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男吹冷氣感染「這病菌」釀多器官損傷 醫示警:對2族群更具威脅

全球首座橋上飯店!獨享首爾漢江大橋美景 預計開幕時間曝光

侯友宜不去總統就職典禮 明上午公務行程是這3個

季節傳染病一次來…兒童急診塞車 醫:流感年底可能大流行

社區中流行的各種病菌,除了造成孩童頻繁的感冒發燒,醫師也發現偶有合併兩種或三種以上病毒共同感染,而造成連續高燒超過一週的案例。圖/彰基提供
社區中流行的各種病菌,除了造成孩童頻繁的感冒發燒,醫師也發現偶有合併兩種或三種以上病毒共同感染,而造成連續高燒超過一週的案例。圖/彰基提供

近來小兒科急診激增,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現場所見,以往有季節規律性的傳染病,例如夏季的腸病毒、細菌性腸胃炎,冬季的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腸胃炎,都在2022年底後同時流行,醫師提醒,流感本就是秋冬的流行病,很可能在年底又有更大規模流行。

彰基提醒,新冠肺炎病毒仍存在社區中,但因多數人都曾確診,二度感染也多是輕微症狀,誘因其他呼吸道病毒盛行,家長反而容易忽略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新冠肺炎對嬰幼、高齡及慢性病族群仍有較高的重症疑慮;若家中幼兒有發燒者,建議先快篩再就醫。

往年常在冬季傳播的流行性感冒,從今年春季後反而進入流行期,趨勢在夏季不降反增,醫師也預測可能在年底又有大規模流行;另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今年夏季又再次出現感染潮,餘波至今,RSV首次感染容易高燒數日、咳嗽多痰,嬰幼兒尤其容易引起細支氣管炎、哮喘,或誘發氣喘發作,造成呼吸窘迫,甚至需要住院治療。

彰基也說,腺病毒在夏季以來也是造成兒童高燒不退的元兇之一,常見症狀有扁桃腺發炎、化膿,少數有結膜炎症狀,特色是高燒五到七天不退,雖然少有併發症,但常反覆高燒累壞家長,醫師也發現偶有合併兩種或三種以上病毒共同感染,造成連續高燒超過一星期的案例。

彰基兒科急診主治醫師陳舜任表示,從去年疫情比較緩解之後,原本孩童較常流行的呼吸道病毒、腸胃道病毒從去年5月大肆地開始慢慢回到社區,造成一波波傳染。

陳舜任建議,若孩童生病發燒可觀察退燒時的活動力、食慾,若都還可以能先洗個溫水澡,或使用退燒藥讓孩童做支持性的治療,但孩童食慾下降越來越明顯,活力在沒燒的時候也非常差,甚至有發燒危險徵兆,例如高燒超過41度、呼吸急促、心跳非常的快,或者是意識有變化、持續的嘔吐、腹痛嚴重狀況,就應到兒童急診檢查。

陳舜任表示,勤洗手、避免出入公眾場所、外出多戴口罩,都可延緩免疫債,讓它如同疫情一般「緩著陸」,也減輕家長照顧壓力。

疫情解封後的「免疫債世代」,在兒童急診所見,是以往有季節規律性的傳染病,都在2022年底後同時流行。圖/彰基提供
疫情解封後的「免疫債世代」,在兒童急診所見,是以往有季節規律性的傳染病,都在2022年底後同時流行。圖/彰基提供

RSV 新冠肺炎 流感 發燒 醫師

延伸閱讀

第一線急救團隊留不住年輕人...相關學會聯手提6項訴求

醫界憂緊急醫護面臨危急 籲政黨制定、落實相關政策

台中流感已6重症! 天冷效應掛病號「3多」家長好焦慮

流感爆1重症…4歲童染B流成急性壞死性腦炎 插管治療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永豐化學造假被停業 醫院輸液告急

市占逾七成的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屢次違規,日前因展延許可證時,被發現實驗數據造假等,遭到食藥署勒令停業,...

聯經慶祝50歲 邀10作家開講

為慶祝成立五十周年,聯經出版公司以「聯結的力量」為主題,籌辦論壇,請來十位不同領域作家各自談述觀點,希望藉由知名講者的暢...

去年消費申訴創10年新高 線上遊戲連3年奪冠!外送爭議第2名

去年民間消費規模突破新台幣11兆元大關,改寫歷史新高,但隨之消費申訴也跟著變多,去年行政院消保處受理申訴及調解案件逾7....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