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土城驚傳停車場命案 男剛出獄慘死賓士車內、身上多處疑似刀傷

痛斥姊夫犯法可恥!余祥銓再爆「連烤肉錢都伸手要」 憂余苑綺千萬遺產何去何從

後悔讓余苑綺出嫁!余天怒女婿淪車手「急尋外孫」:已2天沒上學

朱學恒告發自己玩哪招?法學博士議員警告「當心玩火自焚」

高雄市議員陳美雅是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博士,她發文批朱學恒其心可議,加害人是不可以當告發人的。圖/陳美雅提供
高雄市議員陳美雅是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博士,她發文批朱學恒其心可議,加害人是不可以當告發人的。圖/陳美雅提供

台北市議員鍾沛君日前控訴網路評論家朱學恒去年對她性騷,朱學恒表示已到台北地檢署「告發自己」,引發議論。高雄市議員陳美雅是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博士,她發文批朱學恒其心可議,加害人是不可以當告發人的,這是一種法律上的錯亂,也是在玩弄法律。當心玩火自焚,自作聰明反被聰明誤!

陳美雅說,「性騷擾犯罪」案件屬於告訴乃論之罪,如果被害人在知悉犯罪6個月內沒提起刑事告訴,那麼就無法對加害人進行刑事上的追訴行為。因此,當加害人不是去向偵查犯罪機關自首或投案,卻是去向偵查犯罪機關告發自己,顯然是想要鑽法律漏洞,藉此獲得一個不起訴處分,混淆視聽,掩飾自己的犯罪行為!

鍾沛君日前控訴網路評論家朱學恒去年8月對她性騷,鍾批朱毫無悔改,事發後仍多次與她同台上節目,大談性騷擾議題,鍾一度情緒激動落淚,指朱學恒是在挑戰她的底線,「身為被害人也是公眾人物的我敢不敢站出來挑戰」。

陳美雅也聲援鍾沛君,她說,本件被害人沒有提起告訴,而疑似加害者卻自己提出所謂的刑事告發狀,如果加害人真的認為自己有做了性騷擾或是強制猥褻的犯行,應該是向檢警單位自首、投案,進而自白,對自己的犯行表示悔意,願意接受司法機關的訴追審判,而非提出告發狀,還請求地檢署查明真相。

「暗示被害人所言非事實,真是機關算盡,細思極恐!」陳美雅說,此案重點在於,已經超過6個月的告訴期間,所以依照法律的制度設計,此件加害人所提的告發狀,會因為沒有告訴人的告訴,會獲得地檢署的不起訴處分'那麼疑似加害者就可以拿這份檢察官的不起訴書,用來混淆視聽,表示他自己是清白的,沒有做性騷擾的行為。這是在玩弄法律,很多不懂法律的人民可能會因此而蒙騙,朱學恒若最後得到的是一個不起訴處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去做性騷擾行為。

陳美雅認為,本件是否構成強制猥褻,也是一個重點,如果犯罪構成要件符合,檢察官可以朝向強制猥褻的方向來偵辦,因為強制猥褻是非告訴乃論之罪,不管有沒有被害人的告訴,檢察官都必須要依法來偵辦,因為檢方必須去傳喚被害人到場訊問,這對被害人而言無疑又是二次傷害。

性騷擾 朱學恒 鍾沛君 陳美雅

延伸閱讀

朱學恒2度強吻鍾沛君!名嘴揭他「私下真面目」

鍾沛君控朱學恒性騷「殺他個措手不及」? 媒體人:他才是真正狠角色

被鍾沛君控性騷朱學恒告發自己 呂秋遠:一場精心設計的戲劇

朱學恒告發自己性騷 前主任檢察官質疑動機:逼鍾沛君「上戰場」

相關新聞

性教法禁「師生戀」 引違憲疑慮

行政院院會昨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增訂「校長或教職員工違反與性或性別有關之專業倫理行為」,被解讀為不能發展「師...

政院通過性平三法 權勢性騷最重關3年

行政院昨天通過性平三法修正草案,明確定義權勢性騷擾及其樣態,且分層級加重權勢性騷擾行政及刑、民事責任,包括最高五倍的懲罰性賠償、行政罰最重可罰一百萬元,以及加重其刑二分之一,最重處三年徒刑。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據了解,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擬在下周臨時會處理,力拚七月底三讀修法。

禁師生戀?性平法修正草案 教職員不得與學生發展違倫理關係

行政院院會今天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教育部指出,修法後擴大適用範圍,並將教職員不得與學生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台灣掀#MeToo浪潮 5大APP幫你應對性騷保護自己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中講述職場性騷擾的劇情與台詞引起大眾共鳴,也在台灣掀起#metoo浪潮。除了有愈來愈多人勇敢說出曾受到的傷害,更引起許多父母焦慮討論,該讓孩子如何學保護自己,來防範憾事?其實,國內外團隊已開發不少手機APP,可以協助他們在萬一遇到性騷擾或者性侵時全身而退。以下是5個優質App,上班族可備好;爸媽們也請轉傳給孩子,及時阻止壞事發生。

音樂界「大佬」級教授被爆性騷 要男學生陪睡還拍裸照

Me too風吹進音樂界,許多隱藏已久的性騷案件也被掀開,南部某國立大學音樂相關科系的鄭姓客座教授,遭網友PO文指控是性...

#MeToo燒進司法院 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傳性騷

「#MeToo」烈焰延燒,如今連司法院也著火。原定六月廿八日屆齡辭任的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五月八日突獲總統令核准退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