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5號銜接蘇花改計畫 若順利有望121年完工通車

國5銜接蘇花改計畫預計開闢北起國道5號蘇澳端、南抵白米橋到東澳隧道之間,全長7.1公里,包含4公里隧道、2.8公里高架橋的道路。圖/高速公路局提供
國5銜接蘇花改計畫預計開闢北起國道5號蘇澳端、南抵白米橋到東澳隧道之間,全長7.1公里,包含4公里隧道、2.8公里高架橋的道路。圖/高速公路局提供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國道5號銜接蘇花改公路計畫展開迄今3年多,即將完成環境影響說明書,今天上午舉辦公開說明會,向地方說明工程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會後高公局將編制環境說明書定稿送交環保署審查,並同步將建設計畫送往行政院審查,環評通過、計畫核定後開始相關作業,目標121年竣工。

國5銜接蘇花改計畫預計開闢北起國道5號蘇澳端、南抵白米橋到東澳隧道之間,全長7.1公里,包含4公里隧道、2.8公里高架橋的道路,預估耗資178億元,高公局108年底展開可行性評估,110年底獲行政院核定,111年5月展開綜合規畫及環評,近日初步完成環說書後,舉行公開會議。

高公局說明,地質方面,工程可能遭遇淺覆蓋和順向坡等風險,會設置監測儀器並以岩栓、錨釘或相關手段加強邊坡穩定;空氣品質與噪音振動方面,同樣實施監測,並設置施工圍籬等;水文部分,施工用水會申請臨時供水或向住戶購水,不會取用河川水與地下水,並委託合格業者清除廢水廢油。

工程產生的土方和其他廢棄物,高公局也會委請合格業者處理;整個工程採用低噪音工法,並對施工人員加強生態保育教育宣導,禁止騷擾、虐待與獵捕野生動物;工程期間對景觀與交通的影響,高公局會在工區裸露面種植環境色系植物,重大機具作業時派員指揮交通,並避免利用尖峰時段行駛。

地方關心工程經過武荖坑遺址,以及其他歷史地標和老樹等是否造成影響,高公局說明路線通過武荖坑遺址時,採取隧道形式,可大幅降低對地表遺址的破壞,對其他歷史地標與老樹也一一標註,如有必要會協助遷址和移植。

南澳鄉縣議員游吉祥詢問整個工程的期程,盼加速進行。高公局回應,公開會議結束後,會將環說書定稿送交環保署審核,如順利有望在半年內通過,並同步將建設計畫送交行政院,獲得核定後方能開始進行設計、發包等工程事項,預估將耗時9年,一切順利可在121年通車。

高公局即將完成國5銜接蘇花改計畫環境說明書,今天上午舉辦公開會議向地方說明。記者陳敬丰/攝影
高公局即將完成國5銜接蘇花改計畫環境說明書,今天上午舉辦公開會議向地方說明。記者陳敬丰/攝影
縣議員游吉祥(後排拿麥者)詢問工程期程,高公局回應若一切順利可在121年通車。記者陳敬丰/攝影
縣議員游吉祥(後排拿麥者)詢問工程期程,高公局回應若一切順利可在121年通車。記者陳敬丰/攝影

行政院 遺址

延伸閱讀

高公局養護工偷賣包商施工料件 百萬材料只賣16萬遭訴

民代追竹市「停七」工程解約後進度 市府拚這時間完工

垂楊路動輒挖管施工 甚至馬路全封 居民抱怨:何時完工

高公局主任涉誹謗、職場霸凌仍穩坐主管職 立委關切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保母訪視增至每年6次 民團批增工作量沒配套

一歲半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虐死案,引發社會譁然,行政院政委林萬億以「提高訪視頻率」作為檢討方案,點燃全台社工怒火,五大社工...

保母訪視指引公告 增訪視次數、身心狀況列觀察重點

剴剴案引發國人對托育安全重視,衛福部檢討會議中提到,將修改居家托育人員訪視指引。衛福部社家署上月30日公告指引內容,並發...

賴清德喊癌症死亡減3分之1 醫界:有難度

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要在二○三○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然根據衛福部統計,二○一八年起,台灣癌症死亡人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