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520後房市爆熱掀搶房 賴政府打炒房可能從新青安下手?

長榮空巴A330-200將退役 當年首創躺平桂冠艙與機上互動娛樂系統

南市私幼爆集體不當體罰 教局:12名幼童被巴頭、搧打及強灌食

印度頻頻招手台商「半導體」是關鍵字 上半年4團來訪、10月還有官員接棒

圖/財訊
圖/財訊

文/林宏達

去年印度政府公布半導體發展計畫後,印度各邦今年紛紛來台向半導體產業招手,同時,印度政府積極鼓勵國內龍頭企業投資半導體,要取代中國在電子產業的地位。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印度積極向台灣產業招手的力道愈來愈強,今年前5個月,就有4個參訪團赴台招商,半導體更是他們招商時的重要關鍵字。

2022年,印度是台灣第17大貿易夥伴,台灣和印度的貿易額達到84.5億美元,台灣對印度出口達53億美元,比2020年時,台灣對印度出口額26億美元增加超過1倍。

地緣政治 轉向美國買武器

《財訊》報導指出,過去1年,鴻海集團最為積極,鴻海董事長劉揚偉8個月內兩度晉見印度總理莫迪。近期印度媒體報導,印度政府可能駁回印度富豪阿加瓦爾(Anil Agarwal)和鴻海合資28奈米晶圓代工廠的投資案;6月1日,鴻海特別發出重訊說明計畫仍持續進行。除此之外,力晶集團赴印度投資半導體廠的傳聞從沒斷過,當然,印度政府希望擁有更先進製程的台積電赴印度投資。

在美中地緣政治衝突下,印度的半導體產業可能成為受益者;因為,印度的角色正悄悄轉變。2008年時,印度使用的是俄製武器,美製武器的比率幾乎是零,但過去幾年,印度開始大量採購美製武器;今年2月,印度更祭出史上最大飛機採購訂單,印度航空宣布以600億美元,向波音和空巴採購470架噴射機,1個月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赴印度,宣布和印度簽署半導體合作備忘錄,表示在供應鏈安全的前提下,印度可以成為包括半導體在內整個電子供應鏈的供應商。

根據《財訊》報導,今年4月,原英特爾晶圓代工部門負責人Randhir Thakur辭職回到印度,加入印度巨型企業塔塔的半導體部門,印度媒體報導,塔塔計畫投入900億美元興建先進製程晶圓廠。

今年1~6月,印度各邦競相來台招商。先是2月,位於印度南部的卡納塔卡邦來台招商,有印度矽谷之稱的班加羅爾即位於此邦,台達電、緯創等公司都在班加羅爾設點。代表團拜訪鴻海後,5月8日,鴻海宣布以30億印度盧比(約合台幣11.3億元),取得位於班加羅爾300英畝土地。

《財訊》也發現,今年5月,古吉拉特邦也來台招商,大力宣傳該邦在半導體領域的潛力,6月8日,美光宣布在印度投資第1座半導體廠即落腳古吉拉特邦。6月馬哈拉施特拉邦來台招商,加上印度工商部代表團,今年上半年已有4團來台招商,今年10月,印度還將派中央級高層官員來台。…(本文截自財訊689期,詳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官網》

延伸閱讀

滙豐投信展望下半年: 新興市場崛起中印雙星再現、悠遊亞洲股債

北富銀吳傳文:2023下半年五大趨勢嶄露頭角

2023富邦財經趨勢論壇 台北富邦銀行:五大趨勢下的投資機會與風險

是褒是貶?這位基金操盤手形容輝達「像2000年的微軟」

相關新聞

踩紅線!三立張榮華、萬海陳致遠買中嘉涉5大爭議 NCC竟不知股東大風吹

中嘉是台灣第2大有線電視系統商,4年多前,郭冠群打敗眾多出價者買下中嘉,同時喊出「10年不退場」的承諾,如今卻傳出上層股權易手,又引爆多項爭議。

「Linbay好油」翻車易查 假訊息藏鏡人難追...拆解中共對台認知作戰產業鏈

認知作戰在台灣已形成一條產業鏈,由中共出資指揮,台灣的親中企業、公關公司與網軍負責執行;過去已有很多案例製造台灣社會的對立與矛盾,未來仍會有層出不窮的事件再上演。

為台灣國際地位打拚35年!獲「大綬景星勳章」 荷蘭人昆布勞:台灣人別再拍勢了

荷蘭人昆布勞,人生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全職工作,就是任職於台灣人公共事務會;他把長達35年的歲月精華,都奉獻在台灣前途的遊說工作上。

跟時間賽跑的AI實踐家!中華電總座率主管考證照 組團隊挑戰新科技

林昭陽在中華電信任職長達36年,從研究員到總經理,深感資通訊進展神速,因此中華電信將加速建立自己的算力,打造自己的生成式AI。

囤房稅苦了誰?虛坪改革可打房?購屋族注意!新制上路改寫房市規則

健全房市政策陸續登場,從限貸、《平均地權條例》陸續上路,嚴格控管預售屋,再到囤房稅2.0、虛坪改革,若全部上路,台灣房市結構將有重大改變,買房不得不慎。

比亞迪台廠供應鏈有遠慮!陸拉高汽車零件自製率 相關族群能繼續沾光?

中國正積極提高電動車的電子零件自產比率,半導體與汽車零配件製造能力也日益茁壯中,面對新的趨勢變化,相關台廠供應鏈必須認真面對近憂遠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