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流通商戰/蝦皮推當日到貨 電商短鏈物流賽局向南延伸

集氣!康橋西洋劍高手車禍重傷 昏迷指數3分進步到8分、最快今轉院台大

中捷砍人凶嫌曾當庭下跪念懺悔信 二審改判9年9月

台塑四寶迎春燕 營收增溫…台化、南亞年月雙成長

台塑四寶公布4月營收,其中南亞、台化比3月、去年同月正成長。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塑四寶公布4月營收,其中南亞、台化比3月、去年同月正成長。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塑四寶昨(7)日公布4月營收合計1,214.03億元,月減4.3%、年增9.2%;前四月合計4,832.79億元,年減2.7%。內部透露,由於旺季來臨,四寶4月營收全部都比去年同期好,捎來景氣春燕訊息。

其中,台化(1326)、南亞(1303)表現強勁,皆為年、月雙增,且台化年增達26%。台塑、台塑化表現較弱,均為月減;不過,台塑主要是印度大選影響PVC出貨;台塑化則是因為煉油廠歲修影響生產。

台塑表示,印度4月逢大選期間(4/19~6/1),部分政府基礎建設暫緩執行,PVC需求減少,加上液鹼及EVA配合客戶船期安排,4月部分訂單延至5月交運,因此4月PVC、液鹼及EVA銷售量比3月減少。

在銷售價差部分,去年以來液鹼及EVA大陸分別新增產能210萬乾噸及55萬噸,供給增加,加上美歐持續升息抗通膨,影響終端需求及市場行情,因此4月液鹼及EVA平均價格比去年同期下跌,幅度介於14~24%。台塑4月營收166.6億元,月減5.6%、年增2.8%;前四月營收647.69億元,年減5.3%。

南亞指出,電子材料、化工、聚酯、塑膠加工四大產業市場需求略為增溫,不過化工產品因船期影響,部分訂單延後交運致營收減少外,其他各產品營收皆比3月增加,單月營收達近七個月新高,比去年同期成長。

電子材料產品中,銅箔基板、環氧樹脂、玻纖布、銅箔之銷售量都顯著成長,主要是通訊、伺服器、家電、船舶等工業塗料需求增加,且五一假期前湧現客戶備料訂單,加上預期銅價受國際情勢影響將進一步上漲並拉升產品報價,導致下游積極購買,各類電子材料產品營收成長。

南亞4月營收218.8億元,月增1.6%、年增2.4%;累計前四月營收805.09億元,年減7.6%。

台化表示,終端需求好轉,4月銷售量、價均較3月成長。其中,PX自用增加且看好後市擇單銷售,減少9.4億元。萃餘油回售台塑化增加4.2億元;合成酚廠3月安排工檢,本月產銷正常,苯酚、丙酮合計增加2億元;PTA下游聚酯客戶陸續復產開動率提升,銷售增加1.5億元。售價部分,油價及原料成本上漲,及下游開動率回升並補庫存,支撐石化塑膠產品售價跟漲。

台化4月營收321.47億元,月增6.8%、年增26.0%;累計前四月營收1,160.88億元,年增6.9%。

台塑化指出,4月營收月減主因銷售量差減少,其中煉油、烯烴兩大事業群營業額均呈月減;年增則因銷售量、價都較去年同期增加。

台塑化4月營收507.16億元,月減12%、年增5.5%;累計前四月營收2,219.13億元,年減4.6%。

台塑化 營收

延伸閱讀

台塑四寶增資100億 參與台塑新智能建構完整綠色產業鏈

台塑與中正大學合作研發無人機 贈碳纖維材料

台塑旗下南亞林口廠大火 南亞:初估財損1430萬元

全球最嚴減碳考試 台塑7公司拿6個C、1個B-...王文淵傻眼 如何花7年翻A級優等生?

相關新聞

光陽內鬥 董事長柯勝峯宣布不續任

機車大廠光陽去年才邁入六十周年,公司將於下周三(十六日)舉行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經營權之爭卻浮上檯面。光陽董事長柯勝峯昨...

獨/台塑河靜鋼廠籌組320億大型聯貸案 將在3月簽約

據透露,為政府新南向政策最具指標性投資案的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近期內將向國銀新爭取12億美元(約台幣320億元)的聯貸案,...

電價漲幅恐達9%?他怕爆:便當可能要賣200元 網直指罪魁禍首

電價再掀漲風!由於立法院砍掉台電千億元補助,導致台電需自行尋求財務平衡,並可能依法爭取合理利潤。原本預計4月電價調漲6%,如今依照電價公式計算,漲幅恐進一步擴大至9%,接近一成,這將是四年來第五次電價調漲。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科技業主管反而超容易失業?過來人曝「每年都戰戰兢兢」:養成3習慣保持競爭力

今天看到一篇科技業高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文章,覺得很感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