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一直來 80歲爺爺社區中庭搭帳棚不敢回家

連日地震,花蓮富凱大飯店因地震傾斜。本報資料照
連日地震,花蓮富凱大飯店因地震傾斜。本報資料照

台灣4月23日凌晨發生2起大規模地震,這個月地震頻繁,許多民眾驚魂未定,花蓮地區更有許多大建物坍塌。精神科醫師表示,地震後患者有明顯增加,更有位80歲爺爺每當地震發生救一定會來就醫,這次地震更嚇到他不敢回家睡覺,要在社區中庭「搭帳篷」,別人勸慰都沒有用,是相當典型的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有位年逾80歲的爺爺,每當有地震發生一定會到他的診間報到,他是921大地震受災戶,當時不僅家園遭毀,親友也有所傷亡,23日凌晨發生地震,直接嚇到到社區大廈中庭搭帳棚生活,即使旁人勸慰大廈結構安全,他依舊擔心到無法住在家中,與平時海派直爽的性格大相逕庭。

「這位爺爺太害怕災難重現。」楊聰財表示,個案因為經歷過重大事件,造成大腦創傷,對於地震的壓力反應劇烈,一旦有任何小地震,或是風吹草動就會慌張,連帶引起難過、害怕的心情,平日每天出門運動是鄰居眼中相當開朗的人。

楊聰財指出,一般民眾在地震發生後頻頻感到「幻震」,多屬於假性地震症候群,並非腦損傷,而是天災過後大腦為了幫助我們判斷「戰或逃」,是一般人對於「害怕再次發生」的正常心理壓力,短時間內可能會自律神經失調、睡眠障礙、焦慮,一旦症狀嚴重到影響生活可能成為急性壓力障礙,症狀持續一個月以上就懷疑是PTSD,需要趕緊接受醫療協助。

「大腦判斷威脅是『寧可錯殺一百,不可放過一個』。」楊聰財說,杏仁核是腦內的危險中樞,幫助我們趨吉避凶,現在台灣正在地震頻傳期間,大腦可能「不穩定放電」每當晃動就會杯弓蛇影,但若不影響生活,可以正常工作,都屬於正常現象。

對於80歲爺爺的嚴重害怕狀況,楊聰財說,治療上會帶領他想像,若地震發生後該怎麼躲最安全,模擬出最小災害的狀況,以建立安全感;同時教他壓力事件發生當下,可以「深呼吸刺激副交感神經」讓身體放鬆,以及寫日記、建立社交圈,伴隨藥物的輔助,一步一步重拾健康的生活。

921大地震 爺爺

延伸閱讀

印尼副總統:台灣地震傷亡損失低 災害管理值得效法

花蓮富凱飯店採V字型拆法 昨晚起餘震多…幸無發生位移

台灣會重演日本113悲劇嗎?專家揭1關鍵:島內不可能有規模8地震!看台日差別

宜蘭首件天坑案遇地震還下雨 居民憂路裂嚴重睡不著

相關新聞

從一位公務員之死 看職場霸凌的黑暗真相!8種慣用手段大揭密

有一位以管理嚴格聞名的主管,經常對外強調:「我的手下誰敢混水摸魚,我一定讓他滿地找牙。」儘管並未有人目睹公司員工真有如此狼狽的場面,但從員工們的表情不難看出他們每天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幾乎能感受到內心的壓力如同腸子打結。在員工眼中,這位主管是缺乏同理心的,他每日早晨總要進行所謂的「精神訓話」,嘮嘮叨叨地逐一指導每個人的工作方式,要求員工百分之百遵從他的指示,不容許任何個人意見的加入。一旦員工稍有改變,他便會暴跳如雷,怒斥:「誰讓你自作主張?」

權力越高越可能外遇?研究:如果想要引誘其他人 「我很有信心我會成功」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一句話:「權力是終極的春藥(Power is the ultimate aphrodisiac)」。一般人對有權有勢的人的刻板印象是他們有許多花邊新聞或婚外情。而實際上,權力跟不忠行為真的有關係嗎?

人為什麼會生氣?因為在關係中無法守護發自內心「最深層的在乎」

有一天來訪者提到和家人的關係時,聲音愈來愈大聲、感覺上情緒愈來愈激動,然後說自己很生氣…,「你在氣什麼?」一段的對話之後,了解到讓來訪者感到生氣的緣由。

超越正念:每一個念頭和感受的湧現 無論多麼負面刺耳 都可以以它們的「本來面目」得到接納

常規的正念練習教你如何對待念頭、感受以及其他體驗,而不是認同它們,或將它們轉化成行為,透過培養一種不執著於客體,或體驗的寬廣的覺知力,讓你逐漸從頭腦的制約中擺脫出來,即使是習慣性的思維模式和感知模式不斷湧現,你也不一定會被它們誘惑。

老婆要離婚、女兒拒學、老是遇到渣男…人生卡關時 究竟該找心理師或命理師?

「心理師,怎麼讓我老婆不要跟我離婚啊?」「心理師,我女兒怎麼又不去學校了?」「心理師,為什麼我老是遇到渣男?」

半伴依戀/擁抱伴侶關係中的不安 《腦筋急轉彎2》教我們愛回真實的自己

在皮克斯動畫《腦筋急轉彎2》中,進入青春期風暴的萊莉,迎來了許多新的情緒角色,這些情緒都跟「關係」有關,分別為阿焦、阿慕、阿廢與阿羞;隨著這些情緒的到來,他們以不同的外貌與形象在萊莉的內在主控台上各司其職,影響著萊莉在關係中的每一個反應與行為,也在無形中撼動著萊莉的內在信念與自我認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