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抗藥性感染耽誤癌症 細菌沒了癌症惡化仍病逝

感染症醫學會攜手疾管署、健保署、重症醫學會與診所協會全聯會呼籲「救救抗生素,讓抗生素救人」並提出「診間三問」,盼民眾正確認識、使用抗生素。。記者李青縈/攝影
感染症醫學會攜手疾管署、健保署、重症醫學會與診所協會全聯會呼籲「救救抗生素,讓抗生素救人」並提出「診間三問」,盼民眾正確認識、使用抗生素。。記者李青縈/攝影

抗藥性細菌的威脅不可輕忽,在加護病房ICU中處理起來更是棘手。一名40多歲男性因為頭頸癌併發臉頰膿瘍、肺炎及呼吸衰竭轉至加護病房,本身患有糖尿病,其報告顯示為「抗藥性肺炎克雷白氏菌」讓治療更困難,歷經18天治療、換3種抗生素後雖消除感染細菌,但卻因為抗藥性細菌感染,無法及時接受癌症治療,最後因頭頸癌惡化、反覆感染、多重器官衰竭病逝。

就算是感冒,不當使用抗生素,將使細菌對抗生素發展出抗藥性。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濫用抗生素會降低治療成效,副作用發生風險會提升至2.65倍。感染症醫學會攜手疾管署、健保署、重症醫學會與診所協會全聯會呼籲「救救抗生素,讓抗生素救人」並提出「診間三問」,盼民眾正確認識、使用抗生素。

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抗藥性細菌比例近十年已攀升超過3倍,造成臨床醫師需更頻繁投入治療,患者治療安全性也因此降低。秘書長黃建賢也說,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碳青黴烯類抗藥性腸桿菌(CRE)、碳青黴烯類抗藥性(CRKP)、碳青黴烯類抗藥性綠膿桿菌(CRPA)、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VRE)抗生素抗藥性感染的比例,從2014年到2023年都是上升,僅有甲氧西林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下降。

陳宏麟說,抗生素常見使用時機包含細菌性感冒、拔牙手術、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肺炎、泌尿道發炎、婦科發炎等疾病。而民眾常誤認抗生素就是消炎藥,覺得抗生素有害身體,並且出現沒有依照固定間隔服藥或是自行停藥的錯誤使用抗生素狀況。他呼籲民眾主動提出:藥物有沒有抗生素、處方的抗生素要吃多久、小心什麼事項等三問題。

重症醫學會副秘書長呂紹煒表示,一般細菌感染者,多半可在12小時獲得控制,不過感染抗藥性細菌者卻需48小時,顯示一旦感染抗藥性細菌將延長治療時間達4倍。

2019年全球已有127萬人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世界衛生組織更將每年11月18-24日訂定為「世界抗生素認知週」。健保署副署長李丞華說,抗藥性細菌的增長每年更造成健保需額外支出,對醫療品質卻無提升。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疾管署與食藥署、農業部合作提案中長期計畫,「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預計在2025年開始為五年期計畫,確保抗生素取得及源頭流向管理、提高民眾業者及醫療專業人員認知。

抗生素 肺炎 醫學

延伸閱讀

血管沒塞她竟急性心肌梗塞 AI助功揪出菌血症釀禍

一根魚刺的代價!三次大手術險死 健保加自費超過300萬

獨/高雄大叔被折磨4年、三度命危 禍首竟是體內這一小根魚刺

抗生素缺藥+抗藥菌增,恐年奪3萬人命,政府推3措施因應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今年第一號颱風「艾維尼」最快明生成 對台影響程度曝光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天菲律賓東方海面已生成今年第一道熱帶性低氣壓,不排除明天到周末生成第一號颱風「艾維尼」,輕度颱風發展機...

台灣小米 將送進挪威「末日種子庫」備份保存

小米為台灣各地原住民族的重要主食,也是唯一有完整祭儀的作物。國立中央大學極地研究中心團隊本月廿五日將前進北極,帶著一七○...

包租公、股民優先?石崇良:健保補充保費調整已啟動修法

為解決健保財務困境,衛福部將調整補充保費費率,包租公、股票族等擁有資本利得者恐受到影響。健保署長石崇良今表示,考量補充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