日,搭機經過三接上空,意外發現三接工...

蔡政府最後一次!高階警人事今發布 方仰寧接警專校長

警政署今發布高階警官人事案,署警監一階警政委員方仰寧調警察專科學校校長,基隆市、彰化縣警察局長張樹德、張國雄升警政委員,...

邦交國再掉一個 諾魯與台斷交

我國友邦諾魯1月15日發表聲明,將與台灣斷交,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諾魯政府並在臉書官方專頁發布總統亞定的全國演說談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