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回應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 陸國台辦:充分揭露「台獨工作者」本性

實支險和意外傷害險 因為這些原因保險公司賠到怕

實支醫療險和意外傷害險,保險公司賠到怕了,近來掀下架潮。本報資料庫
實支醫療險和意外傷害險,保險公司賠到怕了,近來掀下架潮。本報資料庫

保險商品的下架潮,由實支實付險揭開序幕,但據了解,另一個最近也成為保險業界矚目、成為下架目標的,就是意外傷害險,近來已有不在少數的中大型壽險公司已通知銷售通路將停售該商品,之所以實支險和意外傷害險都成為近來保險公司下架的目標,在於保險公司因為各種原因,實在賠到怕,寧可改款上陣來「止血」。

這些原因,有些是保戶自己「人為」,幾乎形同「詐保」而發生,另一種則是因為進件數太高,使保險公司擔心理賠金額超過原本精算目標,還有一種,則是對保戶的失能理賠負擔已超過原先預期。

什麼是人為?固然,沒有人願意生病,然而一旦生病了,保戶對於保險的使用,的確有不同的思維,所以「靠生病賺錢」這種說法,很多病友覺得不公平,但不能否認的確有某些保戶利用這種機會賺錢,最常見的就是懷孕生子。一位不具名的保險業者指出,靠實支實付險賺錢的,最常見的就是這種,一張實支保單現在一般大概保30萬,3張就是90萬,但在2019年尚未限制實支實付險最多只能買3張時,很多人手上持有甚至5、6張以上保單都有,而令保險業者最常抱怨的懷孕生子理賠,就是保戶和婦產科醫院講好,明明可自然產,但不論如何都要弄成「剖腹產」,甚至胎位照片還不見得是本人的,之後透過多張副本理賠,竟然生一個小孩,可從保險賺到100萬,相關案例已經成為保險公司內部訓練業務員經常可見的特案教材。

第二種情況,太多人進來投保之後使原先的精算結果失準、理賠金額失控;據了解,近來下架意外傷害險的保險公司,其中重要理由即在於此,這種情況之下,即使保險公司不下架商品,保戶要獲得核保也很困難,就有保險銷售通路指出,保單送進去之後,客戶半年才獲得核保。另外,像這次實支實付的醫療險掀起下架潮,也是因為當一家接著一家停售,業者很害怕到時候會被大量進件所致。

第三種情況,在於意外傷害險的失能理賠金額實在太高。舉例來說,一位中高年紀的保戶,買繳費六年期的意外傷害險,每年繳1萬元,總保費6萬元,但倘若碰到意外傷害不幸失能,卻要賠1年24萬、共賠15年,此外還有「保費豁免」,有些甚至還能「雙豁免」,後面保險公司不但一面幫保戶繳保費,一面每月給保戶失能理賠金,甚至還把保戶後面得到豁免的保費,再貼現回來給保戶,這使意外傷害險的理賠,也成為保險公司「失血」超過預期的主要險種。

在實支實付險,還有另一種最常見的詐保現象,在意外實支實付險經常發生,就是發生跌倒等情況,到中醫診所就診時,直接和診所說好,開假證明,例如,開給保險公司的都是一些跟跌打損傷相關的治療及用藥證明,但實際上買的全部都是養顏美容的用品,但意外實支險,若意外受傷時,僅在門診接受治療,不用手術也可理賠,因此,有心人士就常利用這塊洞來賺錢,診所也趁機向保戶推銷高價消費品,保險公司因此更覺被吃豆腐。

保險 實支實付 理賠

延伸閱讀

實支實付該搶搭末班車? 她「免怕買不到」:保險是減輕額外負擔而非賺錢工具

實支實付醫療險停售潮 金管會:還有日額型等保險可買

不懂自己買哪種實支實付醫療險?小心一出事可能傾家蕩產

將跟進?保誠人壽實支實付險喊卡 6壽險最新回應出爐

相關新聞

國泰世華去年阻詐共12.8億元 持續精進行員攔詐知能

政府全力防範詐騙,金融業者也跟進,國泰世華銀行指出,2023年共成功阻詐1802件、總金額達新台幣12.8億元,臨櫃攔阻...

台股盤中大跌逾五百點 金銅股閃亮亮 佳龍攻上漲停板

台股16日開低走低,盤中一度大跌逾500點,超過1,500家股票都下跌,但金銅股卻表現強勢,相對其他族群抗跌,其中佳龍(...

網紅愚人節玩笑闖禍 造謠巴菲特買台積 恐判10年

國內一名財經網紅在愚人節撰寫巴菲特買回台積電股票的假消息,並以彭博(Bloomberg)新聞報導的名義發布,假消息被國內...

台灣網紅愚人節放台積電假消息被盯上 最重恐關十年

網紅在臉書上發放消息要注意了,即使聲稱開玩笑也將有刑責,最重恐將被關十年。昨天愚人節,有台灣網紅在臉書上亂開玩笑聲稱巴菲...

央行升息半碼 對民眾荷包影響一次看

中央銀行今日起升息半碼,重貼現率上升至2%,重回2008年12月水準。央行升息後,銀行也會跟進調升存款及貸款利率,雖然只...

現金預防性需求下降 兔年新台幣最高發行額增幅萎縮

中央銀行今(7)日公布春節前最後一個營業日(2月7日)台幣最高發行額為3兆8753億元,較虎年最高發行額3兆6873億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