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聯移工逾8.5萬人!勞部:加強海外源頭管理 處分停權

本報報導,截至今年二月,失聯移工累計逾8.5萬人。勞動部說明,去年已加強預防、查處及裁罰,去年年度移工失聯發生3萬1556人,已較前年度失聯4萬1203人趨緩。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本報報導,截至今年二月,失聯移工累計逾8.5萬人。勞動部說明,去年已加強預防、查處及裁罰,去年年度移工失聯發生3萬1556人,已較前年度失聯4萬1203人趨緩。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本報報導,截至今年二月,失聯移工累計逾8.5萬人。勞動部說明,去年已加強預防、查處及裁罰,去年年度移工失聯發生3萬1556人,已較前年度失聯4萬1203人趨緩。其中,勞動部從海外源頭管理,加強外國仲介選工責任,今年3月啟動首波停權處分,預計6月處分停權,也將研議課予外國仲介應負擔失聯移工遣返、收容及醫療等連帶責任,針對失聯情形嚴重的來源國也將要求改善。

勞動部說明,截至今年2月底,移工失聯滯台未出境累計共8萬5229人,移工失聯人數上升肇因是2021年至2022年疫情期間,各國邊境管制及航班減少,新移工無法引進、屆滿移工難以出境,勞動力市場供需失衡,也不利失聯遣返作業;疫後已正常引進、遣返恢復常態。

勞動部強調,近2年自源頭強化管理,加強外國仲介選工責任、提升勞動條件及權益保障、檢討政策引導合法僱用,失聯情形已趨緩。去年移工失聯3萬1556人(發生率4.20%),較前年度失聯4萬1203人(發生率5.96%)明顯下降。據統計,去年共查獲失聯移工2萬7048人、非法雇主2999人、非法仲介506人,今年1月至2月當期發生失聯3650人,也較去年同期6197人下降。

有關加強海外源頭管理,勞動部進一步說,去年9月已修法建立失聯率過高外國仲介暫停引進機制,並且在今年3月啟動首波停權處分,預計將於6月處分停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蘇裕國表示,目前尚未統計遭停權的外國仲介,5月中旬才會進行系統結算,遭停權的外國仲介,依法規第一次違規將停權7天、第二次停權14天、第三次21天、第四次28天,後續若情節嚴重,將不核發認可,讓屢次違規的外國仲介退出台灣市場。

此外,勞動部也將研議課予外國仲介應負擔失聯移工遣返、收容及醫療等連帶責任;對於失聯情形較嚴重的國家,則將循雙邊會議要求改善,並檢討調整勞務合作策略。

除了研擬修法加重嚴懲非法聘僱與媒介、源頭強化管理,勞動部也多管齊下,去年跨部會鬆綁移工政策,如各級營造業移工名額調高至1.5萬名、農業移工名額調高至1.2萬名、家庭看護移工增列3大類對象多元認定免評巴氏量表等;針對家事移工權益保障,也推出職災保險強制投保、月薪調升至2萬元、開辦新聘家事移工入國講習、家庭看護移工短期替代照顧服務。

勞動部補充,已持續和移民署及國安團隊合作,今年截至2月底,已查獲失聯移工5095人、非法雇主439人,將持續結合移民署及國安團隊合作查處並加速遣返。另勞動部提供檢舉非法雇主及非法媒介者檢舉獎金,核發每案獎金5000元至7萬元不等,鼓勵民眾檢舉。

勞動部 失聯 移工

延伸閱讀

圖表看時事/失聯移工人數居高不下!多從事營造、農業 1國籍占比過半

相關新聞

下屬變上司相遇時怎麼稱呼 ? 網友一面倒這樣建議

公司工作職等升遷,除了個人工作能力為考量外,「人和」也是另一項選擇。如果你的下屬升到比你高的職位,見面時你要如何稱呼他?有一男網友在PTT貼文提問,想問一下其他有經驗的前輩,真的發生該怎稱呼?

新北打造職探營隊 培育醫事人才

據人力銀行資料,醫療專業類人員平均月薪4.6萬、每人工作機會為12.6個,新北市教育局整合醫事產官學界,打造醫事人才職涯...

藍委提勞基法七大修正 涵蓋入職、在職、離職等各項勞動權益

國民黨立委黃建賓、吳宗憲、牛𤍥庭、游顥上午在立法院舉行「七大勞動新法推出共同捍衛勞工權益」記者會,共同推出勞動基準法七...

藍委勞動節推修法 試用期應予法制化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試用期應該有正式法律規定,以確保雇主能確實訓練員工!」國民黨立委牛煦庭、黃建賓、游灝與吳宗憲29日推動勞基法系列修法,包括「禁止強迫自願離職」、「欠薪應通報」與「天災勞

該走嗎?他被挖角遭老闆情勒「沒公司需要你」 網勸:都這樣還不跑

為了自身更好的發展而選擇跳槽是很常見的事,一名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自己近期受到別的公司挖角,萌生了想跳槽的念頭。但老闆的一番話又讓他有點卻步,因此他想尋求網友的建議。

入職一個月就想離職!同事冷暴力成最後一根稻草 網友超有共鳴

進入職場遇到不友善的同事真的會讓人心累,近期一位女網友在Dcard上PO文說,從她到職的第一天起,就明顯感覺部門的同事和主管很不友善,讓她很想逃。而公司還強迫新進員工上反職場霸凌的課,讓她感到十分諷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