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雨彈襲來!明半個台灣「溼答答」雨勢這日趨緩 下周有望迎梅雨季

圖表看時事/3年拍到79次 花蓮卓溪黑熊族群增…一圖了解台灣黑熊現況

自動相機拍攝到母熊帶著小熊。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自動相機拍攝到母熊帶著小熊。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近年花蓮卓溪鄉偶有台灣黑熊出現,為此,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從二○二○年起,和花蓮縣卓溪鄉的部落合作,近三年來,透過自動相機共拍攝到七十九隻次的台灣黑熊,藉由身體特徵與胸前斑紋,至少可辨識出廿隻不同個體,顯示該區域黑熊數量多且穩定,這也讓卓溪鄉成為全台已知黑熊數量最多鄉鎮。

然而黑熊族群的增加也帶來人熊衝突的擔憂。林保署長林華慶表示,黑熊族群逐漸繁盛是保育的好消息,但熊愈來愈靠近人也是事實,黑熊進入淺山私有地甚至社區周邊似漸趨頻繁,怎麼樣讓這兩者的安全衡平,是他們要努力的目標。

花蓮卓溪鄉淺山 台灣黑熊現蹤 製表/李柏澔 楊俶儻
花蓮卓溪鄉淺山 台灣黑熊現蹤 製表/李柏澔 楊俶儻

林保署昨公布卓溪鄉的黑熊生態監測調查成果,二○二一至二○二三年間,透過自動相機共拍攝到七十九隻次台灣黑熊,其中包括多組一帶二,甚至一帶三的母子熊,尤其夏季出現頻度更高。

受委託監測調查的野聲環境生態公司負責人姜博仁表示,以布農族為主的卓溪鄉十七個部落調查訪談發現,有百分之八十六的人看過熊痕跡,百分之六十七看過黑熊,百分之十四曾發生過人熊衝突,目前黑熊活動範圍仍不斷擴張,也因為黑熊多在白天出沒,與居民活動時間重疊,人熊相遇機會將越趨頻繁,也可能出現衝突,例如黑熊闖入禽舍或果園,或是闖入工寮翻食物、進入山屋驚擾民眾等。

林華慶表示,近年黑熊族群漸由國有林向外擴張,卓溪二○一八年起每年都有黑熊入侵農舍、雞舍或受困陷阱,去年五月起更幾乎每月都有人熊相遇的狀況。

林華慶強調,「我們不希望黑熊受到傷害,但是我們也應該同理村民,包括農作維護,或是生命安全的擔心,兩者怎麼平衡,是我們要努力的目標」。目前森林護管員巡護國有林區時,發現未經申請的陷阱、網具都會立即拆除,但近年黑熊受困陷阱的地點,幾乎都在淺山的私有地。

過去林保署與原住民關係緊張,這幾年有很大改善,部落逐漸成為政府的在地保育夥伴,包括林保署推動黑熊生態給付計畫,以生態薪水鼓勵部落協助黑熊監測、棲地維護,發現黑熊受困通報,可獲得獎金;就算是防治獸害誤捕,只要通報協助救援,也可免責。林保署指出,以卓溪鄉為例,一一二年開始有四個團體成立黑熊巡守隊,巡守範圍近一千四百公頃,今年團隊已增至七個,將推動「卓溪鄉狩獵自主管理計畫」,營造人熊和平共處的友善山林。

台灣黑熊 圖表看時事 花蓮

延伸閱讀

放陷阱遭誤解「抓熊」 部落:布農文化自古獵熊是禁忌

7成部落居民近看過黑熊 卓溪「熊出沒」全台之最

台中黑熊傷癒野放 泰雅族命名「Lisayung」祝繁衍不息

花豹懷孕發福後瘦不回去了!生完還是肥肚瓦斯桶 遊客傻眼:以為來到黑熊區

相關新聞

生活處處是科學》物理博士媽媽徐麗婷:沒有什麼是笨問題 孩子的好奇心最珍貴

很多爸媽苦惱自己並非理工背景,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數理腦?「野人窩科普閱讀」徐麗婷老師強調,重點並非教孩子很多的科學知識,而是好好呵護孩子的好奇心、養成思考的能力。

高職學什麼》動力機械群-汽車科:台灣黑手已變身為「黑金鐵飯碗」

讓天賦自由,行行出狀元。本刊2024年推出全新系列《高職學什麼》,介紹技職體系15群科,每月第二週與第四週上線。本期主題為「動力機械群」,訪談台中高工汽車科。

生在學霸世家 媽媽還是史丹佛教授 卻不愛讀書只想當明星》演員蜜兒:謝謝媽媽挺我追夢

在史丹佛任教多年,郭岱君直言,她看過太多「不快樂的學霸」了,即便女兒不擅長讀書,她也試著放下期待,並在學習放手的過程中發現:讓孩子長成自己的模樣,才是真正愛孩子。

閱讀數學/你不可能聽過所有版本的曲子——莫札特的16小節小步舞曲

相傳莫札特寫了一首16小節的小步舞曲,曲子的最後一小節是固定的,但第八小節卻有兩個版本...

閱讀數學/曆法背後的數學原理

「單位」是數學課裡很重要的單元,像是公尺、公斤、公升。有了他們才能測量長度、重量、容量...

閱讀數學/破解金融市場的數學家(上)

身價超過1兆的數學家吉姆·西蒙斯(J. Simons)於5月10日過世,他在數學研究上有卓越貢獻,曾任教於MIT、哈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