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澤倫斯基邀請習近平訪烏有口無心

當地時間3月21日下午,俄羅斯總統普亭在克里姆林宮喬治大廳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
當地時間3月21日下午,俄羅斯總統普亭在克里姆林宮喬治大廳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接受美聯社專訪,公開邀請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烏克蘭。對於澤倫斯基透過媒體放話,如此神來一筆邀請習近平訪烏,基本上是完全不符合正常外交運作規範,假若認真細想,基本上就完全是故作姿態,態度上亦是有口無心缺乏誠意。

因此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常記者會中面對媒體追問此事,僅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上,北京與各方都保持密切溝通,而其中亦包括烏克蘭政府在內;如此說法顯然就是說了等於沒說之標準外交辭令。因此面對媒體具體提問,最後還是必須坦承並無任何訊息足以奉告;由此可知,顯然基輔外交權責機構在事前並未就此與北京溝通聯繫。

但是俄羅斯方面反倒是坦然面對此等發展情勢,並由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回覆媒體,表示北京將會自行拿捏安排習近平與澤倫斯基會面是否適當,而俄羅斯無權對此置喙。顯然莫斯科認為本月20日習近平出訪行程雙方互動極為正面,因此對北京所持政策立場亦是相當信任,可見對北京未來外交作為成竹在胸,並不存在任何疑慮。

平心而論,澤倫斯基為何要採取此種極度違反外交常軌方式,透過公開叫陣表態邀請習近平出訪烏克蘭,就算是對於國際事務與外交禮儀完全外行,其實也應看得出來,如此放話根本就是故作姿態,完全沒有任何誠意要與北京對話,但又不得不應對習近平出訪莫斯科後,國際社會整體氛圍發展方向,所以故意講些檯面話,讓對方完全不可能當真回應,但也因此道盡弱國受制於身後強權之無奈悲哀。

特別是當莫斯科將北京先後對俄烏衝突所表達立場,定調定性為高度平衡,並且加以高度讚賞肯定後,烏克蘭亦無法在北京所公開論述字裡行間,找到任何能夠隨著華盛頓立場,指控北京偏袒莫斯科明顯證據;此時對於基輔來說,就會開始不知道如何才是適當應對北京之道。

再加上就烏克蘭本身利益所考量基本政策來說,基輔亦無任何理由去無端開罪北京,但後面又有美國掣肘約制,戰局發展又陷入泥淖,在進退兩難狀況下,亦只能在口頭上表達歡迎習近平來訪,亦有意願與習近平深談,但其實本身心知肚明,完全毫無可能讓習近平出訪烏克蘭成局,最後就只是講個外交場面話收場

筆者曾經多次分析過,北京雖然明白表達希望莫斯科與基輔雙方能夠停戰議和,亦毫不諱言多次敦促俄羅斯與烏克蘭降低衝突情勢,但北京深知現實情況並無太多空間供其介入調停,不論是要擔任調停者、仲裁者或是傳話者,在莫斯科與基輔談判代表,早就可以透過白俄羅斯、土耳其或是其他國家介入,直接面對面對話談判時,北京實在沒有必要亂蹚這灘渾水,最後將本身搞到一身腥。

儘管各方都已經看出相對於俄羅斯來說,烏克蘭所面對困境更為嚴重;西方雖然提供軍備武器支援烏克蘭,但厭戰情緒確實逐漸升高,師老兵疲乃是人間常理,特別是無法讓俄烏軍事對峙狀況獲得突破,雙方深陷消耗戰無法脫身,但在美國慫恿下,基輔對於達成停火、休戰或是停戰協議之叫價愈來愈高,講實在話這種策略只會讓本身愈陷愈深,將所有能讓衝突暫時止血達成妥協希望愈來愈渺茫。

從澤倫斯基應對北京所表述言論來看,確實是失掉章法,更是失格失態作法;辦外交要能將事情辦得成,有時就是要鴨子划水,經過私下協商等到時機成熟,才能夠公諸於世,公開表態以叫陣方式邀請對方高層來訪,不但失禮更顯得決策水準極度幼稚,最後怎有可能獲得正面回應與理想結果?所以澤倫斯基邀請習近平訪烏,根本就是有口無心,大家聽聽就好;要是習近平真是回應其喊話而出訪烏克蘭,保證讓全球政治觀察家跌破眼鏡!

烏克蘭 俄羅斯 俄烏戰爭

延伸閱讀

外交事務期刊:習近平正為戰爭作準備 舉世應當真

奧地利極右派議員集體退席 抗議澤倫斯基國會演說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要求全黨學習貫徹「習思想」

【Daily Podcast】澤倫斯基:願意邀請習近平來烏克蘭訪問|教宗方濟各住院、對烏俄的看法,以及AI假圖事件|英王查爾斯三世訪德,發言譴責俄羅斯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上市(櫃)公司在海外與大陸投資的體檢

由金管會證期局所做的彙總,係根據證交所以及櫃買中心的公開資料,統計上市(櫃)公司在大陸暨海外投資收益的新近表現,有如下幾...

【專家之眼】薩克斯傳奇

薩克斯(Jeffrey Sachs)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在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和消除貧困方面的工作而聞名,曾任...

【專家之眼】讓謝淑薇打奧運吧!

今年溫網最熱門的話題,除了男單決賽為第一、二號種子阿爾卡拉斯與喬科維奇的超級爭霸戰之外,對國內球迷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謝淑...

【專家之眼】侯友宜危機

最近看到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民調直直落,確實產生不小失落感,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幾點:

【專家之眼】美中關係緩和?

自2月份氣球事件之後,美方取消了高官訪問中國的計畫,日前美國一些官員稱,布林肯將於18日訪問北京,這將是美國國務卿五年來...

【專家之眼】除了表態 面對六四還能談什麼?

六四事件迄今已逾三十四年,台灣政客除了行禮如儀、心口不一的人權表態外,面對如今冰封又兵凶的兩岸關係,還有沒有更多關於勇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