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悶經濟 主計總處:近8年經濟成長高於全球平均

2024年揭開序幕,主要機構均預測台灣今年走出景氣低谷,經濟成長率再次高於全球平均。主計總處進一步指出,近年台灣迎來投資熱潮,重拾成長動能,2016年至2023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3.17%,已超車全球表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24年揭開序幕,主要機構均預測台灣今年走出景氣低谷,經濟成長率再次高於全球平均。主計總處進一步指出,近年台灣迎來投資熱潮,重拾成長動能,2016年至2023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3.17%,已超車全球表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24年揭開序幕,主要機構均預測台灣今年走出景氣低谷,經濟成長率再次高於全球平均。主計總處進一步指出,近年台灣迎來投資熱潮,重拾成長動能,2016年至2023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3.17%,已超車全球表現。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回顧台灣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歷程,1981年至1990年代,台灣經濟高速成長,平均經濟成長率達8.2%,遠遠超出全球平均3.2%;1991年至2000年,台灣6.7%、全球2.8%;2001年至2010年間,台灣4.2%、全球2.6%。

主計總處官員指出,1990年代後期,台灣產業逐步外移,留在國內的生產、投資活動減少,經濟缺乏動能,也跟著慢慢「降速」;到了2011年至2018年期間,台灣經濟成長率和全球相比,更是「低的比多的少」,平均2.8%、全球則為3%,只有少數時間,台灣受惠於蘋果供應鏈拉抬,偶爾衝出好成績。

台灣經濟成長率低於全球平均這段期間,國內學者有諸多討論,甚至以「悶經濟」形容當時情勢。

而在國際局勢轉變,加上政府祭出政策優惠下,台灣終於迎來轉機。主計總處官員指出,美中貿易戰爆發,台商大舉回流,政府也抓準機會,端出投資台灣方案、提供誘因,廠商紛紛回台投資、生產,強化經濟成長動能。

官員表示,「投資」是經濟成長的火車頭,有了投資,代表接下來需要生產,會進一步拉動就業、人力需求,如果生產可以因應市場需要,廠商獲利提升、有能力替員工加薪,就形成經濟成長的正向循環。

國發會指出,過去7年來,政府推動5+2產業發展計畫、6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產業創新升級,並搭配前瞻基礎建設增加政府投資、台商回台3大方案增加民間投資,台灣經濟已展現完全不同的面貌,不只經濟成長動能高於全球平均,也在亞洲名列前茅,告別過去「悶經濟」,成為全球第21大經濟體。

另外,從主計總處統計也可看出,近8年薪資增幅明顯提高。以歷年前10月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統計來看,過去經常性薪資年增率約為1%多;2016年後,隨著台灣經濟體質轉變,薪資增幅明顯擴大,2016年至2023年期間,有4年增幅逾2%,2022年前10月經常性薪資年增率更衝上2.9%

近年雖因國際疫情及俄烏戰爭的衝擊,造成全球通膨,台灣物價跟著上漲,國發會表示,政府積極落實各項穩定物價措施,以及持續努力減輕人民負擔,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仍低於主要國家。

以台灣2022年CPI上漲2.95%來看,較主要經濟體如美國8.0%、歐元區8.4%、韓國5.1%、新加坡6.1%為低。

經濟成長率 2024

延伸閱讀

快要吃不起?2023年通膨率續高 「這食物」飆漲一成

國發會通過屏南快速公路可行性研究 周春米:屏東人的企盼

選前釋利多? 衛福部提前發放社福津貼額度調升7.34%

美去年12月 核心CPI升幅估落至3.8%

相關新聞

勞動部調查:2023年職場新鮮人平均薪資3.5萬元 比前年多2.9%

勞動部今公布2023年初任人員薪資調查。去年初踏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薪資平均數為3.5萬元,年增2.9%,其中大學畢業者3...

家庭財富 最富最貧差66.9倍

暌違卅年,主計總處昨天再度公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民國一一○年前百分之廿家庭的家庭財富五一三三萬元,後百分之廿的家庭財富僅...

傳轉任台新金獨董 藍委:王美花未利益迴避

傳出經濟部長王美花卸任後,將轉任台新金控獨董。王美花與準國防部長顧立雄為夫妻關係,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昨質疑,台新銀行有和國...

營造、農業居多…失聯移工逾8.5萬人 擬修法祭重罰

失聯移工人數屢創新高,截至今年二月,在台移工七十五萬六八三一人,失聯移工卻累計高達八萬五二二九人。勞動部長許銘春昨赴立院...

求問「工作快樂還是前途要緊」? 兩派網友吵翻了

「究竟該選擇快樂工作還是前途要緊?」,日前有網友上網求問自己正面臨兩難中,目前擔任科技業PM,薪水、職位、發展性都是符合...

漁電共生亂象…假養殖真種電 納骨塔也不放過

台南市太陽能光電發展迅速,光電裝置容量全國第一,發電量也提前達標,但沒限制開發也遭受批評,認為破壞環境,影響居民生活;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