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蔡阿嘎評日本5連鎖店挨轟 旅台日本作家:沒遇過覺得「這1家」難吃的人

俄烏戰爭衝擊地緣政治 瑞典警戒將擴大徵兵

備戰手冊裡詳列了家裡平時應該準備的戰時物資。(黃齡儀攝)
備戰手冊裡詳列了家裡平時應該準備的戰時物資。(黃齡儀攝)

【文/黃齡儀 (旅居斯德哥爾摩)】

因應近鄰俄羅斯的威脅升高,瑞典在2017年啟動不分男女的徵兵制;隨著俄烏戰爭爆發、申請入北約遭卡關,徵召比例將繼續上升。

瑞典雖然在2010年廢除徵兵制,但2014年發生俄羅斯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和頓巴斯事件後,在2017年起恢復徵兵,無論男女都必須參加徵兵測試,之後再透過測試結果層層篩選和分發服務單位。

也因為備戰的危機意識,2018年再次將《如果危機或戰爭來臨時》備戰手冊分送到每家戶,該手冊曾在1943年至1991年間分送,距離最後一次分送已有27年之久。大多數瑞典人都熟記傳單中最著名的一句話:「任何放棄抵抗的說法都是假消息。」負責此項業務的瑞典民事應急署在其網站上公布所有防空洞的信息,方便人們快速找到最近的防空洞。

徵兵測試不論男女 層層關卡精選兵員

瑞典議會在2009年時決定從2010年起廢除徵兵制,改為募兵制。然而,2014年發生戰事,俄羅斯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後,瑞典決定於2017年重新開始徵兵,該年7月1日起徵召4,000名1999年出生的青年。根據2016年的民意調查,當時約有70%的受訪者同意重新徵兵,其中有87%的人認為如果重新引入,女性應該和男性一樣有當兵的義務。瑞典女性從2017年7月後被納入義務役對象。

過去瑞典的徵兵制大多數為期約240天至365天,役齡為18至47歲。退伍之後,每6年或12年重新教召。在1970年代曾有過徵召女性入伍的政治討論,但最終決定不這樣做。冷戰結束後,軍事緊張局勢有所緩和,在這段時間裡,越來越少的男性必須服兵役。實際上,任何不想服役的人都可以在徵選面談中說明他們缺乏動機,就可能免役。

從2007年開始,政府引入線上徵兵測試,亦即年滿18歲男女在網路上回答徵兵調查(瑞典自1994年後開放女性從事自願服役),再根據調查結果,僅有部分人員能接受進一步體檢和面試,經過面試之後再分發到不同單位。

事實上,真正被徵召進入軍隊的人員比例不高,在2009年和2010年,每年只有約5,000人應徵召入伍。2017年恢復徵兵後,真正被徵召的人員比例也不高,僅有約4%。

瑞典徵召制度非常嚴格,設有重重關卡以核定此人適合軍旅生活。這些測驗包括:詞彙、邏輯思維與空間理解、一般健康狀況、自行車測試與心理醫生的面試(如果目標是擔任領導角色,這一點尤其重要)。而最後會有專人與應試者一對一討論測驗結果與感興趣的分發單位,如果有興趣在菁英部隊服役,會被要求進行一些更嚴苛的身體測試。

去年對2004年出生的10萬6,000名青年進行了線上徵兵測試,其中,有1萬9,000人被選入面試,經過各種測驗,最後僅有6,000人被選中服兵役。被選中的人是根據他們的動機和軍隊的需要被認為是最合適的人。服兵役是一種義務,而不是自願,意味著有義務回答線上徵兵測試,而如果被要求,就要去面試以及服兵役。也因為這重重關卡,青年認為能服兵役是一種榮耀,是對自己體能和智能的一種肯定。

被徵召入伍的青年依據不同服務單位服役約6至15個月,每月可領4,400克朗(約新台幣1萬3,200元),若能完成所有訓練,結訓時所有月俸加倍作為獎勵,因此月俸可達8,800克朗(約新台幣2萬6,400元)。

俄升高地緣政治緊張 瑞典備戰將擴大徵兵

如此低的徵召率是基於國防預算有限,且有論者認為,在現代軍隊中,擁有少數高素質的士兵,比擁有大量低技能、低積極性的士兵更為重要。如果每個人都必須服兵役,就更難得到公眾的認可,人們會感到沒有自由,壓力太大,且大多數人還認為戰爭的風險很低,為什麼要強制大家去做呢?

然而,近年來情勢劇變,包括俄烏戰爭、瑞典申請入北約仍遭卡關、右翼聯盟在瑞典民主黨支持下在議會中贏得了2022年秋季的選舉等事件,使得徵召比例很可能會繼續上升。

根據去年12月瑞典國家電視(SVT)訪談國防部長強生(Pål Jonson)的報導中指出,「當前徵兵人數將從每年5,000人左右增加到7,000人,且不分性別,盡快達到1萬名」。瑞典三軍總司令巴登(Micael Bydén)則提出明確時間表,他告訴SVT,「到2030年,應徵入伍人數應為1萬人」。這意味著徵召比例將提升至少一倍以上,以因應當前歐洲緊張局勢。 (完)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延伸閱讀

入伍大塞車…等9個月才等到兵單 北市役男憂影響生涯規畫

研擬大學役男休學1年先服兵役 教育部回應了

徵兵後幹部需求更大…軍校拚招生 將軍親自解說

【一劍浣春秋】事務所面試過程解密!原來AV界是這樣補充新人的

相關新聞

美國大麻合法化 青少年健康卻藏隱憂

美國已有21州合法化娛樂用大麻。專家呼籲,大麻合法化尚處於起步階段,政府應更加重視制定大麻規範,目前對於大麻的審核、限制和規定都還太少。

革命性比肩網際網路 ChatGPT改變世界

ChatGPT是「巨型典範轉移」,不只帶動產業發展,也有點像當年網際網路誕生。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更大讚ChatGPT等新應用程式將改變世界。

ChatGPT掀程式教育熱 學習應重邏輯與興趣

家長想讓孩子早一點接觸程式設計,一開始不用以學習程式語言為目標,而應以性向測驗為導向。

更健康還是更不健康?瑞典人的口含菸依戀

瑞典人使用傳統紙菸的比率在歐洲中相對地低,有一說是因為瑞典人使用口含菸的關係。口含菸對瑞典人有特殊的意義,甚至成為一些人反對歐盟的重要「標誌」。

挺不過疫情的考驗 「無朋友」趨勢難解

疫情影響的不僅是年長者的友誼,年輕Z世代也因為無法上班、上課,導致正常交友環境與管道被剝奪。

斜槓校長改裝廂型車 行動小套房遊全台

熱愛大自然的國小校長彭銘君,將二手廂型車自學改裝為露營車,猶如他和太太移動的家,伴著他們環島旅行,並在YouTube頻道裡記錄台灣之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