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貴婦奈奈吸金潛逃案!「男友名醫父」黃立雄夫妻涉詐明早押解回台

哥倫比亞宣布將與以色列斷交 控以國總理對加薩「種族滅絕」

家族首例 2歲童高燒、肝指數過高竟是罹「這罕病」

目前國內罕病病人累計已超過2萬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目前國內罕病病人累計已超過2萬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天是「世界罕病日」,年僅2歲的言言是罕見疾病「尼曼匹克症AB型」患者,唯一的治療藥物仍在健保審查中、全球恩慈計畫也已截止,所幸透過醫院、罕病基金會與藥廠協助,取得用藥度過難關。全球已知的7000種罕見疾病,對3億人口造成影響、其中只有5%的罕病患者有經過核准的治療方法。

每年2月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疾病日,目前國內罕病病人累計已超過2萬人,言言就是其中之一,他2023年被診斷罕見疾病「ASMD」,也就是酸性神經磷脂酶缺乏症,又稱尼曼匹克症AB型。

言言的父母表示,家族中並未有罕病先例,言言出現高燒、肝指數過高等症狀,緊急送醫後,歷經各種檢查,確認診斷時間長達半年以上,期間內心的不安與焦慮,未曾經歷者很難體會其心情。言言病情一度惡化,唯一的治療藥物仍在健保審查中、全球恩慈計畫也已截止,所幸台灣賽諾菲緊急向總公司爭取額外的恩慈療法,得以及時治療。

罕病患者經過漫長的診斷過程,首先要面對是否有治療方法?如果有治療,是否已引進國內並獲得健保給付?如果沒有治療,則該如何處置?除了治療之外,還需要面對輔具、復健治療等日常挑戰。

負責照顧言言的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簡穎秀表示,罕病患者面對加速診斷、創新治療、藥物可近性與病友支持等4大面向挑戰,言言的遭遇凸顯其重要性,特別是病友支持的部分,病患及家長面對未知,如何在診斷過程中解決其疑慮並安定他們的情緒,需要持續努力。

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律師陳俊翰日前過世,他的現身讓大家更加關注罕病,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談及此事一度落淚,她表示,罕病患者在漫天煙火中,「連仙女棒都沒有」,在社會討論中聲量小,「但俊翰把自己燒成火炬」。

全球已知的7000種罕見疾病對3億人口造成影響、其中只有5%的罕病有經過核准的治療方法。台灣賽諾菲罕見疾病事業處處長奧利Olivier Filicic表示,罕病患者只占人口的一小部分,卻是最需要關注和支持的族群,國際罕病日對世人是一個重要的提醒,為罕見疾病患者追求更好的照護,需要各界共同努力。

每年二月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疾病日(Rare Disease Day),今年的主題是Equity (公平),台灣賽諾菲表示將與政府、醫界、病友團體多方合作,為罕病病友提供更好的照護。圖/賽諾菲提供
每年二月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疾病日(Rare Disease Day),今年的主題是Equity (公平),台灣賽諾菲表示將與政府、醫界、病友團體多方合作,為罕病病友提供更好的照護。圖/賽諾菲提供

健保 罕見疾病

延伸閱讀

雨中送別罕病律師陳俊翰 賴清德允:落實俊翰理想抱負

罕病律師陳俊翰今告別式 蔡英文贈家屬褒揚令

罕病律師陳俊翰明告別式 密西根大學法學院:永遠銘記

悼陳俊翰 教授林志潔:與各界續推身障修法延續精神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五一遊行勞團怒吼 提5大訴求

近四千名勞工在五一勞動節走上街頭,對將就職的賴政府喊話,提出薪資提升要落實、工作權利要保障、集勞關係要升級、退休權益要安...

還在努力回憶嗎?出生至今出國次數總查詢 3步驟解答

頻繁出國的民眾再也不用傷透腦筋回想出國日期,可以直接透過My Data上網下載自己的入出國日期證明書,但不包含個人出境的國家名稱。

醫院財報 林口長庚最賺 土城醫院最虧

衛福部健保署昨公布一一一年醫療院所財務報告,林口長庚醫院連七年蟬聯整體結餘最高的醫院,金額達九十三點九三億元,但主要盈餘...

出門小心!7縣市大雷雨來了 慎防劇烈降雨、雷擊及強陣風

大雷雨來了,中央氣象署下午14時59分針對雙北等7縣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戒區域:新北市、台北市、新竹縣、新竹市、桃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