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嚇人!平均每2人就有1人出現「這狀況」 專家:恐成台灣肝癌新主因

科學園區營業額近4兆寫次高 3奈米支撐南科連3年破兆

國科會今天公布2023年3大科學園區營業額新台幣3兆9439億元、創歷年次高,其中僅南科呈年增格局,主因台積電3奈米先進製程投產放量,帶來支撐力道,促使南科連3年破兆元營收。6大產業中,通訊、生技營收年成長,其餘均落入衰退。

國科會今天舉行科學園區2023年營運記者會,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過去3、4年發生COVID-19疫情、美中科技競爭、全球供應鏈重整,台灣科學園區廠商仍繳出營收佳績,2022年突破4兆元大關,2023年營收在高基期效應,以及業者面臨庫存去化壓力之下,年減7.56%,但整體營收規模逾3.9兆元,仍寫歷年次高水準。

吳政忠指出,今年在生成式人工智慧(AI)商機挹注下,園區營收回溫、穩定成長,可以審慎樂觀期待。

觀察3大科學園區2023年營業額表現,竹科1兆4201億元、衰退11.98%;中科9384億元、年減19.78%;南科1兆5855億元、年成長6.88%,連3年破兆元,國科會分析,主因受惠積體電路產業3奈米製程投產放量支撐。

檢視科學園區6大產業,以通訊產業2023年營業額年成長8.92%最高,國科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處長許增如表示,由於全球低軌衛星產業需求擴大,及網通零組件供應順暢,帶動營業額持續攀升。

同時,生物技術產業2023年營業額成長5.83%,許增如指出,主因園區廠商新藥及CDMO藥品代工逐步打開市場,加上醫療器材、檢驗試劑外銷訂單(如隱形眼鏡)成長。

積體電路產業方面,國科會說明,受全球整體經濟環境影響,終端電子產品需求疲弱,廠商投資訂單謹慎,2023年營業額衰退8.67%,不過園區龍頭大廠持續擴廠、布局全球最先進特殊製程,透過技術多樣性實現差異化,預估未來營收轉正向發展。

光電產業2023年營業額雖衰退7.7%,不過國科會認為,整體已見復甦跡象,透過廠商嚴控產能利用率及強化高階面板(車用、醫用面板)銷售等多角化經營策略,在供需結構改善下,衰退幅度已大幅縮減。

至於精密機械產業,國科會指出,因受到全球地緣政治干擾、俄烏戰爭、通膨和減碳影響,各產業大幅縮減資本支出,使精密機械產業接單動能與整體營運受到考驗,加上供應鏈庫存調整效應下,2023年營業額衰退6.14%。

電腦及周邊產業受疫後遠距教學、工作及雲端運算需求減少,同時,廠商積極布局數位轉型及AI服務等,2023年營業額略衰退2.5%。

展望今年科學園區整體表現,國科會表示,全球經濟仍將面臨諸多風險和不確定性挑戰,雖然預估通膨走勢趨緩,各國央行升息周期也將近尾聲,國際主要機構預估2024年全球經濟維持溫和放緩走勢,加上電子相關產品需求回溫,台灣在先進製程技術引領AI、5G及高效能運算領域發展帶動下,可望恢復成長動能。

AI 中科 南科 奈米 營收

延伸閱讀

點子農場/催生台灣文學建築沙龍

台灣量子國家隊成果發表 國科會、經濟部、中研院攜手開發關鍵技術

歐洲最大科技新創展5月登場 國科會嚴選20組台灣隊

竹市首條開進科學園區「先導公車」路線 10輛電動公車下半年上路

相關新聞

受惠全球雲端科技大廠加碼投資 台積電AI營收上衝百億美元

台積電AI業績喊衝。法人看好,受惠全球雲端科技大廠加碼AI投資順勢帶動客戶瘋狂下單,台積電今年AI營收將首度突破百億美元...

台積電首度發表2奈米強化版A16新型晶片製造技術

台積電在美國當地時間24日舉辦2024年北美技術論壇,會中揭示其最新的製程技術、先進封裝技術、以及三維積體電路(3D I...

魏哲家出席北美技術論壇 台積電2026年完成矽光子整合

台積電於美國時間24日舉辦北美技術論壇,發表A16技術,預計2026年量產,屆時將邁入埃米世代。2025年完成緊湊型通用...

鴻海首部國產電動車上陣 展示完整電動車生態系

「2024 臺北國際車用電子展」17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行。鴻海(2317)作為主要參展廠商,圍繞集團智慧電動車平台,進...

台積電下屆董事候選人名單出爐!林全與二外籍女獨董入列

台積電今日宣布十位董事被提名人,包括三位現任董事魏哲家、曾繁城、龔明鑫,四位現任獨立董事彼得‧邦菲爵士、麥克‧史賓林特、...

晶圓代工廠業者世界先進:電價若調漲15% 今年毛利率影響0.5%到1%

專業8吋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今日表示,政府決定宣布調漲電價,世界內部估算,若電價漲幅15%,世界因是用電大戶,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