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巴西蛋流向揭曉!這龍頭才稱全國產竟是最大買家 游淑慧一看數量傻眼

亞運/開幕式23日登場 我國由王冠閎、羅嘉翎掌旗進場

有感復甦 內需股爐火續旺

【文/黃俊超】

疫後復甦搭配低基期,內需產業迎來高成長,舉凡觀光、航空、餐飲、飯店、娛樂全面轉強,然股價漲高過後也須留意風險。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式於五月一日解編,雖然街上多數人仍選擇戴上口罩,不過已非強制性,若看到國外則幾乎已完全回到疫情前狀態,且就算出遊價格高漲,不論國內外各大觀光景點皆是人聲鼎沸,加上人員編制與飛機航班仍未跟上腳步,需求仍是遠遠高於供給,對比觀光、服務業與製造、科技業,冷熱大不同。

外銷訂單連八黑

行政院主計處概估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為負三.○二%,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出口表現占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六成,但是今年上半年出口不盡理想,期待下半年出口好轉,將帶動整體經濟景氣復甦。另外,公共工程預算為歷年新高,加上疫後特別條例三八○○億元,普發現金與活動獎勵,期盼活絡民間投資與消費。全年GDP保二是目標也是挑戰。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四月外銷訂單金額為四二四.九億美元,連續八個月衰退,且去年四月是中國封城最嚴峻時刻,縱然是低基期,從三月的年減二五.七%至四月年減十八.一%,也未見明顯起色,並預估五月外銷訂單金額為四○五~四二五億美元,年減二三.三~二六.九%,連續九個月負成長恐怕在所難免,不過資通信產品及光學器材較為樂觀,然而整體上半年難以轉正,若是下半年去化庫存告一段落,則將會有轉正的空間。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健一表示,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突破二%,不過經濟成長率保二%要很拚,出口與外銷訂單可能要到第四季才會轉為正成長。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改變原先預期五、六月景氣能夠落底,改口表示最晚第四季會看到復甦與反彈。目前台灣的經濟狀況,與疫情期間台灣出口佳、內需弱恰恰相反,也算是另類的校正回歸。

航空雙雄第一季營收雙雙突破四○○億元,華航前四月營收年成長十七%,長榮航則達四五.一%,跨境旅客回籠,加上中國國台辦宣布開放台灣團客赴中旅遊、暑假旺季與國際油價回落,而旅客最有感的則是票價上漲,多項利多持續堆疊,長榮航表示目前航班已恢復到疫情前八成,預期年底前全面恢復,預期雙雄全年營運都將呈現有感復甦。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四月批發、零售、餐飲營收統計,在清明連假效應、母親節檔期挹注下,零售業營收三六九七億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七.五%,為連續二○個月正成長;餐飲業營收則有八一五億元,亦為歷年同月新高,年增率三一.四%、連十二個月正成長,且統計處也指出,雖然物價確實墊高了營收,但消費力道增加的幅度遠遠高於物價漲幅。

暑假旺季將臨

統計處預估五月零售業營收將年增十四.六~十七.六%,餐飲業則成長四八.七~五一.七%,預估將在第四季面臨高基期挑戰,壓縮成長幅度至個位數。王品第一季EPS五.○一元,前四月營收成長二六.六%,股價漲至三○○元之上,包含瓦城、豆府、六角、亞洲藏壽司、八方雲集、美食KY與聯發國際,今年股價都有相當亮眼的漲幅。

物極必反的道理在旅行業者業績上明顯展現,架構在去年已反彈背景之上,今年股價又再次爆發,其中以燦星旅與山富今年來最大漲幅分別達到一.二七倍與一.一一倍最為亮眼,燦星旅前四月營收年成長十四.九九倍,第一季營益率雖是負值,不過稅後獲利轉虧為盈,山富營收年成長十一.八九倍,第一季EPS二.○二元,單季獲利高於疫情前單年水準。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50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

延伸閱讀

長榮航召開法說會後 法人:今年獲利有望創新高

長榮航今年獲利拚新高

瑪娃朝日本沖繩前進 華航、長榮航、星宇等4航空明飛沖繩航班取消

新北國小擁書率竟六都最低 議員黃淑君要求穩定補助

相關新聞

WiFi 7啟動 供應鏈備戰多時

儘管WiFi 7最終標準尚在擬定中,但相關商機已在今年開始啟動,預計明年將會加速放量,台廠從晶片、網通產品到通訊檢測商機正旺。

航運報價兩樣情 散裝優於貨櫃

縱然近期航運報價兩樣情,貨櫃往下而散裝上揚,不過整體航運類股近日出現轉強跡象,股價續航力仍有待觀察。

深度解析特斯拉Dojo計畫

如果這時候還覺得特斯拉只是個賣電動車的廠商的話,那可能會錯失很多投資機會,原因是馬斯克正準備顛覆大家對特斯拉的舊觀點!

謝金河:選股不選市格局將呈現

全球股市經過上半年的奔馳,進入下半年似乎出現熄火調整的走勢,五月以來大漲的AI股,這一陣子都出現大幅度回檔,原來期待的軍工展帶來的軍工股加持,看起來也有一點力不從心。接下來,大家可能要面對的是一場比較漫長的股價修正與調整。

ARM掛牌 台股造Q4大浪

美國聯準會又要宣布利率政策,對照中國降息,亞洲貨幣偏弱,有助台股電子、汽車、工具機等外銷接單;蘋果新機預售超過預期,對供應鏈業績加分。季底已至,包括跌深的AI供應鏈,投信可能拉抬績效,只要國際金融無系統性風險,題材股都是可注意標的。

華為手機熱銷 概念股早點名

華為推出震驚業界的5G手機,加上中國禁令夾擊,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浮現隱憂,在中國企圖衝刺5G手機全面國產化之下,究竟台廠供應鏈有沒有機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