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會晤宋濤再提九二共識 馬英九:兩岸只能透過談來解決問題

週日前水氣較多!清明連假出遊或祭祖 「這兩天」天氣最適合

起床後昏昏欲睡 研究:睡懶覺可還嗜睡債

(首圖來源:Unsplash)
(首圖來源:Unsplash)

【文‧黃嬿】

現代人睡眠不足似乎成慣性,起床時精神不佳只能仰賴咖啡提神,但昏昏欲睡的代價很大,發達國家每年因生產力損失、醫療保健利用率提高和曠職而損失數十億美元,更遑論交通事故等造成的生命損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UC Berkeley) 科學家發現起床保持神清氣爽的完美配方,並沒有咖啡這選項,睡懶覺都比喝咖啡更好。

第一個起床後讓頭腦清醒的祕訣攸關早餐內容。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人員找來數百位參與者,要求他們兩週內吃不同營養元素的早餐,為了測試含糖量、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影響,研究人員分配比重,一些參與者還要吃一定劑量葡萄糖。

結果發現,高碳水化合物與低糖早餐是避免早晨昏昏欲睡最好的飲食模式,含糖早餐效果最差。含糖早餐會導致血糖飆升,明顯削弱大腦睡眠後恢復清醒意識的能力。

第二個方法是睡眠時間。參與者戴手錶記錄活動和睡眠時間與品質及規律性,還有從醒來到一天剩餘時間的警覺性程度。結果發現,睡眠時間應有 7~9 小時,即使更長也無所謂,此外,睡更久或更晚也可提高警覺性。

睡眠品質好可消除身體的睡眠惰性。睡眠惰性是指醒來後昏昏沉沉持續 30~60 分鐘,如果睡眠不足這段時間會更長。其他症狀包括迷失方向、脾氣暴躁、短期記憶受損、決策能力下降和反應時間變慢。

科學家表示,充足睡眠有助清除腺苷,這種化學物質會在體內累積,是感覺疲倦的原因。如果上班時每天都睡不夠,週末可挑一天補眠,睡久一點,就可清除腺苷嗜睡債。雖然咖啡因可阻斷大腦腺苷受體,但問題在咖啡因約需半小時才能發揮效果,到那時睡眠惰性都結束了。

另外一種方式是晚睡晚起,晚點起床等於 24 小時晝夜節律上揚時較高點醒來,一天警覺性會累積更高。至於運動,研究發現,前一天做大量運動也可對抗困倦。但高強度運動通常讓人更累。為什麼讓人起床時更清醒,科學家表示可能是運動造成睡眠品質較佳,也可能是運動會產生正面情緒。情緒與警覺性程度有高度相關性,更快樂的參與者也會感覺更警覺。

有些人永遠還不完睡眠債,甚至感覺無能為力,只能仰賴咖啡因清醒,但咖啡因攝取愈多,反而損害睡眠,有些人甚至以為睡不好是遺傳。參與同樣研究的瑞典科學家發現,只有 25% 警覺性差異是因遺傳。科學家總結,起床時如何感覺神清氣爽,很大程度取決於己身控制能力。研究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驚!馬斯克喊話把晶片植入自身大腦 要展開人體實驗「讓失明者看得見」

大腦專家:「超級老人」記憶力特別好的祕訣

大師論壇/卡德:Fed抗通膨 難甩脫不景氣

會打架還不夠!研究發現「感染寄生蟲的狼」更容易當上狼王:大腦被改造

相關新聞

到本世紀末只剩60億人 研究:社會愈進步人口下降愈快

雖然許多發達國家面臨少子化趨勢,但全世界人口繼續快速增加,聯合國報告指出,世界人口超過 80 億大關,預估將增長到 100 億以上,直到本世紀結束才會下降。但羅馬俱樂部等科學家計算,如果持續減少貧困率與不平等問題,人口會下降更快,到 2100 年只剩 60 億人。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早期徵兆可能在眼睛裡

眼睛是靈魂之窗,更能反映人體健康的真實狀況,美國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所醫學教育主任格里爾(Christine Greer)最新研究發現,眼睛是進入大腦的窗口,透過觀察眼睛後部、視神經和視網膜的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

污水處理不再昂貴困難 以木材輕鬆去除 80% 染料有毒物

紡織業製程的副產物有毒染料,若是不妥善處理直接排放到環境中,自然會危及環境和社會,而現在瑞典與印度科學家攜手,取自廢棄木材推出新的過濾介質,輕鬆從廢水中去除大部分染料。

更難處理雙重任務 哈佛研究:人類大腦55歲就開始衰老

人類大腦比預期更早開始老化。《刺胳針 健康長壽》最近研究發現,人類 55 歲時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的能力就開始下降,是大腦衰老的分水嶺,比傳統 65 歲高齡閾值早整整十年。

弗林效應消失?研究發現人類智商正在下降

所謂人類智商只會愈來愈高的弗林效應已不存在?美國西北大學和俄勒岡大學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美國人智商分數幾十年來首次下降。尤其 18~22 歲年齡組中受教育程度較低者下降幅度更大,不只美國,歐洲多國家也發現同樣趨勢。

天賦異稟不稀奇 專家:真正罕見人才是協作者

未來 AI 可能取代許多人類工作,因此企業愈來愈重視機器做不到的技能。哈佛商學院和法學院教授發現,過去談到人才時常忽略的條件是合作能力,其實懂得如何跨團隊協作的人非常罕見,將來這種人才有最大的競爭優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