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鍾文智翻版?竹北虐童健身教練已出境 檢:未收裁定無從抗告

教宗方濟各病逝 生前作風親民、打破保守主義…梵中關係成未竟之志

快訊/教宗方濟各辭世 享壽88歲

【專家之眼】充滿算計的拜登基建計畫

美國拜登政府在3月31日提出8年2.3兆美元基建計畫,將投資提升美國國內交通、再生能源、製造業,以及對抗氣候變遷。路透
美國拜登政府在3月31日提出8年2.3兆美元基建計畫,將投資提升美國國內交通、再生能源、製造業,以及對抗氣候變遷。路透

眾所矚目的美國基礎建設計畫終於在日前推出,拜登特別選在美國傳統工業大城,但如今已淪為「鐵銹帶」的匹茲堡宣布基礎建設計畫,重振美國經濟的意圖不言可喻。拜登表示:該計畫是二戰以來最大的投資,媲美小羅斯福時代推行的「新政」(New Deal),將創造數以百萬計的就業機會、復振美國經濟,並足以幫助美國與中國競爭。

該計畫就是落實拜登「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競選政見,除了有6210億美元的鐵公路、機場、港口等交通建設;千億元的電網;千億元的高速網路;千億元的改善水質:千億元的改善公立學校設施;4000億用於弱勢族群的住宅等傳統基礎建設。

還包含3000億美元的提升美國製造業;1800億美元補助學術機構的研發;1740億美元用於發展及普及電動車;1000美億元的勞動力開發計畫;以及碳捕捉等強化美國競爭力與因應氣候變遷的內涵。

另一個重點則是稅務改革,如將公司稅率從21%提高到28%;企業15%的最低稅率;美商海外獲利稅率翻倍達21%等,白宮宣稱加稅措施15年將增加2兆美元的稅收,等同是找到此8年基礎建設計畫的財源。

整體計畫經費為2.3兆美元,比市場預期的3兆美元(甚至是4兆美元之譜),規模小了不少,讓憂心通膨的人鬆了一口氣。然而,這項計畫仍將面臨國會極大的考驗。

美國因基礎建設老舊不堪,二大黨在增加傳統的基礎建設上有較大的共識。其餘部分則有嚴重的分歧,由於共和黨傳統就倡導小政府與減稅,老布希的競選名言「聽好了,不會加稅(Read my lips: no new taxes)。」讓人印象深刻。如今拜登政府不但耗費鉅資大推建設,且即將對企業大舉加稅,完全牴觸其既有的價值,因而勢必會大力反對。

況且上述的內容僅是計畫的第一階段,即將在四月推出第二階段內容,將觸及爭議性更大的醫療健保、教育制度等社會福利的重大變革,根據媒體推估,預計還將新增2兆美元的支出,使得整體經費高達4兆元,並且還將對高收入者的加稅。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就批評:這個方案宛如是「特洛伊木馬」,隱藏了許多對企業與高收入階層的加稅,他將會全力反對該計畫。

以目前國會的政黨結構觀之,儘管民主黨表面上控制國會兩院,惟眾議院民主黨與共和黨席次差距有限;參議院則兩黨平分秋色均是50席,有賴副總統賀錦麗投出關鍵一票。

以目前的版本兩黨協商幾乎無望,參議院須走向「預算和解」(Budget Reconciliation)程序,而該程序支出、收入和債務三領域一年各只有一次使用機會,今年的額度在1.9兆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已經用罄,所以基礎建設計畫只能在2022年會計年度才能啟用。

拜登面對共和黨的反對,未來可能有二個選擇:第一個,大幅縮減計畫規模,只做共和黨支持的傳統基礎建設的部分,這樣才機會在國會中通過該計畫。然而,這樣做也有風險,第一階段建設計畫與加稅都難保了,更何況是涉及社會福利的第二階段計畫,刪減版讓計畫精神消失殆盡,可能引發民主黨左派與其支持者的反彈;另個做法,拜登堅持原有的計畫,不願意退讓。

本文以為,極有可能朝向後者發展,因將對二黨都有其利益。對共和黨而言,可使用少數黨議員的特權,發表冗長辯論(Filibuster)阻止議案通過,善用國會舞台,拉攏既有的共和黨選民;而對執政黨而言,不惜與共和黨卯上,雖然無法讓計畫如預期在美國國慶7月4日開始施行,而須待2022會計年度才能落實,亦即今年10月1日後始能運作。不過卻可堅守民主黨立場,吸引中間選民的支持,有助於擴大國會的席次。

共和黨 拜登

延伸閱讀

為美國大學生減債 拜登能買單多少?

拜登拚基建 路州「種族主義公路」能拆了

賀錦麗領軍「基層網推廣疫苗 政府辦口罩比賽」

拜登基建案要增稅 麥康諾反對:這是錯誤處方箋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美養黑熊輿論不容,相關單位理應自清

最近美國贊助台灣組織及個人的輿論之火越燒越旺,相關單位卻極少出來澄清社會疑慮,這對台美關係與當事團體皆非好事,從危機管理...

【專家之眼】解讀北京新德里關係回溫信號

1月18日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受邀至孟買納尼•帕吉瓦拉紀念演講會(Nan...

【專家之眼】朝鮮半島再較勁 真功夫與假把式

最近朝鮮半島風雲再起,韓國與朝鮮空飄宣傳戰大打出手,叫陣喊話讓各方感到情勢升溫,但國際社會正逢多事之秋,俄烏衝突難分難解...

【專家之眼】看看柯文哲 人民不會怕嗎?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台北市長任內京華城容積圖利案遭到羈押,其中產生一系列爭議,既是民主法治教育的好教材,也有台灣政治發展的...

【專家之眼】南海聯合軍演增多 威脅台灣戰略安全

近半年來,南海地區緊張持續升高,區域內、外國家接二連三舉行單邊、雙邊、或多邊的聯合軍演。

【專家之眼】談談共軍駐港澳部隊跨國演訓政治意涵

今年7月5日至18日中國大陸解放軍與寮國軍方針對「聯合防衛作戰行動」,共同舉辦「友誼盾牌-2024」(Friendshi...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