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桃園外送員凌晨等紅燈突倒地 「原因曝光」警暖送便當

把握好天氣!明高溫恐飆破36度 這日起變天「雷陣雨連炸3天」

低調訪陸!特斯拉CEO馬斯克突抵達北京 並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

氣候衝擊複雜化 專家:轉型要創意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面臨氣候變遷挑戰,轉型不能固守成見!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23日於論壇舉例說,儲能想法若不限於「儲電」,用多餘的電能進行海水淡化,就能將電能儲存為「水資源」。銘傳大學學者石婉瑜則呼籲,政府在談氣候韌性時,應重視弱勢族群的聲音,才能避免脆弱族群受到更嚴峻的衝擊。

「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23日以「面對全球多重危機 臺灣關鍵轉型」為主題,在氣候災變、地緣政治與全球通膨等狀況下,臺灣如何打造淨零轉型之韌性社會。針對極端氣候下的系統性風險,產官學界代表進行演講,盼台灣能夠過技術化危機為轉機。

電能轉化成水資源

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表示,根據科學家的估計,隨著氣候變遷,未來不降雨的天數將會愈來愈多,然而一旦降雨就是高強度的傾盆大雨。他指出,除了強化短時間集水的量能之外,還需要用不同方式來提高水資源的韌性。

他強調,過去汙水處理都採用集中化的處理,許多廢水需要經過長途的運輸才能到達再生水廠,不僅運輸過程遙遠,還可能有漏水的問題。所以未來再生水資源應採「去中心化」的處理,發展分散式、小系統的再生水廠,同時加速管線汰換,降低漏水率。

此外,賴建信表示,台灣四面環海,其實有著相當豐富的海水資源可以運用,但海水淡化需要花費大量能量。對此,他提出,台灣冬季用電常常有剩餘,就可以應用來進行海水淡化,「儲能的想像不能停留於電能而已,將電能轉化為水資源的跨域儲能,也是值得思考的角度」。

光風電近乎飽和

台電公司副總經理簡福添則表示,為了增加用電韌性,短期會加強發展已成熟的綠電技術,目前光電、陸上風電幾乎都已經飽和,努力把綠電的量能拉上來,未來會朝氫能、海洋能、地熱與儲能技術發展。他指出,配套措施包括調整時間電價、轉移尖峰用電時間等方式,調整社會的電量需求。

簡福添表示,台電已安裝227萬戶「智慧電錶」,能夠精準掌握家庭中大小電器的使用狀況,也能提供企業精準追蹤公司中的「吃電怪獸」,提供企業低碳轉型作為參考。

氣候衝擊愈發複雜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石婉瑜說,氣候災害的衝擊將隨時間愈來愈複雜,氣候災害不再是單一事件,而會產生一系列的系統性事件,如去年歐洲熱浪不再是天氣問題,也增加高齡照護的難度、導致交通設施融化,或者是乾旱加劇全球糧荒等。

她說,過去氣候災害沒有如此嚴峻時,許多都市與產業發展建設,都未將氣候危害納入考量,常有不當土地使用或過度密集發展等狀況。石婉瑜強調,過去發展常集中於「高經濟發展區域」,導致現在氣候衝擊移轉更脆弱的鄉村地區,加深「氣候不正義」的狀況。

石婉瑜表示,「無論專家學者的理論或地方居民的觀點,都應有相同的重要性」。她呼籲,僅有技術無法達成氣候韌性發展,更應將資源優先挹注給弱勢族群,並與公民社會建立夥伴關係。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水資源 銘傳大學

延伸閱讀

各國搶推數位貨幣 專家:恐成控制工具

賴清德再提政府拚淨零轉型 2030前投入9000億預算

賴清德視察寶二水庫及前瞻成果 強調水資源重要性

竹市東門市場3樓營運陷困境 市府擬轉型青創基地

相關新聞

故宮正館擬增建玻璃入口亭 挨批去中、醜化

國立故宮博物院兩年前啟動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要在正館大門設玻璃入口亭,恐遮蔽整體意象,遭文資會強勢否決,修復計畫如今捲土重...

獨/我是台灣人也是代理孕母 過程、費用細節一次看

代理孕母議題在台灣討論將近30年,因為先天性疾病、或其他重大傷病導致無法生育的女性遲遲無法孕育下一代,而台灣同婚通過近5...

施明德曾為1事啜泣 管中閔:他沒等到所希望海晏河清的世界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15日因肝癌病逝於台北榮總,享壽83歲。台大前校長管中閔今天在臉書表示,他昨天到施明德家中向施明德告別...

三接突堤效應明顯漂沙嚴重 環團憂藻礁未來岌岌可危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是否影響當地生態備受關注,台灣生態學會理事蔡嘉陽今年一月十七日,搭機經過三接上空,意外發現三接工...

蔡政府最後一次!高階警人事今發布 方仰寧接警專校長

警政署今發布高階警官人事案,署警監一階警政委員方仰寧調警察專科學校校長,基隆市、彰化縣警察局長張樹德、張國雄升警政委員,...

邦交國再掉一個 諾魯與台斷交

我國友邦諾魯1月15日發表聲明,將與台灣斷交,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諾魯政府並在臉書官方專頁發布總統亞定的全國演說談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