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復甦!五十音初級班滿編、留學代辦詢問數增3倍 為何台人學日語風潮再起?
【文李浩宇】
隨著少子高齡化衝擊不斷,缺工問題已成為亞洲各國的主流趨勢,日本、台灣受衝擊尤大,幾乎各行各業都傳出人手不足災情。但在少子化的洪流之下,台灣有一行業不但歷久不衰,雖然2020年至2022年曾受疫情衝擊,成長態勢略有遲滯,但在疫後卻有明顯回升態勢。
長年深耕台北市東區的群筑外語,在疫情期間雖然經歷學生流失、線上課程不穩定等影響,但總經理謝健群向本刊表示,疫後可以感受到日語學習需求與銷售量有回溫趨勢,「基本上是有的,在課程詢問度上已高出疫情期間許多,課程銷售量的部份也較疫情期間高出一些。」
謝健群舉例說明,疫情期間常常出現初級五十音班門可羅雀的情況,「之前可能到班率只有一半,還常常發生無法成班的現象,但現在因為日本風潮再起,我們的初級班就復活了,還常常是滿編的情況!」
在這日語學習復甦潮當中,群筑主任教師Amy張對學生的積極度甚至感到驚訝:「相比疫情期間,目前學生學習日語積極很多,尤其是會話等旅遊實用課程更是如此!其中也有不少學生是感受到英語在日本仍有許多限制,體會到日文的重要性後前來上課的人。」
觀光潮助長日語熱 立志學好日語也不在少數
不僅單一業者對日語學習業復甦有感,長期經營英日韓語學習的驅勢語言的課程規劃顧問蔡沛沅亦向本刊表示:「基本上疫後已恢復有六、七成以上,舉例來說,疫情期間的開班量若一周平均為一至二班,那現在已恢復至五至六班,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復甦感。」
而受日本觀光大夯助攻,許多日語學習者的學習動機除了赴日觀光外,喜愛日本文化而開始攻讀日語的學生似乎也不在少數。
同樣任職於驅勢語言的日語教師兼日本遊留學顧問林益泓老師出示一份問卷表示:「我請我班上的學生做個簡易問卷,第一題是學習日語為觀光目的(旅行時可以溝通),回答『是的』比例高達91.8%。第二題是學習日語為文化目的(喜愛日本動漫、日劇、日語歌曲、Vtuber等),回答『是的』比例同樣呈現85.7%的高比率。」
雖然許多學生是以觀光旅遊或興趣為目的在學習日語,但也有不少學生會設定學習目標。林益泓拿著同份問卷說道:「在『我有計畫考取日語檢定相關證照』的比率上,回答『是的』也佔了76%。」顯示並非純粹「For fun」,希望能達成一定程度日語學習里程碑的學生也不在少數。
日語需求大 業者紛紛拓展相關留學「大餅」
根據2021年的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Japan Foundation)統計,在亞洲日語學習者排名中,台灣每十萬人就有約615人是日語學習者,僅落後韓國的約908人,位列亞洲第二。
台灣日語學習機構數量方面,由疫情前2018年的846所,升至2021年的907所,在疫情期間呈現不減反增的現象。再看看亞洲日語學習者第一名的韓國,日語學習機構數由疫情前2018年的2998所,反而降至2021年的2868所。由此反差,顯示在台日語學習需求確實蘊含商機。
菁英國際語言在二十多年前成立之初便已開始經營留學代辦,面對近期的赴日觀光潮,菁英國際語言行銷經理Jojo也向本刊坦言「留學代辦詢問數三倍倍增」的現象:「現在詢問電話門庭若市,疫情前來詢問留學代辦的人數大約一天10位,但現在一天大約有30位。」
菁英執行長高偉恩也透露:「GoGo Japan(留學代辦)一直是我們相當重視的一個業務範疇,甚至我們老闆還在日本當地蓋了一間宿舍出來,專門給留學生使用。而日本那邊的學校也比較依賴我們,希望我們多介紹學生過去。」
前述的群筑外語謝健群也同樣表示,為了在這波日語學習商機上站得更穩,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拓展與日本業者方面的合作,「台灣會有想赴日攻讀大學或研究所的客群,針對這類學生我們有開辦EJU(日本留學試驗)的課程,讓學子們透過EJU認可的分數去申請日本的大學或研究所。」
但,EJU畢竟是要讓學生進入日本本地的高等教育,考科方面不僅冷門,台灣師資也相對缺乏,例如全日文的數學、物理、化學等考科,考生不僅要克服語言障礙,專業學科上更是一大挑戰,「因此,我們計劃與日本當地日本語學校合作,請他們派出專業師資來教導我們公司的學生專業科目。」一圓學子們的留學夢。
日本不僅與台灣相近,甚至文化上對台影響也頗深。日語原本在台灣便是熱門外語。加上新冠疫情解封後日圓狂貶,讓許多國人認為赴日旅遊「物超所值」,更對這波日語狂潮有推波助瀾的效果,也使得日語學習業者頗有受惠之感,甚至日語也成了某種意義上的「觀光主流語言」。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3場劫難1年內全發生,病到連張衛生紙都拿不住…叱吒科技圈的吳惠瑜劫後體悟:別為榮華富貴賣命
台積電進軍熊本不是美國黑船再現!「三星教訓」讓台日雙方知道:不要跟對手合作
新制勞退分紅來了!319萬人能拿超過5萬、半數勞工領逾2萬...勞退帳戶怎麼查?4種方法一次看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