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疑「生熟食混用」釀禍!11人上吐下瀉就醫 漢來海港巨蛋店停業2天

劉柏立被拔除 媒體大亨竟可決定NCC主委?後續誰來接

兒少通報數刷新 家扶調查:逾2成家長最近曾體罰孩子、負面影響高

林心如首度代言家扶「用愛包圍」,分享遇到育兒困境時的冷靜秘招,並示範快樂親子五步驟,共勉正向教養、遠離風險。記者葉冠妤/攝影
林心如首度代言家扶「用愛包圍」,分享遇到育兒困境時的冷靜秘招,並示範快樂親子五步驟,共勉正向教養、遠離風險。記者葉冠妤/攝影

家扶基金會今發布「父母對教養的看法調查」指出,21.1%家長在近一個月曾體罰孩子,而曾體罰孩子的家長中,高達8成8認為「體罰是一種可接受的教養方式」、8成4認為「父母有權利體罰孩子」,3成2認為「體罰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教養觀點存在風險因子高,家扶也比對2024年、2023年分別對家長及兒少進行的教養看法調查,發現「遭受體罰的孩子」與「施以體罰的父母」對親子關係的觀點有明顯差異,且對孩子負面影響遠比想像高。

據衛福部統計,去年全國兒少通報事件突破12萬件次,相較前年約成長兩成,其中兒少遭家長不當對待事件成長7%,主要類型為身體不當對待,被害兒少年齡以國小學童增加最多、其次為6歲以下幼童,顯示去年兒少保護案件增長最多類型是國小以下兒童遭家長體罰、不當管教。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表示,兒少保護案件施虐者因素,最多是缺乏親職教育知識、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教養這條路非常漫長,需要提升保護因子、降低風險因子,才能避免虐童憾事發生。

家扶基金會社會工作處研發組主任蔡雯瑾說,家扶去年的「兒少對父母教養的看法調查」發現,遭體罰學齡兒少多為小學生,並有逾3成被體罰時未被告知原因,近8成認為傷害身心。比對今年做的「父母對教養的看法調查」,則發現有2成家長近一個月曾體罰孩子,進一步了解,曾體罰孩子的家長中逾8成認為「體罰是一種可接受的教養方式」、「父母有權利體罰孩子」,逾3成認為「體罰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教養觀點存在風險因子高。

蔡雯瑾進一步說,比對兩個年度的教養看法,發現「體罰後對親子關係的影響」在兒少與家長感受上的百分比差距甚大,在「擔心不被父母接納」、「減少與父母溝通」、「不願向父母分享心事」、甚至「無法自在接近父母」的感受差距最多,顯見體罰對親子關係帶來的是負面影響,更與家長管教原意背道而馳。

為幫助服務家庭,家扶計畫性推動親職教育方案,促進家長正向教養、提升保護因子。一個人帶三個兒子的琬茹媽媽說,過去當小孩吵鬧,她會用吼的制止孩子,但吼叫只是讓她更疲累,後來上了家扶ACT安全養育孩子課程,使用暫停法、傾聽孩子需求,也讓孩子知道媽媽的需求與辛苦,彼此理解、各退一步。

小捷媽媽說,以前希望讓孩子快點聽話,曾急用體罰,回想起來孩子恐懼的表情,讓她又心疼又挫折,現在學會用「回應」取代「反應」,理性地和小孩溝通,母女關係也更親密。小捷則說,她喜歡媽媽現在的樣子。

為強化服務家庭的親職技巧、促進親子關係,家扶推動親職教育,每年提供逾千位兒少與家長進行心理創傷復原服務、近3000戶家庭處遇及追蹤輔導服務。家扶表示,今年用愛包圍計畫籌募目標為3000萬元,期望各界響應,一起幫助遭受不當對待孩子能早日走出傷痛。

家扶基金會 父母 親子

延伸閱讀

影/林心如呼籲響應家扶「用愛包圍」募款活動

逾越體罰本質 母懷疑國小兒子偷錢動手教訓遭檢起訴

這次我能獨當一面!苗栗家扶頒發大專及高中職獎助學金

虐童案風暴下勇敢前行 苗栗家扶周六辦獎助學金頒獎

相關新聞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部分負擔新制上路半年 分級醫療進步小

健保署公布部分負擔新制施行半年成果,健保增加廿一點四五億元收益,民眾門診就醫費用平均增加二百元、急診增加八十二元;疫後醫...

中南部持續豪雨轟炸慎防冰雹!未來1周全台有雨 僅這天有空檔

受鋒面影響,今天各地天氣仍較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科長林秉煜說,今天中南部地區除了局部短暫雨,還有大範圍大雨及局部豪...

刪爭議 政院拍板再生醫療雙法

行政院會昨通過爭議多時的「再生醫療雙法」,將原本最大爭議的「初步療效」刪除,要求所有再生技術都得進行人體試驗,但危及生命...

衛福部訪視指引出爐 3類全日托、2類高危保母加強訪視

日前1歲待出養童剴剴疑遭兒福聯盟媒合的全日托保母虐死案,托育安全引發國人重視。衛福部於剴剴案檢討會後,提出將修訂居家托育...

提神只能喝咖啡?營養師曝「3食物」效果更持久還紓壓

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提神飲料,不過有時候又會怕喝多了咖啡因成癮,對此,營養師李婉萍在臉書發出影片,表示除了咖啡以外,其實還有3種食物也可以幫助提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