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他良心不安自首…台中古井挖出腐爛嬰屍 生父母涉殺人棄屍起訴

你還在用嗎? 台電曝「2吃電怪獸」夏天快關掉:比冰箱耗電

「非典就業不須轉正」 多元工時正夯

少子化的浪潮將台灣推向缺工時代,過往被視為低薪的民生消費產業更成為缺工重災區,各界都在尋找解決方案。面對新的勞動市場變化,專家認為,每天工作八小時的全職工作過去被認為是主流,部分工時被貼上非典型工作標籤,但隨著勞動力短缺不可逆,切割工時可以吸納更多中高齡及二度就業婦女,更具彈性工時,則可吸引年輕人更愛上工,企業要有「客製化的上工方案」,呼籲「不要再一直強調非典就業要轉正職,這與目前的趨勢不吻合」。

疫後消費回溫加上暑假旺季,內需市場正火熱,但一○四人力銀行發布二○二三年「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民生消費產業今年第一季平均每月需求飆到卅八點二萬人,但疫情谷底每月徵才才不到廿萬人。從人才資料庫來看,六月求才職缺近一一○萬人,遠大於求職人口五十一萬人,缺工潮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持續升高,而且不是加薪就有效。

一○四人力銀行策略長吳麗雪說,工作型態已悄悄改變,雇主端與勞工端,都出現不一樣的思維,「或許有些業者看到的是困境,我看到的是機會」。她舉例,曾有商船船長利用捕魚淡季到附近觀光飯店鋪床打工,以前飯店業者只想爭取一定學歷以上的全職工作者,但是時勢改變,業者心態也只能跟著調整,靠海既是觀光亮點,靠海特有的漁船從業人員,有一天也成為重要人力來源,考驗的是企業的管理思維。

吳麗雪說,從學歷、性別、年紀、工作地點、國別的彈性,薪酬福利的彈性,彈性最重要,未來企業不用拘泥上班八小時或是部分工時,例如若是中高齡、二度就業婦女,也可能是全時或部分,但容許更多請假彈性;又如年輕人喜歡早上班、早下班,甚至不愛一天綁八小時。這些都是增加人力來源的關鍵,企業要有客製化不同的上工方案,設計不同世代多元彈性的工作方式。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系教授李健鴻指出,他非常同意因為缺工常態化,目前勞動市場進入新階段,雇主與社會確實要以具體方式鼓勵更多非典就業者投入,尤其是服務業,更要面對既有不利情況,鼓勵更多部分工時就業者投入。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直言,很多人現在還在強調非典就業要轉正職,這等於宣示非典就是不好的工作,也與目前的趨勢不吻合,「大家的觀念真的要改了」。從求職端來看,年輕世代對工作想像就是一份工作,在人生中可能是次要,不見得人人都想要一份全時工作,反而希望維持兼差身分,因此部分工時對求職者不構成問題,目前關鍵是求才端與政府。

他說,資方基於管理方便,全職型態比較好管理,但缺工加上年輕人不想被綁住;政府端也不要把非典與全職工作當做價值取捨,一股腦推動「非典轉正職」,以為這樣才是捍衛勞動者權益。

辛炳隆表示,很多國家為了協助二度就業婦女再就業,因此鼓勵推動部分工時,台灣以往為了管理方便以全職工作為目標,這幾年才開始改變,未來各界應多站在中性角度看待部分工時或多工族,不要打壓或汙名化非典就業,但也不用特別提倡,讓就業者回到自己需求做選擇。

工時

延伸閱讀

服務業陷缺工低薪?專家:不是惡性循環 是新契機

桃竹苗銀髮中心徵才活動19日登場 14家廠商提供277個職缺

中南部民生消費產業缺工壓力大 人力銀行:這「二原因」造成的

民生消費產業低薪?104白皮書揭八高薪職務 這職務月入8萬元

相關新聞

桃園頻停電 台電:供電有長程規畫、至2030年發電可淨增910萬瓩

桃園市近期頻繁發生停電事故,台電供電能力因此遭到更多質疑,台電今日對此表示,新增機組發電量高於退役的機組,遠程看到203...

【重磅快評】台灣能源轉型卡關了?

時序過了立夏,霧季接近尾聲,日照時間增加,照理說供電應該趨於穩定,但現況不然,無預警停電頻率增加,民眾的不便明顯增加,根...

4月出口低於預期但連6紅 近期展望如下了雨綠肥紅瘦

財政部今(8)日公布4月海關出口統計,4月出口374.8億美元,較上月減 10.4%,較上年同月增4.3%,雖相比去年同...

賴清德出席工總理監事交接 理事長潘俊榮首提:建議政府考慮核能

工業總會今舉行理監事交接,準總統賴清德也應邀出席,新任理事長潘俊榮表示,工總與政府應該一起為企業界、產業界解決問題,而目...

放寬萊劑交換? 我爭取鳳梨、芒果輸美

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談判昨落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說,因鳳梨、芒果出口受大陸經濟脅迫,須打開...

勞動部調查:2023年職場新鮮人平均薪資3.5萬元 比前年多2.9%

勞動部今公布2023年初任人員薪資調查。去年初踏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薪資平均數為3.5萬元,年增2.9%,其中大學畢業者3...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