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論起徵點多低…彭啟明:碳費愈快上路愈好 還要派駐歐盟接軌國際

恐龍家長保護過頭讓孩子暴走 教師怕受罰變成消極教保

高雄男子搭澎湖輪今晨落海失聯!澎湖展開海空搜索

保勝掌握「關鍵技術」!方幼玲接任董座 扭轉全台最老字號的光學鏡頭廠

圖/財訊
圖/財訊

文/林苑卿

保勝光學去年營運績效大成長,成為光學鏡頭的大黑馬;兩年前接任董事長的方幼玲,是如何扭轉這家全台最老字號的光學鏡頭廠?

根據《財訊》報導,光學鏡頭產業面臨淡季效應,但保勝光學公布第1季稅後純益達3965萬元,不僅逆勢成長,還刷新歷史紀錄;值得一提的是,保勝的毛利率高達46%,在產業界僅次於全球手機鏡頭龍頭大立光的49.4%。

攤開歷年財報,頂著全台最老字號光環的保勝光學,過去營運績效卻是敬陪末座,如今的保勝光學卻脫胎換骨,今年的股利有1.2元,它轉骨的契機究竟是什麼?

根據《財訊》報導,回顧保勝光學成立於1970年,是德國博世(Robert Bosch)在台灣設立的第1家光學鏡頭公司,後歷經多手轉移,包括1974年成為伊士曼柯達(Kodak)所屬子公司、2002年又轉移股權給本土資金,再併購原是日本豪雅(HOYA)旗下光學品牌的賓得士(PENTAX)台灣等,也因此掌握了德國、美國及日本的關鍵技術;陸續成為奧地利Swarovski(施華洛世奇)、比利時光學公司BARCO(巴可)、索尼等國際品牌大廠的供應商。

德美日關鍵技術 含金量高

6月9日,保勝光學董事長方幼玲在股東會後表示,「儘管近期全球景氣不佳,唯公司產品多元且市場分散。今年目標仍然希望業績能夠持續成長,並加強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銷售。」

《財訊》報導指出,2014年時,方幼玲還只是一位單純的保勝投資人;2021年,保勝原董事長伍必霈2021年10月辭任,經董事會通過推舉,由方幼玲擔任董事長,目前她也是保勝光學的前10大股東。

為什麼當初方幼玲會出線?方幼玲曾是昆山金利表面材料應用科技(現更名為眾應互聯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是蘋果3大銘板供應商,主要用於iPad、Macbook系列產品;諾基亞、摩托羅拉、飛利浦、通用電器等也都是這家公司的指標型客戶。

「保勝光學為台灣第1家由德商創建的光學廠,又有美日技術的融入,是國內少數大尺寸玻璃鏡片鏡頭製造商,產品為少量多樣的客製化產品,光學技術含量很高,擁有產品議價話語權,加上光學與其他產業整合為未來趨勢,因此看好發展潛力。」方幼玲一席話,點出保勝光學的核心優勢,也道出當初決定入股當投資人的主因。

《財訊》也發現,她以長年打入國際客戶供應鏈的經驗,拉升保勝的海外營收。2022年保勝在歐、美、亞洲的銷售金額有顯著增長,其中歐洲的營收貢獻比重從2021年24.5%攀升至26.73%;包含日本在內的亞洲營收貢獻比率更從2021年的39.95%成長至42.64%。…(本文截自財訊688期,詳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官網》

延伸閱讀

集團綜效發威 雙月營收創高

iPhone 15提前拉貨 光學、軟板衝一波

Xiaomi 13 Ultra徠卡手機美拍登台 早鳥買就送S1 Active智慧錶

光學公司高層涉誆售未上櫃股票 6人交保

相關新聞

踩紅線!三立張榮華、萬海陳致遠買中嘉涉5大爭議 NCC竟不知股東大風吹

中嘉是台灣第2大有線電視系統商,4年多前,郭冠群打敗眾多出價者買下中嘉,同時喊出「10年不退場」的承諾,如今卻傳出上層股權易手,又引爆多項爭議。

「Linbay好油」翻車易查 假訊息藏鏡人難追...拆解中共對台認知作戰產業鏈

認知作戰在台灣已形成一條產業鏈,由中共出資指揮,台灣的親中企業、公關公司與網軍負責執行;過去已有很多案例製造台灣社會的對立與矛盾,未來仍會有層出不窮的事件再上演。

為台灣國際地位打拚35年!獲「大綬景星勳章」 荷蘭人昆布勞:台灣人別再拍勢了

荷蘭人昆布勞,人生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全職工作,就是任職於台灣人公共事務會;他把長達35年的歲月精華,都奉獻在台灣前途的遊說工作上。

跟時間賽跑的AI實踐家!中華電總座率主管考證照 組團隊挑戰新科技

林昭陽在中華電信任職長達36年,從研究員到總經理,深感資通訊進展神速,因此中華電信將加速建立自己的算力,打造自己的生成式AI。

囤房稅苦了誰?虛坪改革可打房?購屋族注意!新制上路改寫房市規則

健全房市政策陸續登場,從限貸、《平均地權條例》陸續上路,嚴格控管預售屋,再到囤房稅2.0、虛坪改革,若全部上路,台灣房市結構將有重大改變,買房不得不慎。

比亞迪台廠供應鏈有遠慮!陸拉高汽車零件自製率 相關族群能繼續沾光?

中國正積極提高電動車的電子零件自產比率,半導體與汽車零配件製造能力也日益茁壯中,面對新的趨勢變化,相關台廠供應鏈必須認真面對近憂遠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