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電子支付戰國時代來了!LINE Pay獲金管會核發電支執照將加入戰局

川習會+貿易協議…川普對陸態度軟化 外媒分析「打破紅線全為這事」

代理師遭欠薪…教長嘆「遺憾」擬列113年補助款核定依據

教育部今天下午舉行部務會報,教育部長潘文忠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記者趙宥寧/攝影
教育部今天下午舉行部務會報,教育部長潘文忠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記者趙宥寧/攝影

全國中小學代理教師自今年8月起保障全年聘期,開學將滿二周,卻傳出包含苗栗縣、基隆市等部分學校教師,因行政流程、中央補助款未到位等原因,至今還沒領到8、9月份的薪水。教育部潘文忠今天表示,多數縣市都已發放,「只有極少數縣市比較遺憾」,已指示國教署向縣市了解狀況,為避免再次發生這種情形,已評估將執行情況列在113年中央政府對縣市一般補助款的核定參考,希望透過督促的力量,讓代理教師都能如期領到薪水。

中小學教師多在每月1日領到該月薪資,臉書社團「教師甄試人才網」貼文討論串中,近日卻有網友透露,苗栗縣、基隆市都有代理教師尚未收到8、9月薪資;也有網友指出,新北市、桃園市都在9月7日,一口氣將8、9月份薪資匯入。基隆市喊冤是尚未收到中央補助款,已向市府申請代墊款,最快本周五下班前發放薪資;苗栗縣今也允諾9月15日必須完成盤點到位,並列入校長考績追究責任。

教育部今天下午舉行部務會報,潘文忠會前接受媒體聯訪。他表示,原希望代理教師跟正式教師支領薪資期程同步,也就是每月月初,但代理教師情形較為特殊,出缺遴聘過程不像正式教師原本就是編定人力,很多縣市學校從7、8月持續徵聘,有些幾次後才聘足,國教署也了解這情形,因此今年6月8日已函知各縣市,不管代理教師薪資來源是不是中央,應該要有一致性,在教師薪資支付期程內進行。

潘文忠說,多數縣市都這樣進行,只有極少數縣市比較遺憾,「我們一定要照顧老師生活需求,若有工作而無及時支薪,應該要將心比心,能夠如期來進行。」

潘文忠也提到,代理教師全年給薪是新制度,也由中央跟各縣市政府有共識,相關聘任辦法也已正式發布實施。考量各縣市新制起步,教育部也向行政院爭取專款補助二分之一差額,各縣市陸續在統計人數,因此國教署8月22日才特別請已經聘足的縣市,就盡速彙整,多數縣市也都逐一呈報,只有極少數目前正在呈報。

潘文忠表示,他已指示國教署當縣市呈報完後,必須盡快核定,「因為這是補助款,再怎麼樣都希望讓縣市資源、財政給予協助。」

潘文忠說,從今年發放現象,也指示國教署再次跟各縣市了解狀況,把相關執行細節做更多規範,跟各縣市共同協力。他也允諾,教育部將嚴正督導縣市,避免類似情形再次發生,因此評估將列在113年中央政府對縣市一般性補助款,若執行有不足之處,會作為補助核定參考。

潘文忠表示,希望透過督促的力量,讓代理教師在一定支薪期程內,都能領到薪水。

薪資 潘文忠 教育部 代理教師

延伸閱讀

讀人社科系沒「錢」途?高中生提最大疑問 中研院士妙回

人社導論開業式 潘文忠:科技+人文才能更有「人味」

代理教師荒靠「超鐘點」過度 全教產籲解禁退休師薪俸

開學代理教師荒嚴峻 教長潘文忠認了今年不易找人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國防藥學系招生人數12年增3倍 藥師:供需失衡非民眾之福

日前教育部允許國內三家學士後醫學系新增招生名額,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主持會議,協調衛福部與教育部,維持國內130...

醫師增名額爭議未止 29醫團聲明「反對招生黑箱灌水」

近期清華、中興、中山三校醫學系名額擴增爭議,已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牽涉制度邏輯是否被顛覆、政策承諾是否遭破壞的嚴重議題。...

遭控經歷涉假 台大副校長:爆料非事實、將採法律行動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廖今天透過律師提出聲明,指未有違...

葉丙成請假接受性平案調查滿一個月 教育部:調查進行中葉持續請假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臉書發文涉洩露學生性平案個資,民進黨立委要求將其送性平會調查,葉丙成後來請假一個月,教育部性別平等教...

繁星錄取台大醫高中生科展作品遭撤獎 中市教育局說話了

台中一名高中生今年繁星錄取台大醫學系,其科展得獎作品被認定違反研究倫理,遭撤銷參賽資格與獎項;台灣大學將開會討論該生錄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