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每年冬天一到就得流感?營養師曝「NG早餐」讓你超容易染病

「最強夜市美食」落誰家?《夜市王》總冠軍決賽今晚出爐

114學測數學A/解題全攻略曝!卡關題、長文題都沒了 補教估五標往上

【重磅快評】不安好心逼問盧秀燕 民進黨反被吊足胃口

民進黨議員質詢逼問出訪新加坡的行程,台中市長盧秀燕(中)認為新加坡行程是否全公開,須循外交機制。記者陳秋雲/攝影
民進黨議員質詢逼問出訪新加坡的行程,台中市長盧秀燕(中)認為新加坡行程是否全公開,須循外交機制。記者陳秋雲/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本月初出訪新加坡,綠營質疑盧此次出訪是為2028大選鋪路,她的老對手民進黨立委蔡其昌還說盧不公開,違反常理。只是,新加坡對我政治人物來訪的慣例是一向要求低調保密,盧秀燕如此,賴清德、柯文哲也沒有例外,民進黨要求盧秀燕公開行程,安的是什麼心,路人皆知。 

被視為2028大選的熱門人選,台中市長盧秀燕動見觀瞻。在市長任期尾聲出訪新加坡,綠營當然不會只著眼市政交流,而是在意盧在訪星期間見了那些政要,目前已公開的有新加坡環境部長傅海燕、西北區市長任梓銘,但民進黨陣營仍舊對盧窮追猛打,反而引來側目。 

民進黨籍議員施志昌等人質詢要求盧秀燕應公開新加坡行程,指市府花公帑是鋪排總統前哨戰,還是取經或旅遊?應該說清楚;也有人批評盧非國家元首,市政考察沒有機密,盧刻意說該見的都有見,卻又不說明見了哪些重要人士?營造神祕是為抬高政治身價。

盧秀燕連任市長的競選對手、民進黨立委蔡其昌更說,市長用政府預算出訪,見了誰,有什麼心得,議員、市民都有興趣,應公開透明,不需閃躲,不公開有違常理。

盧秀燕對於綠營的要求,一概以「行程是否公開需遵守外交機制」來回應,答覆很簡單,卻也是政治的現實。盧秀燕對行程保密是應新加坡的要求,非僅盧秀燕如此,而是歷來兩國政治人物互動的慣例,藍綠白都沒有例外,不能因為主角換成了盧秀燕,民進黨就要打破慣例。

以準總統賴清德為例,2017年9月他北上擔任行政院長,同年4月他以台南市長的身分出訪新加坡,當時他低調保密的程度遠勝於盧秀燕,他是到了新加坡才在臉書PO文參訪餐飲服務機器人的運作模式,出訪行程因此曝光。當他結束行程訪台,也未見藍營逼問他在新加坡見了那些政要,因為加坡的行事慣例眾所周知。 

去年總統大選期間,柯文哲也曾訪新加坡,2024大選戰敗,柯也不避諱開始備戰2028總統大選,甚至在專訪節目中透露520後將再出訪新加坡,主要的任務是到李光耀學院取經,而且要待一段時間。柯文哲之前見了那些星國政要,沒人逼問,520後要和誰見面,那也是他的事,反正都得依星國的遊戲規則行事。   

前有賴清德、柯文哲的例子,沒人說違反常理。其實,綠營很清楚,我方政治人物和星國互動的潛規則就是不主動發布新聞,一切都只能等星方發布訊息後再證實。這次綠營亟於逼問盧秀燕在新加坡見了誰,最主要是對自己的執政沒有信心,以致於任何風吹草動都要緊張半天。

在這種情況下,盧秀燕口風越緊,民進黨就更緊張。盧秀燕當然清楚綠營的心魔,雖說「基於外交禮儀沒有評論」,但又說「成果豐碩超乎預期」,確實吊足綠營的胃口。但話又說回來,如果民進黨自信於「綠色執政、品質保證」,又何須在意盧秀燕見了誰?

新加坡 民進黨 盧秀燕

延伸閱讀

台中海線雙軌高架卡關 盧秀燕:沒有不做、是錢的問題

黃子佼持未成年不雅片 盧秀燕砲轟:自作孽不可活

市地重劃最高5%蓋社宅 盧秀燕籲中央釋地:勿富人劫窮人

分享新加坡場館雙蛋設計 盧秀燕:空檔可調度彩排

相關新聞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今起協商 部會文宣費擬全砍

朝野黨團今起密集協商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藍白黨團鎖定部會文宣費大砍預算。國民黨團提案全數刪除各部會媒體文宣費,數發部...

賴總統勝選周年 在野批賴「承諾全跳票」

賴總統去年一月十三日當選,已滿一周年。在野昨批評,賴勝選當天許下六大承諾全數跳票。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直指賴總統讓台灣陷入無...

政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已報院 代理孕母確定脫鉤

「代理孕母」是否開放合法化,曾是2024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不過衛福部於去年研訂「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時,仍在最後關頭宣...

揭黑熊學院投陸委會255萬標案 羅智強:愛台更愛新台幣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日表示,黑熊學院不只領政府補助,還接政府標案,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去年曾投標,陸委會255萬的「國際及兩岸...

大法官人事案連綠委都卡關 7被提名人全軍覆沒

立法院會今天上午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記名投票表決,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姚立明等7位被提名人全軍覆沒。值...

考試院人事案 在野封殺柯麗鈴

立法院昨日進行考試院人事同意權案投票,考試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周弘憲、許舒翔分別以五十九票、一一二張同意票過半,順利通過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