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馬尾男勇擋持刀砍人嫌!女友曝他對話喊「傷勢嚴重」:後悔叫他搭中捷

雨區再擴大!10縣市大雨特報 防雷擊、強陣風「恐下到晚上」

基隆殺人未遂犯從醫院逃到台北!搭1579公車「南京、三民路口下車」

各族群母語面臨消失危機 教團:7成民眾認同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舉行「台灣母語教育民意調查」記者會,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民眾認為台灣各族群的母語正面臨消失危機。記者許維寧/攝影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舉行「台灣母語教育民意調查」記者會,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民眾認為台灣各族群的母語正面臨消失危機。記者許維寧/攝影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舉行「台灣母語教育民意調查」記者會,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民眾認為台灣各族群的母語正面臨消失危機,雖然日常中約六成四的民眾於日常生活中使用母語,但經常使用的比例,則隨年齡層明顯遞減。此外,民眾可多肯認,多用母語和家人交談,是學母語的最好方式。

民調小組召集人郭生玉表示,過去是「獨尊國語,禁說方言」的年代,父母在家中幾乎使用華語,華語久而久之成為小孩的母語,母語則形同外來語,導致各族群母語逐漸消失、年輕人愈來愈少使用母語溝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台灣母語列為明確危險等級,代表正瀕臨消失。

民調小組委員馮清皇說明本次民調結果,問卷調查民眾於日常生活中使用母語的情況,僅7.7%的民眾表示沒有使用,26.8%民眾偶爾使用,64.9%民眾則表示經查使用。

若以地區分析,馮清皇指出,雲嘉南地區受訪民眾經常使用的比率分布最高,達82.4%;細看受訪民眾年齡,則是65歲以上與50至64歲民眾經常使用母語比率較高,其中65歲以上民眾經常使用比率達到91.5%。

此外,馮清皇說,調查也指出,高達68.4%受訪民眾同意各族群母語正面臨消失危機,其中以金馬、宜花東地區受訪民眾同意比率最高,達81.5%;67.5%受訪民眾則認為,孩子不會說母語,主要原因是家人也不說。對此,更有93.9%高比率民眾認為,家人和孩子用母語交談,就是學母語的最好方法。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則指出,目前使用母語的狀況於地域、教育程度、年齡層上出現明顯差異,如台中以南到高屏使用率較高、年齡長者使用率較高。另外,調查顯示有超過6成民眾常使用母語,卻也有逾6成民眾同意各族群母語正逐漸面臨消失,落差值得再深入考察。

郭生玉則建議,芬蘭也曾積極振興母語,如會說芬蘭語才能取得永久居留權,找工作、求學也須通過芬蘭語檢定,芬蘭語因此遍地開花。政府應提出一套使用母語的環境、機會的有效政策,否則於校內開設多少母語課程,都很難達到振興母語的目標。

本次調查對象為國內年滿20歲民眾,調查時間為今年3月15日至18日。調查採分層抽樣方式進行市話調查,手機調查則採隨機撥號方式,有效樣本共計1068人,在95%信賴水準下,抽樣誤差值正負3個百分點。

母語教學 民調 溝通

延伸閱讀

7校校務系統遭駭 學校防駭能力差…教團憂危及學習歷程

母語創作論壇登場 林淇瀁:珍惜台灣寶貴資產

他山之石!國藝會舉辦首場母語創作國際論壇 為母語發展注入新動能

國教署補助幼兒園本土語教學 深化幼兒本土意識

相關新聞

用文化幣挺花蓮!文化部推專屬加碼1200點 6月8日上路

因應0403花蓮地震災情,行政院提出「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辦理各項重建復原及紓困振興工作,為協助產業振興,文化部今...

賴清德就職主動提陸生來台 大學主管:短時間內困難

總統賴清德今日在就職典禮上,主動提及盼中國大陸開放學位生來台,教育界人士對此也抱持期待。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表示,陸方有...

校長洩露性平案個資僅申誡1支 桃園教育局被監委糾正

桃園市中壢某國小張姓校長為澄清自己處理學生性平事件未吃案,去年11月在教師周會公開說明案情,害該生身分曝光遭鄰居非議及房...

學齡2歲入3歲班?公私幼不同調

台灣長期面臨幼兒園兩歲專班太少的問題,導致幼兒無校可念,教育部昨天召開會議,邀請教育、家長團體,討論「幼兒園三歲專班招收...

立委憂新型專班重演黑工爭議 教長:問題學校已遭重罰

教育部近年推動國際生「新型專班」,透過企業和國發基金補助,要求國際生畢業後留台2年,滿足企業人才需求。有立委擔心重演過去...

桃園高中生遭剪髮霸凌 教長潘文忠:待調查結果出爐

網上流傳桃園市某高中霸凌影片,影片中一名女學生遭亂剪頭髮,引發全台關注。對此,今日立委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問及此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