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油加盟站員工稱國考壓力大 盜刷載具兌700張獲利曝光

從人生勝利組變職場鬼見愁 常春藤名校生出了什麼事?

常吃油炸、燒烤恐致身體老化 多吃這些食物可以抗糖化終產物

廚師手驗出毒 專家:寶林案首個直接證據

立委徐巧芯昨出示台北市衛生局三月廿四日到遠百信義A13寶林茶室採檢時的現場照片,那時廚房存有米酵菌酸毒素。記者曾學仁/攝影
立委徐巧芯昨出示台北市衛生局三月廿四日到遠百信義A13寶林茶室採檢時的現場照片,那時廚房存有米酵菌酸毒素。記者曾學仁/攝影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受北市府委託,檢驗寶林茶室遠百信義A13店砧板、菜刀、水果刀、廚師手部等四項環境及生物跡證剩餘檢體,在廚師手部檢體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反應,台大法醫所所長翁德怡昨天表示,這是食安風暴發生以來首次取得直接證據,但廚師手部只是間接媒介,問題還是出在食材,很可能是粿條。

「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機警,想到把廿四日採檢的剩餘檢體交給我們檢測米酵菌酸,才取得這次的證據。」翁德怡說,取得北市轉交的剩餘檢體後,法醫所同仁昨天加班處理,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反應。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所長翁德怡昨天公布廚師手部米酵菌酸檢驗陽性的過程。記者侯永全/攝影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所長翁德怡昨天公布廚師手部米酵菌酸檢驗陽性的過程。記者侯永全/攝影
翁德怡認為,廚師是間接接觸遭汙染的食材,依目前資訊推論,問題食材很可能是粿條。她說,廚師手部接觸過問題食材,也就是廚師雙手只是媒介而非帶原者。另可確認的是案發當時米酵菌酸存在這家餐廳,現在應可將範圍再縮小到廚房內。翁德怡說,廚師的手在不可能洗得完全乾淨下,被測出一天前存在手上的毒素,毒素量約每毫升一奈克,「比台積電做的晶片還小」。

「廚師手部驗出米酵菌酸代表汙染源就在寶林茶室的產品中。」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合理狀況是工作人員碰到這些不同食材,讓米酵菌酸沾染上去,雖然目前食材中都未檢出米酵菌酸,但應該是不同批食材,而採檢的也非同一批,因而驗不出來。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也認為,台大法醫所檢驗的四項檢體係北市衛生局於上月廿四日至餐廳採檢,當時也包括食材;廿六日食藥署再次檢驗多種食材卻均為陰性反應,顯示兩次採檢為不同批的食材,可能廿四日的食材已進入消費者肚子裡。

台北榮民總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楊智宇表示,廚師手上殘留毒素,代表曾經接觸過受汙染的食材。他說,長時間置於室溫的粿條,提供唐菖蒲伯克氏菌生長所需的營養和溫度,成為一個非常適合細菌生長的「培養基」,此細菌在粿條中大量繁殖時產生米酵菌酸。

楊智宇表示,米酵菌酸是特定細菌產生的,難以人工合成。翁德怡也說,若在食物裡下毒,每個人身上毒素應差不多,但這次二十幾名患者中毒後症狀不一,有人重症、死亡,也有輕症或無症狀,因此被下毒的可能性很低。

中毒 寶林茶室 米酵菌酸 腎臟 食安 食材 食物中毒 食藥署

延伸閱讀

寶林茶室案累計22人皆驗出米酵菌酸 專家會議明討論唐菖蒲伯克氏菌

寶林廚師手部驗出米酵菌酸 台大法醫所:廚師不排除也中毒

影/寶林茶室廚師手驗出米酵菌酸 徐巧芯批中央不作為

影/寶林中毒案波及!全台最大木耳產地滯銷 翁章梁帶中埔鄉農民喊冤

相關新聞

寶林廚師糞便驗出邦克列酸 毒物醫分析最糟情況

寶林茶室中毒案最新採檢結果昨出爐,越籍代班廚師除了手部檢出邦克列酸,糞便採檢也驗出邦克列酸。毒物醫師表示,目前來看是在糞...

寶林越籍廚師糞便驗出邦克列酸 醫直呼驚:恐是罕見共生體?

寶林茶室中毒案中的代班越籍廚師糞便採檢驗出「米酵菌酸(新譯邦克列酸)」陽性。但廚師本人似乎未出現中毒跡象,北市聯合中興醫...

寶林案住院再1例 21歲女肝指數破千

寶林茶室食安風暴再增兩名受害者,衛福部昨傍晚公布最新通報人數,總數來到卅二例,新增二名個案分別為六十二歲男性、卅歲女性,...

寶林廚師手上驗出米酵菌酸 鎖定粿條保存不當

寶林茶室遠百信義A13店食物中毒案有新發展。衛生單位鎖定米酵菌酸肇禍後,昨天確認餐廳胡姓廚師的手上驗出米酵菌酸,檢警懷疑...

防止不必要恐慌…米酵菌酸 專家建議改譯邦克列酸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引起國人關注,「米酵菌酸」毒性之強,讓不少人聞「米」色變。衛福部昨天上午舉行第二次專家會議,決議將「...

廚師手驗出毒 專家:寶林案首個直接證據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受北市府委託,檢驗寶林茶室遠百信義A13店砧板、菜刀、水果刀、廚師手部等四項環境及生物跡證剩餘檢體,在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