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訪陸最後一站!傅崐萁等立委參觀北京車展 大陸民眾瘋問「他是誰?」

強化電網韌性有成效!10年停電減7成

台電同仁在颱風期間不分日夜的搶修,以求盡速復電。(台電提供)
台電同仁在颱風期間不分日夜的搶修,以求盡速復電。(台電提供)

全國事故停電件數逐年減少,台電表示,經近年推動配電系統強韌計畫,配電事故停電次數從2012年的21,019次,持續降低至去(2023)年的6,115次,十年來降低七成,若是跟前(2022)年的8,140次相比,降幅亦達近25%,為十年來改善幅度最大的一年。台電將持續推動配電系統強韌計畫,以及全面饋線自動化系統,力求「停電更少、復電更快」,盡力降低停電對民眾的影響。

台電指出,自2018年推動「配電系統強韌計畫」,針對配電線路、二次變電所設備汰換、饋線自動化擴建及智慧變電所建置等4大面向的強韌工程逐步進行改善。為營造更加優質穩定的用電環境,台電自去(2023)年起,持續推動「配電系統五年升級計畫」,藉由強化配電線路韌性、二次變電所設備汰換及防災型線路地下化工程,以進一步降低事故發生機率。

台電也指出,配電網路結構複雜,全台的饋線約有1萬多條,線路總長度約41萬公里,線路上共裝設155萬具開關及148萬具變壓器,而電桿更有320萬根。所以當某一處設備遭遇到天災外力或設備本身故障,就可能引起饋線跳脫、造成小範圍的區域停電。分析每年造成事故停電的原因中,其中又有超過半數以上是因為外力與環境因素所造成的事故,例如動物誤觸、樹木壓觸、雷害、鹽害、施工不慎挖損、車輛撞擊及用戶設備故障引起等。

台電說明,電力系統難免因天然災害、外物碰觸、設備故障等因素發生異常,在電業經營上無法完全避免。台電為降低停電造成的影響,除持續加強設備點檢、巡修維護外,另外為了加速復電時間,台電持續推動饋線全面自動化,經由安裝自動線路開關、監控設備及調度系統,若有突發事故發生時,可自動偵測、快速隔離故障區間,藉此將正常線路先行復電,縮短整體停電時間,盡速為民來電。

台電表示,除了平時偶發的停電事故,台電也積極致力預防天災帶來的影響,特別自2019年後已經連續三年沒有颱風登陸台灣,然而去(2023)年卻接連有4個颱風造成台灣地區各地停電災情。針對易受颱風侵襲的區域,台電亦積極推動防災型桿線地下化,例如2023年初完成的屏鵝公路電桿線地下化後,該路段在歷經去年小犬颱風的強勁風勢,沿線居民皆未受影響而停電,也大幅降低該路段線路遭受樹木、外物碰觸配電設備所造成的停電事故,有效提升區域供電品質。此外,去年小犬颱風所帶來「強風無雨」的特別狀況,使得中南部沿海區域受鹽塵害導致無法正常送電,台電也立即啟動跨區支援,也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援協助,共同努力逐桿清洗桿上設備,終能完成搶修順利供電,後續也將持續進行線路設備的改善。

台電強調,除了系統設備的升級外,為求提升供電品質,最重要是有賴台電同仁的用心與付出,不管是平時的巡修維護工作,或是颱風期間不分日夜的搶修,無論造成停電原因為何,台電同仁都會在第一時間至現場積極查修、以求盡速復電。

停電 台電 颱風

延伸閱讀

地震、颱風停電時別在室內使用發電機 一氧化碳中毒嚴重恐致死

颱風停電 台電搶修員工遭毆提告...已和解嘉檢不起訴

日本能登7.6強震增至6死 3.3萬戶停電 90多歲老人、青少年被房屋壓死

道路龜裂、房屋倒塌…日本石川強震災情嚴重 目前約3萬6千戶停電

相關新聞

傳轉任台新金獨董 藍委:王美花未利益迴避

傳出經濟部長王美花卸任後,將轉任台新金控獨董。王美花與準國防部長顧立雄為夫妻關係,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昨質疑,台新銀行有和國...

營造、農業居多…失聯移工逾8.5萬人 擬修法祭重罰

失聯移工人數屢創新高,截至今年二月,在台移工七十五萬六八三一人,失聯移工卻累計高達八萬五二二九人。勞動部長許銘春昨赴立院...

求問「工作快樂還是前途要緊」? 兩派網友吵翻了

「究竟該選擇快樂工作還是前途要緊?」,日前有網友上網求問自己正面臨兩難中,目前擔任科技業PM,薪水、職位、發展性都是符合...

漁電共生亂象…假養殖真種電 納骨塔也不放過

台南市太陽能光電發展迅速,光電裝置容量全國第一,發電量也提前達標,但沒限制開發也遭受批評,認為破壞環境,影響居民生活;議...

近期缺電議題引關注 一度傳出接任閣揆的童子賢對核能如此看

準總統賴清德的閣揆人選,一度傳出由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接任。童子賢今天於台北榮總大師講堂演講「台灣產業發展與世界趨勢...

停電之亂 桃園民怨…3萬戶受影響

桃園市最近五天八度停電,超過三萬用戶受影響,「停電之亂」引發龐大民怨,許多市民紛紛詢問如何購買發電機或不斷電系統。有桃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