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桃園人崩潰...蘆竹上萬戶大停電後「換龍潭2389戶停電」 台電緊急搶修

教授赴花蓮失聯1個多月!403強震前夕手機定位在「這裡」 警公布照片協尋

起死回生!全台4所私中解除專輔 教部:已無退場條例所列情形

三大金融稅制再闖關 金融營業稅喊降、當沖降稅常態化

財政部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23年金融建言白皮書出爐,三大金融稅制再度闖關,一、業者再度疾呼,金融營業稅能從5%降到2%,二、當沖課徵證交稅率1.5%盼可常態化,不要落日,三、銀行業放款所收取的利息收入,未開收據時,應免徵印花稅

據了解,今年「金融建言白皮書」本來是23項建言、36項具體建議作法,後來新增了兩項新建言,包括產險公會建議交通部,將機車區分「自用」及「營業用」以適用不同機車險稅率,其次,則是新增金融營業稅調降到2%,合計共25項建言,至少40項具體做法。

金融稅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金融營業稅和當沖降稅常態化。根據白皮書建議,希望財政部可會同金管會研擬將金融營業稅從5%降到2%。

財政部是在2005年以充實金融重建基金為由,課金融營業稅2%,2014年又以促進社會發展加徵回饋稅,將該稅率提高到5%,當時立院修法時就已請財政部會同金管會研議,其中3%的落日條件。

當時,財政部也表達,該5%挹注金融業特別準備金將在2024年底屆滿前一年,可做調整評估,金管會也認為考量金融業國際競爭力因素,持續與財政部交換意見將稅率調回到2%水準。

其次,當沖降稅常態化,也是這次爭取重點。券商公會認為,降稅後,台股量能活絡、IPO和SPO發行量增加,稅收也大增,是三贏措施,希望能改為常態化。

行政院是在2017年4月開始,將現股當沖的證交稅減半,降到千分之1.5,該降稅優惠將在2024年12月31日到期,到期後、實施期間已長達七年八個月。

券商公會指出,當沖稅率減半的確吸引投資者進場,無論景氣循環或市場多空,當沖交易比重很穩定,但當沖稅率減半屆期前,是否持續延長的不確定性,容易造成投資者臆測或退出市場,因此建議財政部可讓減半政策常態化。

券商公會指出,當沖稅率減半有三大好處,一、增加政府稅收,從實施前五年每年平均稅收僅770億元,到實施後、每年平均稅收攀升到1,417億元,年平均增加84%,二、台股量能增加,從政策實施前一年、台股日均量992億元,到前兩次減半期間,台股日均量提升到2670億元和2990億元,均是翻倍成長。

三、IPO和SPO發行量增加。2021年和2022年IPO和SPO承銷金額各是2,728億元與2,365億元,均以突破當前稅率減半前的規模。券商公會期待當沖稅率減半常態化,以宣示政府重視證券市場長遠發展的決心,透過活絡的證券交易,吸引優質企業在台掛牌籌資,促進經濟發展。

印花稅 營業稅 證交稅 財政部 銀行業

延伸閱讀

Fed會議將登場 法人:台股股價會先受美財報影響

統一發票兌獎APP當機 財金:已請中華電信查明異常

上次申讓股權提早賣完 財政部緊接再賣中再保2000張

中獎人急了!5、6月統一發票今開獎 財政部兌獎APP竟當機

相關新聞

存股族股利可抵稅、怎麼繳才適合?理財達人:分2方式計算

繳稅一族看過來,雖然荷包會縮水,但還是當個好國民乖乖繳稅。這次蜜蜂爹特別整理了今年的報稅懶人包,底下做一些相關補充。

「繳稅懶人包」怎麼繳最划算? 達人整理超詳細圖表一次看懂

又到了5月的報稅季了,小弱肌這次整理了報稅的優惠方式還有最簡單的繳稅方法,覺得喜歡的話也可以分享給朋友喔!

報稅懶人包…父母60歲以上可以直接報列撫養! 3族群免稅門檻不同

每年5月申報的是前一年度的全年所得,也就是說,今(113)年5月要申報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綜所稅是「家戶申報制」,成員有本人(納稅義務人)、配偶與受扶養親屬,列報扶養親屬。

兄弟繼承房產後做一事慘...要賣竟得多繳200萬稅金

不動產繼承眉角多,不諳稅法,往往就會付出慘痛代價。近日就有一件,一對兄弟繼承父親房產,因為不懂法令,一錯再錯,本來轉售不...

檢舉逃漏稅獎金最高480萬元 但有四種人不能領

檢舉逃漏稅獎金,最高可拿480萬元,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領。稅務人員、稅務人員配偶及兄弟姐妹、公務員執法過程中舉發的逃...

房租擬改特別扣除 300萬人受惠

大選腳步接近,朝野立委爭相提出減稅法案拚「業績」。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預定今天審查所得稅法第十七條修正草案,在財政部「有條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