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漢來海港巨蛋店就醫增至46人 皆集中26日「兩時段」用餐

美式賣場爆衝突...他為買銅鑼燒甩開推車 車內2童受驚父喊告

熱門話題真人秀爆紅!高渣猛男震撼宣告竟「罹癌了」

一場沒有終點的旅行 台灣語言學習Long Stay

在台灣除了透過課堂,團隊活動、出外旅遊等都是增進中文能力的好方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提供)
在台灣除了透過課堂,團隊活動、出外旅遊等都是增進中文能力的好方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提供)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瑞典籍的Lukas來台灣學華語沒多久時,來到手搖飲料店,想買一杯奶茶喝,排隊時不斷用中文默念:「一杯珍珠奶茶,謝謝。」沒多久後輪到他,完整無誤地說出練習許久的中文後,正以為順利完成點餐,迎接他的是店員笑著說:「甜度?冰塊?」讓Lukas一時張口結舌,為之語塞。

學中文的外國人被台灣獨有用詞嚇到的故事還不只這一樁,「『加熱』、『我要拿包裹』這些都是我來台灣後才學會的,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想說那是什麼。」家鄉在南韓的金艾芸,和我們說起她剛來台灣時,因中文不熟練所遇到的困難。

金艾芸(左)和張露思(右)在語言中心除了學中文,也學習古箏。 (林旻萱攝)
金艾芸(左)和張露思(右)在語言中心除了學中文,也學習古箏。 (林旻萱攝)

在台灣沉浸式學華語

大學時期她因為喜歡偶像明星和偶像劇,曾在大學裡上過中文課。「但我們那時候學的文法和單字,在生活上比較難使用到。」金艾芸說。

所以當初來台展開新生活時,便發現溝通上的影響,尤其現職為主婦的她,在超市買菜時,遇到不會說的中文單字,只能靠英文和肢體語言輔助,因此讓一些不通曉英文的店員們雖然想幫忙,又不知該從何幫起,「但我發現會說華語之後,她們現在都會主動來幫我。」金艾芸說。產生如此明顯變化,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練習,在語言中心的所學也為她打下良好基礎。

翻開她就讀的學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使用的當代中文系列教材,可以看到台灣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單字和句式,以及針對非母語人士在台灣可能面臨的情境所設計的對話,例如,初來乍到台灣時,在機場馬上可以使用的接機問候語;在夜市想吃什麼時,萬用的「我想要一份......」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學務組組長方淑華表示,掌握基礎對話能力後,老師也會鼓勵學生前往可以實際運用的場合,例如:夜市、市場等,因為透過這樣的練習,才有機會讓學生直接應付「台式」狀況題。

線上課程雖已是學習常態之一,但「沉浸式學習」仍是多數外國學生學習語言的首選。

台灣華語教育資源中心統計,近年來台就讀華語文中心的外國學生人數逐年升高,雖因疫情影響曾短暫下滑,趨緩後又迅速回升至一年30,000多人,另外,除了專業華語和考照課程,也出現選擇文化體驗及校外參訪等非典型方式來學習華語的趨勢。

經過反覆練習,如今書寫正體字對張露思來說已非難事。 (林旻萱攝)
經過反覆練習,如今書寫正體字對張露思來說已非難事。 (林旻萱攝)

靠著旅遊讓華語更進步

「因為泰國很多人推薦來這裏唸書、旅遊,所以我來台灣。」來自泰國、目標在台灣的研究所進修物理治療的張露思,因為發現無法輕鬆開口說華語,所以先到語言中心學習。

「一個月我就發現改變很多。」她說,比起在泰國一年半的課程,在台灣短時間內就讓她明顯感受到華語能力的進步。

除了課程的幫助,課餘時間前往台灣各地旅遊,也讓張露思的華語更加流利。

說起曾到過的地方,她如數家珍,更表示學會中文對旅行很有幫助,「因為我喜歡去一些推薦文沒有介紹過的地方,所以學會中文後,讓我更能走進巷弄裡,看見其他泰國人沒看見的東西,甚至在和台灣人聊天的過程中,認識更多不知道的人事物。」

即使已經去過這麼多城市、景點,但張露思的台灣旅行計畫還沒結束,她透露,之後還想學騎摩托車,去更多之前靠著火車旅行時,沒有到達的地方。

Lukas的YouTube頻道《外國人介紹台灣》以愛心外框的台灣國旗作為logo。 (林旻萱攝)
Lukas的YouTube頻道《外國人介紹台灣》以愛心外框的台灣國旗作為logo。 (林旻萱攝)

隨波逐流的語言long stay

至於被飲料店繁多選項「震撼教育」的Lukas,學中文則讓他從而成為一位介紹台灣的YouTuber。

2018年,他以本名「Lukas Engström」開設YouTube頻道,以外國人視角,詳細介紹若想拜訪象山、三貂嶺、平溪等景點,該如何使用大眾交通工具前往,以及遊玩路徑等。這系列的影片因為提供旅客實際會碰上的問題解方,而受許多人喜愛。

但Lukas透露,拍攝這些影片的原始目的,是在離開台灣前留念用的,而且他起初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很喜歡台灣。

十多年前,Lukas以交換學生身分來到台灣,因為大學老師一句「不用花時間學說中文」,而沒有太認真學習華語,學期結束後就返回瑞典,隔一年重返台灣、赴師大國語教學中心學華語,也單純因為當時交了一個台灣女友。

回憶當時選課、去哪玩或學中文的原因,Lukas表示,「基本上就是跟著朋友,他們推薦什麼我就做什麼。」連原定一年學華語的旅程,也因為其他原因不斷延長再延長。不過,無形中不僅讓他累積出一口流利台灣腔中文,也隨著朋友們的腳步,體驗這塊土地上的各種人文風土。

結束兩年半的國語教學中心課程後,Lukas開始平日兼差工作,閒時在家裡打電動的規律生活,他笑說:「我那時候覺得台灣超無聊。」

直到五年前的某一天,Lukas下定決心要回瑞典時,買了一台GoPro,希望可以把他在台灣最喜歡的地方透過影片記錄下來,同時也提供給在師大龍舟隊認識的朋友參考,「因為我留在台灣五年多,比起一般外國人來說久很多,大家都會要我推薦哪裡好玩,或有什麼好吃。」帶著相機,他重遊五年間他與朋友們曾去過的地方,也才逐漸意識到,自己原來這麼喜歡台灣。

而讓他決定留在台灣的臨門一腳,是透過朋友得知「外國人介紹台灣」系列中的「茶壺山」影片,上架兩週便累積了兩萬多點閱率,讓Lukas嚇一跳,但使他更驚訝的,是底下台灣人的留言,他說:「很多人留言『原來上面風景這麼美!』,我就想說:『你怎麼會沒去過?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耶。』」自此,他決定成為一位介紹台灣的YouTuber,long stay之旅也無限展延。

師大夜市高掛起的萬國旗,與街道上熙攘的多元面孔,相互輝映。(林旻萱攝) (林旻萱攝)
師大夜市高掛起的萬國旗,與街道上熙攘的多元面孔,相互輝映。(林旻萱攝) (林旻萱攝)

盡情享受每一天的夏令營

「外國人介紹台灣系列」中,Lukas透過鏡頭,以英文口說,搭配中文字幕,帶觀眾飽覽台灣各地美景,兩年內足跡遍佈全台各地;近期影片,則開始向外國人介紹來台前的準備、必知文化差異等,以及透過與在台外國人對談,介紹更多不同面向的台灣。

另外,他也與歐盟在台協會合作,邀請歐盟各會員國駐台辦事處的處長們介紹他們母國文化、風土,更分享他們對台灣的印象,讓許多台灣觀眾在更加認識歐盟各國的同時,也能聽到外國人對台灣最真實、直接的評價。

若想聽聽Lukas流利的中文,則可以收看他分享在台點滴的系列影片。語句順暢,連口音都很「台」,讓我們不禁想問究竟要學多久時間,才能把中文說到他這個程度?他表示,大部分人以為會需要五年才能真正使用中文,「但其實在台灣學中文的話,一年差不多就夠了;一年到兩年,生活會遇到的多數狀況也都能應對。」

他更指出,這點和他過去在瑞典的學習經驗相差甚遠。高中時期他因為加分需求,曾上過兩年的德文、西語課,但當時課本是根據瑞典當地來設計內容,使他很難將課堂所學實際運用於生活中;但在台灣的語言中心學到的單字、對話,不僅能真正用於日常中,還能幫助外國人體驗真正的台灣,「台灣不是只有台北,也不是只有捷運線上的那些景點」,尤其在他考過機車駕照後,去到更多不為多數人所知的地點。

不過,即使已經把中文說得很清楚,還是會有一些台灣人誤以為他們不會說中文,而發生一些「貼心」小故事。他分享,部分超商店員會認為外國人都愛喝美式咖啡,所以只要看到西方臉孔就會自動遞上美式,即便他說了很清楚的「我想要一杯冰拿鐵」,都還是會收到熱美式,這樣的小故事是他十多年來在台灣生活裡時常發生的,也是他和朋友們在台灣的「小困擾」,「台灣人真的很友善,也很熱心,但有時候真的想太多了。」說到這,Lukas不禁莞爾。

也因為台灣人這樣的「好客」,他表示自己從不稱呼台灣為「家」,「感覺自己是在一個13年的夏令營,在這裡的每一天都是很放鬆的,所以才會想一直待在這。」他說。

至於什麼時候回瑞典,Lukas沒有確定的答案,並說:「我把每一年都當作最後一年在過,抱著『如果今年是我在台灣的最後一年,我會做什麼呢?』的心態,盡全力享受台灣。」台灣long stay,未完待續。

旅居台灣學習華語,對外國人來說,獲得的不只有習得外語,還有一把認識台灣真實樣貌的鑰匙。 (林格立攝,劉俊良設計)
旅居台灣學習華語,對外國人來說,獲得的不只有習得外語,還有一把認識台灣真實樣貌的鑰匙。 (林格立攝,劉俊良設計)

延伸閱讀

國寶級文物「鄭成功之子親筆信」400年後將於台文館展出

影/瑞典最大遊樂園驚傳大火 釀成22傷、1男子下落不明

瑞典哥特堡市議會討論與台灣交流 遭中國使館警告

瑞典入北約又有變數?匈牙利未納臨時會

相關新聞

台灣的朝聖之路 迎媽祖

每年三、四月的「迎(迓)媽祖」,是台灣最熱鬧的民俗節慶。八天七夜、九天八夜,人們跟著台灣「第一女神」―― 媽祖徒步進香;走在香路上,是人與神、人與自己心靈對話的時刻,也是體現人們無私奉獻與相互扶持的好時光。台灣版的「朝聖之路」,300、400公里的進香路,無論還願、祈願或體驗,苦行過後,你將能感受邁出的每一個步伐,皆蘊含了療癒心靈的感動密碼。

神明的「移動城堡」 神轎與「腳力」

神轎,信眾們虔誠奉獻,藝匠傾力構築之作,彰顯神明的威儀。神明出巡途中,神、神轎、扛轎人以及追隨者,四方交會,共譜宗教旅程中動人篇章。

人與人、人與神的結緣 結緣品的濫觴、多元與初衷

眾香燈腳追隨媽祖進香隊伍,穿越大街、走過小巷,展現對媽祖信仰的信念與堅持,百餘公里路途中,不論是精疲力盡、內急等突發狀況,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幫助,為感謝這份難能可貴的緣分,結緣品因此而生。

廟埕的往古來今 古蹟・戲曲・小吃

保存各家名匠精妙手藝,乘載戲班齣齣好戲,也是為居民信仰與聯絡的中心地帶,廟埕與百年歲月下人們的攘來熙往,共寫一段跨世代回憶。

海角天涯,國家寶藏 聽見與海相連的島嶼心跳──鵝鑾鼻遺址

距台北至少半日車程的墾丁,地標性的大尖山昂然屹立,沿途可見淨是蒼鬱蓬勃的綠意,崎嶇嶙峋的礁岩以及沙灘鑲嵌在海岸線上,遠方是隨著地平線舒卷展開的大海,溫潤且生機的風景,喚起人內心難言的萌動。 是以,墾丁,總是有人。無論是燠熱的夏季或者爽涼的秋冬,為了獨特的地景與豐沛的生態,人們情願不遠千里。回首往昔,說來,這一份冥冥裡的嚮往,與千年前的人類在此長期落腳的理由,並無不同。

一座橋的武林 西螺大橋的時代風采

西螺大橋,昔日是遠東第一大橋,1953年通車時,串連台灣西部公路交通與經濟,也是西螺人北上圓夢的起點。而今,她被彰化、雲林兩縣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朝向轉型為文化觀光橋梁。橋身31處隧道般的鋼拱,伴隨橋上的文化慶典、藝術展覽,延續這座時代之橋的風華史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