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5分鐘內陡降6千英尺!旅客憶新航死亡亂流瞬間:行李櫃被人「撞出凹陷」

掌握關鍵錄音?傳新竹女警兼差「單純想壞壞」 按摩店驚:警察是來做臥底嗎

雨彈襲來!明半個台灣「溼答答」雨勢這日趨緩 下周有望迎梅雨季

政院「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 民團回應「兩好三壞」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將於8月20日在凱道舉行「還路於民大遊行」。記者周湘芸/攝影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將於8月20日在凱道舉行「還路於民大遊行」。記者周湘芸/攝影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將於8月20日在凱道舉行「還路於民大遊行」,盼達交通零死亡目標,在遊行舉行前夕,行政院公布「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對此回應「兩好三壞」,針對健全人行設施時程、公共運輸路網普及、駕訓制度及400億元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提出質疑。

我國去年3000人死於交通事故,交通死亡事件持續導致民怨沸騰。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將舉辦「還路於民大遊行」。行政院今報告「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提出「推動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建置完整公共運輸系統」、「落實行人交通安全改善」短、中、長期逐一推動,並通過「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今對此提出「兩好三壞」,其中認為遊行首要訴求是「健全人行設施」,包含完整行人路網和路口改善,但在院會綱領中被放在中期目標內,且訂定時程在一年後,如何確保這些政策能繼續延續?

再者,要提升公共運輸路網服務品質,最首要的應該是公車路網的普及度、駕駛安駕能力的培訓、司機勞動條件實質提升。若公共運輸路網沒有普及,TPASS月票再便宜都無法提升使用率;駕訓制度沒有改革,不具安駕能力的駕駛是無法被汰除的;公車駕駛勞動條件沒有具體改善,搭乘體驗還是會因「過勞司機」無法改善。

此外,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也說,400億元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雖從7年改成4年,但中央仍以被動角色核發這400億元經費,需要地方自提計畫才能有機會,但許多城鄉、偏遠地區並無相應交通專業可以處理,甚至不知道內政部營建署「人本交通手冊」的存在,中央應更積極負起協助的責任。

針對「兩好」的部分,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則說,這次遊行的主軸《零死亡願景》終獲行政院採納,成為台灣未來國家交通政策方向,但遊行所訂的2030死傷減半目標,和聯合國制定的全球交通安全政策「2030道路死傷減半」是一致的,行政院考量「台灣交通組成較多元複雜」,將目標直接打了6折,希望能比照聯合國標準。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也說,過去交通部層級的道安會缺乏相關部門橫向溝通,現在將由院長主導「中央道路安全會報」,這是解決交通權責破碎化的其中一種方式,也是改革交通系統性暴力的第一步,未來希望在院級道安會的政策決策過程,能讓一定比例的民間團體參與討論。

公共運輸 行政院

延伸閱讀

820還路於民大遊行 侯友宜會到場、柯文哲轉彎將出席

被侯超車!柯文哲最新民調「淪老三」 黃暐瀚分析:716遊行是轉捩點

改善行人交通安全 政院由工程、教育、監理、執法著手

照顧爭議多訟訴 民團:應增調解員知能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新冠確診變多了!醫揭「KP.2恐釀新一波流行」 成人中鏢都有一症狀

新冠再起!小兒科醫師陳敬倫表示,最近確診的病人變多了,尤其大人發燒很高機會篩出陽性,這可能是新病毒株KP.2造成的新一波流行。陳敬倫也提醒,新冠沒有特效藥,但容易傳染給別人,如果能及時檢測,就能做好防護。

YouBike昨晚全台大當機 微笑單車道歉曝原因

全國YouBike系統昨晚發生異常,無法借還車輛。微笑單車公司今早表示,因昨晚9時進行系統效能調整,負載升高導致異常,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