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級住宅區駭人命案...Google工程師殺妻血濺整屋 凶宅開價逾6千萬元

任期最終日!蔡英文PO「下班文」感謝國民 留下一句話給台灣

520就職演說3主軸曝光!賴清德將釋善意 訴求兩岸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IDC:Q1全球平板電腦出貨出現復甦 出貨總量3,080萬台

根據 IDC(國際數據資訊) 《全球個人運算裝置季度追蹤報告》(Worldwide Quarterly Personal Computing Device Tracker)的初步數據,在經歷兩年多的衰退後,今年第1季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較去年小幅成長0.5%,總量達3,080 萬台;市場上一次出現成長是在 2021 年第2季,此後由於飽和,出貨量開始放緩。

IDC 表示, 由於經濟不景氣和缺乏新機型,蘋果去年的表現略顯低迷,年對年衰退 8.5%。在預計今年第2季推出新機型前,蘋果專注於出清舊機型的庫存, 2024 年第1季,蘋果以 990 萬台的出貨量穩居第一。

三星則位居第二,首季的出貨量為 670 萬台,較去年同期下降 5.8%。歐洲和亞太地區競爭品牌的促銷活動以及缺乏新產品阻礙三星的成長。不過,三星正致力於透過在最新產品中加入人工智慧功能來改善用戶體驗,並專注於高階產品以把握今年的換機週期。

華為以年成長43.6%,出貨量達 290 萬台穩居第三,華為受惠於其智慧型手機業務的復甦,市占率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 2.8 個基點。

聯想排名第四,年成長 13.2%;與許多其他廠商一樣,自疫情以來,聯想憑藉其 Tab P 系列機型推動可拆卸產品組合的成長。不過,平板電腦仍占聯想出貨量的近 80%。

小米保住前五名的位置,年成長 92.6%,出貨量達 180 萬台,除了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外,小米幾乎在所有出貨地區都出現三位數的成長。

IDC 行動和消費裝置資深市場分析師 Anuroopa Nataraj 表示,「平板電腦市場在第1季開始出現復甦跡象。更多的成長將來自下一個更新周期,及商用市場的成長,因為更多的平板電腦將被用於教育領域和「零工經濟(Gig economy)」。 然而,這些因素還不夠,因為來自個人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競爭將導致平板電腦市場前景黯淡。儘管如此,在人工智慧功能的推動下,平板電腦市場仍有潛在的上升空間,這與其他設備類型的預期類似」。

📢 懶人包/LINE新功能「貼圖拼貼樂」全員開放!影片6招教學混搭快來看
📢 LINE免費貼圖來了!母親節獻愛必備 這Q版爽用180天、2款名牌貨都會動
📢 蘋果發表會懶人包/13吋iPad Air、iPad Pro升M4、Apple Pencil Pro不漲價
📢 M4版iPad Pro、iPad Air 6新舊價格比一比!這款竟便宜1500元
📢 官方認證!任天堂新一代Switch 2確定1年內亮相 粉絲快存錢
平板電腦 智慧型手機 蘋果

延伸閱讀

逐漸被大陸消費者拋棄? iPhone市占僅13.7%跌出前五名

蘋果高通受惠AI浪潮 台積電開漲挑戰800關卡

巴菲特Q2可能再大幅減持蘋果?但分析師喊6月10日前買

長安、華為、CATL攜手推出Avatr 15 SUV 挑戰特斯拉Model Y

相關新聞

氣象署與太空中心合作 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度

台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去(2023)年10月順利發射升空,今(2024)年6月將和福衛七號攜手,...

看好產業庫存去化將結束 小摩:晶圓代工復甦 挺三台廠

摩根大通(小摩)證券在最新釋出的「晶圓代工產業」報告中指出,晶圓代工庫存去化將結束,產業景氣2024年下半年將廣泛恢復,...

集邦估今年 OLED 桌上型顯示器出貨上看134萬台 年增161%

TrendForce研究最新顯示,OLED桌上型顯示器(Monitor)2024年第1季出貨總量約為20萬台,年成長率1...

鴻海:威州廠是伺服器關鍵據點

美國總統拜登昨日在威斯康辛州為微軟投資造勢,抨擊總統大選競爭對手川普未兌現他對當地的富士康投資項目承諾,鴻海則回應,威州...

睽違17年重啟併購!光寶入股日電源供應商柯索 為何業界讚撿到便宜「25億只是零錢」

不僅17年來不曾對外併購,過去7年間更專注處分多項虧損單位與非核心事業的光寶科技,為什麼決定重啟併購、買下日本業者柯索近兩成股權?

工具機賣一台賠一台、旅遊樂透 弱日圓下的4好4壞產業

日圓超貶如同雙面刃,對台灣帶來正反兩極的產業效應,形成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局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