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缺人才 台積最大隱憂

紐約時報報導,過去十年,台積電在打造先進半導體的競賽中遙遙領先英特爾、三星等對手,工程師是其名列全球最具地緣政治重要性企業的關鍵。但如今出生率驟降、工作操勞、相關人才對投入半導體產業興趣缺缺,恐動搖台積電領先地位。
報導採訪一名卅一歲李姓工程師,任職台積電時,曾因電腦病毒癱瘓機台運作而連上四十八小時班,五年來夜以繼日待命,到前年底已不堪負荷,甚至害怕電話鈴響。儘管年薪逾新台幣三百二十萬元在台灣令人稱羨,他仍決定離職。他說,時下台灣年輕人比較不願忍受晶圓廠勞累的工作,相關職位不再像以前那樣光鮮亮麗。
部分軍事戰略家認為,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的主導地位是台灣抵抗中國侵略的保證,部分原因在於美國必須捍衛自身供應鏈中如此關鍵的一環。
報導指過去十年,台積電員工總數增加近百分之七十,台灣出生率卻腰斬。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的新創公司吸引頂尖工程師之際,台積電徵才必須和谷歌等網路企業、荷蘭艾司摩爾(ASML)等半導體廠競爭,外商勞逸平衡與福利通常較佳。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近期強調台積電的軍事紀律,例如公司半夜會打電話叫醒員工上班。但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近年多次坦言,台灣半導體產業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人才短缺。
台積電為此調整策略,擴大徵才管道並調高碩士學歷底薪;去年九月就延攬畢業生,遠早於每年三月展開的傳統求職季;甚至以線上課程傳授高中生半導體基本知識。
曾任台積電研發副總經理的清華大學半導體研究學院院長林本堅說,許多企業難以找到合適人選,求才時沒有很挑剔,電機或資訊工程背景並非必要條件。
在劉德音、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等產業大咖呼籲下,台灣二○二一年設立四所半導體學院,清大是其中之一。總統蔡英文當年十二月出席清華半導體研究學院揭牌典禮時說,台灣在半導體人才培育上「是跟時間在賽跑」。
在台積電,本國徵才缺口使得到海外設廠、培訓員工更具緊迫性。台積電絕大多數晶圓廠設在台灣,有別於多數硬體大廠很早以前就讓研究與生產遍布全球各地。哈佛商學院教授史兆威(Willy Shih)說,台積電多年來得益於最佳員工、協力廠商和技術尖端的工廠形成聚落,但目光需要開始放到台灣以外的地方。
▪ 【話題】沒買氣?iPhone 15蘋果官網開搶 別買這款容量!全色系20分鐘秒殺
▪ 【話題】iPhone 15能用Type-C安卓充電線嗎?蘋果官方給答案了 注意1關鍵
▪ 一表看iPhone 15全系列價格、顏色、規格 這款被強迫升級貴6000
▪ 【活動】挑戰 Apple 冷知識 iPhone 15搶先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